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求生记

时间:2022-07-02 11:20:03

互联网金融求生记

少的几百元,多的上千元,不少放款人让借款人的融资需求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就能得以完成,这就是近期金融领域杀出的一批黑马――P2P网络平台借贷模式,互联网金融也自此拉开架势,大有与传统银行业一较高下的胆气。

自2011年5月,央行开始大举发放支付牌照,一年多时间,200多家公司被允准,第三方支付一下成了名副其实的“蓝海”。在像支付宝这样互联网创新模式的“启发”下,依然涌现出了许多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各路互联网投资者意欲分得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一杯羹。

“疯起”的互联网金融

继阿里余额宝之后,苏宁易付宝也将抢滩理财产品市场,在传统金融业“搅局者”层出不穷的当下,互联网金融正受到来自监管层史无前例的关注。在这其中,尤其以P2P网络平台成为引爆点,其火焰已经燃烧到了金融防线的最前沿。

P2P的全称是Peer to Peer Lending,即“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的个人之间的直接融资方式。P2P平台作为一种新的网络金融媒介居中提供信息,撮合资金需求方及资金供给方的借贷交易,借款人得到资金支持,出借人获取利息回报。

事实上,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7年。在其后的几年间,国内的网贷平台还是凤毛麟角,鲜有创业人士涉足其中。直到2010年,网贷平台开始陆续出现一些试水者。但近两年后,到2012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

2010―2011年间,宜信、我爱卡、拍拍贷、人人贷等全国性的网络借贷平台公司都相继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获得1000万到5000万不等的融资,把民间借贷放到了线上。

进入2013年,网贷平台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有业内人士称,这实际上是温州金融改革试点后出台的产物,民间互联网金融借贷,从形式上说,网络平台把普通放款人和缺资金的小微企业主联系起来,借款方借款需求和利息,放款人选择不同的借款人项目借款,利息根据央行对民间借贷的规定不能超过24%。

“借款者在网络平台上如果第一次借款成功,那么,伴随着良好的信用记录,以后成交记录通过网络后台系统自动默认,融资成本也就会逐渐降低。”中州易贷的一名后台系统技术操作人员表示。

而关于P2P平台网络借贷模式与传统的银行借贷模式区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鸿昌认为,网络借贷平台将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扩大到陌生人领域;相比传统的银行借贷模式,P2P平台网络借贷的优势在于:第一,出资人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在平台上找到借款人,有权自行决定借款人。第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单笔投资金额一般以小额资金为主,需要资金的小微客户并不是不能通过银行的信用审核,而是银行出于单位经济效益的考量无法服务到这些借款人,因此网络借贷平台的利率和收益高于银行是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

盈利模式待考

那么,在现在的互联网平台上,真的可以建立起稳固的信任基础吗?中原贷是一家河南P2P的网络平台借贷公司,中原贷联合创始人石俊峰介绍说,公司成立一年多,中原贷资金交易量已经达到3亿元,现在,每个月的交易量达到4000万元。

“这是包括我和全体股东在内在公司成立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平台应该说为民间资金搭建了又一个出口。”石俊峰说。

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淘金贷、蚂蚁贷、众贷邦、优易网等P2P网站相继倒闭,数银在线从风光无限,到不得不遣散核心团队外的所有员工,只因盈利模式不清晰。最为典型的是,国内首家网贷平台拍拍贷本具有先发优势,但却因为特立独行的“不垫付逾期欠款”模式,而陷入窘境。

而8月8日刚刚败北的网赢天下,由于没有完善的风控和信贷部门,只凭借安泰卓越的部分产品。数据显示,网赢天下从成立至今,一个月的标占总成交量的21.82%,还款周期在一个月以下的标则占到了44.74%。其正常借款标加上综合奖励等,年化收益均已经高达50%以上,远超出同行业的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等较为成熟的公司。这种框架下的盈利思路无疑是站在“刀尖”上舞蹈。

一般而言,P2P平台多是通过收取借贷双方的服务费、信息费用来获取收益,也有的包含收取投资人收益的一定比例,但关键的是,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找到资金的出口和获得借贷双方借贷信息的对称性。

据观察,P2P平台分为以下三种盈利模式。第一种是以宜信为代表的以线下为主的模式。第二种是以拍拍贷为代表的纯线上模式。第三种是以有利网为代表的线上线下结合,线下与小贷公司合作的方式。

并且,三种模式由于承担的担保风险、出资情况不同,收益差别较大,P2P平台承担担保风险的,单个合同的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而纯平台一般年化收益仅1%到2%。

据观察,当这种互联网金融模式来到河南后,也大都有了“比葫芦画瓢”的意思。凭借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投资客试水网络借贷平台,创业伊始开始也做得风生水起,但事实上,平台上所对接的“项目”一直是平台是否能持续盈利的最大绊脚石。通过抵押、质押等担保形式作为项目载体(平台上大多称为担保借款标和押标),一旦这些载体的信用风险出现避实就虚的问题,或者没有足够多优质的项目作为投资客的资金出口,那么P2P平台的盈利水平也随之会受到影响。

“线上线下结合是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下作出的尴尬选择。中国征信信息不够完备,有限的征信信息尚未针对非银行机构开发,在国内希望依靠纯粹的在线方式进行客户获取和评估非常困难。”石俊峰说。

以宜信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客户风险管理和评估,宜信采用了线下服务客户的方式,全面核实客户的身份、验证客户的资料,坚持客户面核面签制,确保客户的真实性,降低交易的风险。这种模式也随之蔓延到了河南多数创业者身上。

求监管

8月13日,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参加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时,为P2P行业划定了两条底线,一个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个是非法集资,两条底线不能击穿。

“在监管缺位的初期,越来越多P2P企业通过主动形成行业自律机构、行业协会‘抱团取暖’,保持与监管层的沟通,也对监管表达开放的态度。在国内开展P2P不可避免需要因地制宜。相信河南很快也会有相应的行业协会产生”。石俊峰对此充满底气。

诚然,尽管目前的宽松环境有利于创新,但“平台好建,一证难求”的境是当前P2P网络平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就意味着没有真正的金融机构服务资质,平台模式也就不能“名正言顺”地发展,进而降低相关企业乃至从业人员的风险。

实际上,对比P2P在欧美的发展模式,世界各地都已经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监管方式。

尽管监管意见不同,西方国家的共同之处是对于P2P行业有明确的监管意见。明确的监管意见对这样一个早期行业有很多帮助,其中最关键的是,明确P2P行业的法律界限,防止潜在恶性事件的发生。

自6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调研较为频繁。早在6月初,银监会曾召开一次小规模座谈会,主要关注的是风险,包括风险在哪里、可能有多大、如何有效防范等。

同时,央行各分支机构已向当地P2P平台发放“网络金融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从P2P平台的经营情况、业务模式、操作流程等方面着手,涵盖了三个大项近70个小项。

“政府对网络借贷公司有顾虑,但是态度已经比以往有松动。”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伴随这一产业的飞速发展,明确监管是迟早需要解决的问题,待监管措施和经营管理落实到位,尤其是政府最不放心的资金监管问题解决后,网贷公司的交易量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从互联网金融目前的业务格局来看,P2P的发展无疑处于最为“灰色”的地带。鉴于P2P业务是过去传统金融领域未曾涉及也不可能涉及的,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金融监管放松和创新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盯着P2P平台。监管机构如何通过政策和法律保证P2P网站仅仅作为中介存在,远离非法集资的红线,都有待观察。

上一篇:谁为“地陷”买单 下一篇: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