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时间:2022-07-02 09:50:03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小柴胡汤 临床观察

慢性胆囊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患者符合《现代消化病学》[1]和《中医内科学》[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诊断标准,并均经B超检查而确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8~84岁;病程25天~24年。其中有慢性肝炎病史者3例,合并胆结石者7例,合并胃溃疡者3例。对照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20~82岁;病程1个月~22年。其中有慢性肝炎病史者2例,合并胆结石者5例,合并胃溃疡者3例。两组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剂组成:柴胡、黄芩、丹参各15g,半夏10g,白芍、瓜蒌皮各20g,元胡6g,川贝母3g,甘草5g。偏气滞者,加青皮、陈皮、苦楝根皮、郁金各10g~15g;湿热甚者,加龙胆草、蒲公英、山栀子各15~30g,金钱草10g,车前子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450ml分3次温服。21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氨苄青霉素0.5g/次,1日3次,氨苄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氧氟沙星片0.2g,口服,1日3次;同时服用消炎利胆片,5片/次,1日3次。疗程同上。

3 治疗结果

治疗组50例中,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正常)26例,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12例,有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有改善)10例,无效(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46例中,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1.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4 病案举例

张某,男,45岁。2003年5月15日初诊。右上腹隐隐作痛2年,症状加重并伴有纳差十余日而就诊。曾于2年前经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胆囊炎,经治疗后缓解。15天前因生气后出现右上腹痛,右胁下隐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厌油腻、纳差、口干苦、心胸烦闷就诊。查面色萎黄,巩膜无黄染,胆囊未扪及肿大,墨菲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中医诊断为胁痛,属痰湿化热,郁阻肝胆。方选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处方:柴胡、黄芩、龙胆草、山栀子、车前子、丹参各15g,半夏10g,甘草5g,白芍、瓜蒌皮各20g,元胡6g,川贝母3g,蒲公英、金钱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用。服药7剂后右上腹疼痛及右胁下隐痛明显减轻,继服30余剂后,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消失,复查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滑。随访1年,无复发。

5 体会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胁痛、胆胀等病范畴,多因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而致肝胆气郁,疏泄失常所致。肝胆互为表里,其性喜条达,恶抑郁,以通降为顺。若气机郁滞,不通则痛。故治疗上应围绕一个“通”字,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慢性胆囊炎在治疗方法上要注意兼顾一个“和”字,胆为腑,以通为用。慢性胆囊炎必有胆汁瘀滞,故以通腑利胆为治疗原则。且瘀有不同,因热而瘀者清之,因湿而瘀者利之,因气滞而瘀者行之。笔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本病,切中病机,观察表明,临床疗效较好。

6 参考文献

[1]许国铭.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106.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14.

收稿日期 2009-11-03

上一篇:催乳汤对产后乳汁分泌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大豆蛋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