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时间:2022-07-03 05:03:53

让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摘要】语文课堂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场所,如何让语文课堂展现出勃勃生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爱上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妨在课堂上善于发现,巧妙引导,通过品读、想象、对话、拓展等环节,让语文课堂绽放属于它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美丽 品读想象

美丽这个词语,有人会用它来形容生活,也有人用它来赞美大自然,而我觉得美丽这个词语更应该体现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仔细翻阅语文课本,不难发现许多充满美的诗句,不论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课本中的大量美文所蕴涵的审美信息,为美化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应善于发现,巧妙引导,让美绽放在语文课堂中,更绽放在孩子们的心中。

一、课堂是孕育美,生成美的地方

1.学会品读美。读,是语文课堂的重点,也是难点。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有了情感的熏陶,朗读才会到位,所以说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不是要教他们朗读的技巧,而是要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情感,抓住一些关键的字词,让学生走进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中取,让他们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走进槐乡,去观察,去感受。以“走进槐乡,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统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整体上对第一自然段有一个把握。在他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来细细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这些特点。通过“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感受花多色白;通过“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感受槐花的婀娜多姿。

2.学会想象美。读是学生对文本的一种直接的认识,但是如果单单停留在对课文的朗读上,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有缺憾的。在语文课堂上,对意境的分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教师如果能适当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那么此时的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活力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篇文包诗,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及诗人王维的写作背景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浓浓的思乡之情是本篇课文的特色,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在这个热闹的节日中,看到家家户户热闹的场面,王维心中会怎么想呢?通过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文中的情境,感受诗人形单影只的孤独,从而也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了王维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课堂是展开心灵对话的场所

语文课堂是一个思维迸发,突显个性的课堂,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在语文教材中不乏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菩萨兵》中一心为民的,《少年王勃》中才思敏捷的王勃,《三顾茅庐》中谦虚的刘备,聪明过人的诸葛亮……这些人物都向读者展示了他们高尚的节操,过人的才智,独特的个性和完美的品格。读这些文章,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和他们进行对话,让他们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文本中的主人公,在心与心的交流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将文本所蕴含的内容、情感与自身的认识、情感紧紧联系起的时候,才能真正读懂意思、读出韵味、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来。

三、课堂是拓展思维,纵横才智的空间

1.品一品。我们平常总是强调品读,如果只是读,那么这样的学习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研读文本,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和补充,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不仅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发挥,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课文所蕴涵的情感。

2.演一演。学生平时最喜欢表现自己,爱表演是他们的天性。针对这个特点,我们不妨多留点时间给他们,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一课时,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让学生自导了一场有趣的情境剧,学生在表演中把课文里自大的小红马,自豪的小骆驼演得活灵活现,课堂上气氛活跃极了。

3.查一查。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利用他们这个特点,在语文教学中不妨给他们布置一些课外延伸的作业,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作业。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经常听人说: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没有遗憾就没有进步。但同时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曲歌。课堂,特别是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份美感,一份遐想,一份梦幻,让美通过课堂,在孩子们的心中绽放。只有这样,语文才能让单薄的生命变得丰富起来。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西张小学)

上一篇:小善即德 第6期 下一篇:趣味识字育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