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

时间:2022-07-02 07:16:47

试析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及剩余油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复杂断裂油田构造以及剩余油问题,从油藏地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在复杂断裂中的油藏分布规律,进而找到剩余油开采方法,经验浅薄仅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断层 油田构造 剩余油 挖潜方法 控制因素

1 引言

断裂层油藏主要是经过断层作用而形成的密闭空间断层在开启变动的过程中对流体会起到运移的作用,在闭合的过程中对油气运移会起遮挡的作用。断层通常也会把一个原本较为完整的背斜褶皱,分成许多的断裂层,然后每个断裂层都能形成各自独立的储油圈闭,因此许多断层就成了分离油藏的分界,使整块的油田被分成很多的部分,进而再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独立的原次生油气藏,而受断层作用形成的这些油气圈闭都可以称做断裂层油藏。

2 油藏的地质特点分析

油藏的主要地质特点有:构造,断裂油田地质构造的是断层多且小、构造复杂且类型多,以断裂层的构造为主;储层包含多种砂体的沉积类型,主要是河流相和三角洲相的,储层物性较好,稳定性较低;油层主要分布是主力含油层系呈大面积分布,含油层系非常多,不同区块的含油层系各不相同;油藏主要是油藏类型多、数目多,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中的天然能量不尽相同。

有关机构的相关研究表明: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种:(1)在不规则的大型砂体的边角区或者有砂体与各种泥质遮挡物分割,所形成的剩余油现象;(2)主砂体的绝大部分面积被水淹,其周边呈镶边状或搭桥状存在着的差储层或表外层也储存着一部分剩余油;(3)在现有的井网的砂体周围,尤其是断层附近的井网,断裂层的高部位,微构造起伏的高部位等的砂体很难控制;(4)在井间的分流线处,正韵律层的上部均有正与有的存在。同样,由于注采系统不完善,像有注无采、有采无注或单向受效等这样的情况都会有少部分遗留的剩余油。

3 复杂的断缝油田油藏剩余油分布

3.1 类型沉积微相控制,微构造和斜面地层而造成的剩余油

类型沉积微相控制的剩余油,在不同的微相中,剩余油的饱和度值是不同的。通常剩余油的主要分布区域是在边缘、相带和非主力层;断裂层油气藏所控制的剩余油,因为断裂层油藏复杂使得构造显得十分破碎,加之断裂层之间连通性又差,砂体连续性也不是很好,单井控制弹性能量又范围小,所以很难形成更为完善的注采系统,所以这样一来有些砂体就会由于动用程度差而导致剩余油的大量残留。

3.2 形成剩余油的具体原因分析

3.2.1各流动单元纵向上渗透率的差异

在多油层油田注水开发的过程当中,流动单元内部油层的流动具体情况不但受层间渗透率差异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水驱程度的制约。高深油藏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几乎所有的油层都已被射开,然而在多层合采的情况下,油层间的渗透率相差越大,渗透率较低的油层受的干扰就越大,进一步导致油层的动用状况就会越差,最后致使剩余油的量增多。随着渗透率的级差增大,其层间的矛盾也会明显加大。层间矛盾的主要因素是层系内储层非均质性,因此,开发层系内的主力小层的储层物性应尽可能的一致。

3.2.2微型构造

微型构造是指在区域构造背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局部储层的外部几何的状态。通过对微型构造的研究,可以很准确地总结出:沉积的砂体单元顶底的起伏形态对油水运动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由此可以总结出,微型构造对油井的正常生产以及剩余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高深油藏的构造具有一定倾角,所以有层的高差会比较明显。进行采油施工时,注入水首先会进入的是油层的较低部位,把低部位的油推向高部位,这样一来高部位的油始终都能保持很高的饱和度,剩余油也比较集中。

3.2.3油水井处于储层不同的渗透部位

平面油水井渗透率差异强的井区,是剩余油饱和度较高的分布区。油水井之间渗透率的差影响着注入水的优先流动方向和波及效率。

3.2.4断层封闭性

受断层发育和砂体尖灭的影响,注采井的布置不规则,由于断层的封堵作用,使得断层附近的油井通常都只是单方向的受效。靠近断层区的水驱效果较差,加上断层的封闭性又较好,便可形成剩余油的富集区。

3.2.5注采系统不完善

由于注采系统的不完善而造成的剩余油,主要有三种情况:有采无注,只能靠天然的能力进行开采,可以采用的油层占采油井周围很小的地区;有注无采,若该井区只有注水井,无采油井,则不能动用储量;死油区,该区是注入水所波及不到的区域,一般面积都很小。

3.3 油藏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分析(包括沉积条件,构造特征,开发因素)

(1)沉积条件,沉积的韵律性决定油层的水淹类型与水洗程度。沉积微相控制水驱油的过程中油水运动路径,沉积作用通常会造成砂岩呈现多样的层理类型,这些微细层理纹层的渗透率差异是非常大的。经大量的水驱油实验证实,在注水过程中,水对沿沉积层理周边的高渗透纹层的驱油效果较低渗透纹层的要好很多。

(2)储层非均质性层,层间的储存非均质导致层间干扰,故而影响差层的动用;层内的储存非均质影响层内波及系数;驱油效率的平面非均质影响平面的波及系数;孔隙结构的非均质影响微观驱油效率。

(3)构造特征,油田经过长时间的注水开发,剩余油的分布因开发时期的不同而受到构造因素影响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在中低含水时期,断裂层的构造影响剩余油分布;在高含水时期,背斜构造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但局部也被一定的微型构造控制。在油藏的内部,当注水井的方向上层内的压力梯度和物性条件基本一致时,注入水受到重力的作用,首先会向构造较低部位的采油井涌进,在构造较低的部位率先形成水淹区,并达到较高的水淹效果,使得剩余油的主要分布集中于构造较高的部位。

4 对油藏剩余油挖潜方法研究

(1)井网加密,或打加密井井网层、局部不完善、但剩余油饱和度较大的滞留区;

(2)对补孔平面上的砂体的分布局限、物性条件较差、未动用的或动用程度较低的油层进行调剖:

(3)压制高渗层高渗带吸水的能力,加强低渗层低渗带吸水的能力;

(4)扩大波及系数的潜力类型,例如:层内型、层间型、(平面)弱水淹型、未水淹型;

(5)提高注入水的驱油潜力类型:①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水驱控制动用程度潜力类型;②注采不完善型,借鉴修复停产井的相关的原理,来提高水驱控制的动用程度;③因井况原因,目前不完善型,采取间歇关井,适当降低液量,改善产液的结构等方法。

5 结语

研究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以及油藏剩余问题,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就是提高油水井间连通关系 ,改善注采井网完善程度,扩大水驱波及体积 ,提高驱油效率 ,提高油藏采收率。在资源有限的油藏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工艺水利,促进采油科技迅猛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荣启荣,蒲玉国等.复杂断裂油田小构造研究模式[J].石油学报,2000,(6)

[2] 周海燕.非均介质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与挖潜[J].中国科技博览,2013,(8)

上一篇:有机热载体应用技术分析 下一篇:石油化工安全仿真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