健康宣教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0例的预后影响

时间:2022-07-03 09:49:30

健康宣教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0例的预后影响

摘要:目的:健康宣教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 年12月~ 2011 年12月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30例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及用药等健康宣教。结果:27例肺结核治愈,空腹血糖均控制5.0-6.5mmol/L左右,3例失访。结论:有效的健康宣传, 对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健康宣传; PTB; DM; 预后

肺结核(PTB)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世界上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二位。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总数占全球总数的16%,结核病疫情趋势呈现四高一低,即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高、年递降率低[1]。当前肺结核病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的老龄化,我国的糖尿病(DM)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在2005年全国DM普查时,DM的患病率已上升到9.7%。DM 患者患PTB的机会比非DM患者高3~4倍,据报道近年已达到19.3~24%[2]。DM 为PTB的高危因素。两病并发人数也逐年增多,DM 导致的代谢紊乱及免疫损伤可促进结核病的发生和发展,而结核病又可加重DM 的代谢紊乱。两病并发患者以病情进展快、疗效差、耐药率高、预后不良为特征[3]。为两病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肺结核使机体抵抗能力进一步下降,导致病程延长,部分患者因治疗失败,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而健康宣传教育是PTB合并DM预防干预的重要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总医院感染呼吸科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组30例, 女18例、男12例,年龄40-50岁的5例,51-60岁12例,60岁以上13例。全部是先患糖尿病后合并肺结核, 全部为2型糖尿病人, 空腹血糖8mmol/L—15.0mmol/L的14例,15.1mmol/L—20.0mmol/L的12例,20mmol/L以上4例。所有患者的肺结核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诊断标准[4],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WHODM 诊断标准[5],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具有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者8例, 占26.6%。25例以咳嗽、咳痰为常见占80%。咯血6例、低热15例。浸润型PTB21例,粟粒型PTB3例、纤维空洞型6 例。痰抗酸菌检查全部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治疗 参照DOTS方案[4]30例患者全部采用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联合治疗(异烟肼0.3g口服 1/日,利福平0.45g口服 1/日,吡嗪酰胺1.5g口服 1/日,乙胺丁醇0.75g口服1/日) 4月, 然后调整为巩固期异烟肼十利福平联合治疗(异烟肼0.3g口服 1/日,利福平0.45g口服 1/日)6个月的方案。针对患者的糖尿病均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2.2 健康宣传

2.2.1心理疏导 由于糖尿病该疾病的特殊性,发病初期患者未重视,大部分患者病程长,后期同时伴发糖尿病并发症,导致临床症状多,再加之糖尿病患者服药终身服药,这样的患者容易焦虑、抵触、恐惧悲观甚至厌世。所以必须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地干预,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做到不歧视、反复与患者谈心、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用各种方式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这对稳定患者病情乃至后期的继续治疗至关重要。因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而肺结核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故我们给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糖尿病饮食,并定期做饮食健康教育。

2.2.2 卫生及饮食教育 对于结核病患者确诊为痰结核涂片阳性患者, 常规予戴口罩; 限制儿童及探视时间和次数;同种疾病隔离治疗,不随地吐痰,痰杯加盖盛有氯消毒水,严格消毒后再在弃去;条件允许宜安排单人房,以防交叉感染。而DM是代谢紊乱疾病, PTB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需要加强营养,而糖尿病患者又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故需要患者计算患者饮食热量,把握每餐量。要使病人认识到PTB是传染性疾病,当今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是完全能够治愈的。而DM是生活方式病,只要改变以前的不良生活方式加上积极的配合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教育患者禁止吸烟和饮酒;摄人一定量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应多吃瘦肉、鱼、蛋类及豆制品等;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应多吃蔬菜如南瓜、香菇、胡萝卜,水果柚子、草莓、猕猴桃等;主食以五谷杂粮为主、燕麦、玉米等,进餐定时定量注意进食规律;相对禁忌高脂食品及高胆固醇类食品。

2.2.3 用药教育 DM并发PTB的用药治疗有一定的原则,在呼吸科医生指导下用药,按全国统一痰涂片阳性者予抗结核治疗方案:利福平宜早晨服用, 利于增加血药浓度;异烟肼宜午饭后服用,避免刺激胃肠道;以乙胺丁醇宜晚饭后服用;吡嗪酰胺宜三餐饭后服用。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很多,交代患者抗结核药物相关的胃肠道反应,以及服用利福平后小便呈橙色,让患者不用紧张和担心,加强患者对药物副作用的理解和认识。PTB病合并DM患者需要同时接受降糖和抗结核药两种治疗,故对于该类患者,建议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波动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初次使用胰岛素患者,因交代患者其胰岛素的副作用如低血糖,同时交代患者低血糖的相关症状,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紧张、害怕,提高患者的自查能力,从而更准确、更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处理,以降低药物副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2.2.4 出院宣教 由于糖尿病病人不可能终身在医院接受治疗, 他们的持续治疗及生活是在社区和家庭完成的,因此对病人的出院指导也尤为重要。坚持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使用敏感药,不擅自减量或停药。定期到呼吸门诊和内分泌门诊随访。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保持心情愉快,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教会患者及家属血糖仪的使用、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发生低血糖情况时的处理方法。指导患者家属做好家庭的消毒隔离工作。

3 治疗结果

临床上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其预后首先取决于糖尿病是否被控制。其次取决于肺结核的轻重, 在治疗原则上应坚持两病同时治疗, 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同时,将血糖必须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波动, 使两病得到有效治疗。经过的10月的强化期和巩固期抗结核治疗+胰岛素控制血糖+不断的健康宣传教育,使住院时间缩短、特别是血糖水平的控制更好,本组所选的30例患者有27例肺结核治愈,空腹血糖均控制5.0-6.5mmol/L左右,3例失访。

4讨论

随着DM发病率不断上升。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也逐渐增多,有文献[6]报道,两病并发年递增率可达25%。所以应该及早发现两病并存,尽早控制血糖及有效抗结核治疗是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预后的关键。因为该类患者病情复杂,给治疗及护理带来一定困难,宣教工作显得极其重要。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危害的认知度、使患者尽早改变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为进一步达到结核病治愈和糖尿病控制,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我们应关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能够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预防能力,促进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I97-199.

[2] Stevenson CR,Forouhi NG,Roglic G,et a1.Diabetes and tuher culosis:the impact of the diabetes epidemic on tuberculosis incidence[J]. BMC Public Health,2007,26(7):234-242.

[3] 陈莹,杨年忠,郑丽君.526例PTB合并DM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4):1002-1004.

[4]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123.

[5] 钱荣生.关于DM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DM杂志。2000,8(1):5-6.

[6] 杨巨武,彭军,冉小平,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11-1912.

作者简介:耿延东:出生于1972年12月,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目前担任护士长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主管护师,本科,工作单位:总医院感染呼吸病区。联系方式:四川成都市天回镇总医院感染呼吸病区(610083)。

电话:13541268849.

上一篇:浅析中国当代饮食现状及传统饮食文化的新运用 下一篇:61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