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捕捉 巧妙利用

时间:2022-07-02 08:27:22

有效生成,即课堂上临时产生的、经教师合理利用后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有促进作用的生成信息.教师应该善于及时捕捉课堂的有效生成,并巧妙利用,使之为学生学习服务.现列举几类常见的教学课堂有效生成及其应对策略,与同仁们探讨。

一、提前生成——顺水推舟

提前生成,即教师在教学第一环节时,学生就生成了下一环节、下一课时,甚至下一学段的知识。而这种提前的生成经常是在少部分学生中产生的,且它们对自己提出的这个知识点往往也没有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如果教师没有很强的教学应变能力,对”提前生成”处理不当,往往会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使课题陷入无序和混乱之中。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结合实际,创设了如下情境:“老师打算把家里的一张圆桌包上铝合金边,想知道镶上一圈需要多长的铝合金,大家有办法帮我解决吗?”

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我可以用一根带子,绕圆桌一圈,然后捏住带子的接头处,展开后用尺子量出来就可以了。”

“我还可以在圆桌边做个记号,然后让它在地上滚一圈,也能量出来。”

”还有别的方法吗?”

“不用那么麻烦,只要用圆周率乘以直径就是圆周的周长了。”

响亮的回答恰似晴空霹雳,探究的结果提出来了,教师这时该怎么办?

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预设到已经有学生知道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而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学生提出了公式,这就是教师预设之外的“提前生成”。我以为,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潜力,面对“提前生成”,应及时作出反应,顺水推舟,适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把教案后面的内容提前教学,巧妙处理,从而让这种“早到 ”的信息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本案中,我就这样顺水推舟:你们觉得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方便?当学生说出用计算公式计算最方便时,我便直接把计算公式写在黑板上,并接着追问:“那么对于这个公式,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当学生提出“圆周率是什么”、“圆的周长为什么可以用圆周率乘以直径进行计算”等问题时,我再顺势引导:“既然这样,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什么是圆周率”、“圆的周长为什么等于圆周率乘以直径”这两个问题,从而顺理成章地进行探究、验证。

二、超智能生成——借力发挥

超智能生成,即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知识或出现的能力超过教师预设的范围,或超越本该属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智能范围。学生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环境,超智能生成必然在课堂上普遍存在,如果把握得好,那教学过程必将亮点凸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堂课上学生的超智能生成越多,这堂课亮点就越多,课就越成功。

如在“平均数拓展提升”教学片段中,教师设置了如下情境:有三串糖葫芦(课件一闪而过),只知道最长的一串是8颗,最短的一串是3颗,你能求出三串糖葫芦的平均数吗?

教师预设是不能求得,可这时不止一位学生非常自信地说“能”。教师非常疑惑:“怎么求呢?”

立刻有两三位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

生1:平均是5颗。因为最长的一串是8颗,最短的一串是3颗,加起来是11颗,中间一串肯定是4颗,因为11+4=15,15除以3才能除尽,如果算出来总数是16、17就会除不尽,就求不出平均数了。

生2:平均数也可能是6颗。因为中间一串在3颗和8颗之间,如果是7颗,那总数就是18,18除以3等于6。所以平均数可能是5颗也可能是6颗。

……

上述案例就出现了超过教师预设范围的超智能生成,按照教师的预设,只知道最长和最短两串的颗数,三年级学生是求不出三串糖葫芦的平均数的,可学生“智商挺高“,回答却在预料之外,他们通过积极思考,合情推理出了“三串糖葫芦的平均数”,同时也存在着对平均数理解的偏差。对于这样的超智能生成,我认为可“借力发展”,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推断、思辨:假如中间一串是5颗就不能求平均数了吗?平均数一定是整数吗?让学生进一步明晰求平均数的方法,更加深刻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含义,从而让探究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因为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着的个体,他们带着自己的情感、意志、态度等投入课堂学习,正因为如此,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事件”,产生“超智能生成”,因此要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设计开放的框架教学方案,力求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以便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取舍教学环节,顺着学生的思路调整教学顺序,从而不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外显的或内隐的“节外生枝”后麻木不仁或措手不及。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守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有价值、可利用的生成远不止上述几类,面对课堂中出现的生成,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或及时捕捉、巧妙利用,让有效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生动、高效。

(责编 金 铃)

上一篇:借助信息技术 营造创新氛围 下一篇:利用课本资源 架设读写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