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时间:2022-07-02 01:05:30

论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

[摘 要] 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企业内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实现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实现公平分配必须改革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要素、产权制度,发展和确立非物质资本所有者的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

[关键词] 公平分配;初次分配;非物质资本产权;劳动联合体产权

在任何现实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不仅存在着社会产品如何生产的问题,也存在着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的问题。在收入分配中如何进行效率与公平的选择,实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一直是经济学与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公平,是一个极易产生歧义的范畴,从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哲学等不同角度都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对于理解什么是公平分配,现在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公平分配本质上是平均主义分配,含有平等、平均的意思。其着重点在于强调结果的公平,而忽略过程和机会的公平,“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一思想的显着体现[1]。笔者认为,公平分配是指分配原则和方式的公平,其主要强调分配当中的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只要各市场经济主体(各要素所有者)在这个统一的规则之下进行的分配就是公平分配,并且肯定由此而产生的分配结果的差别是合理的。

实现公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的指导下,近年来的分配理论大多数强调在初次分配领域注重效率,在再次分配领域注重公平。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该原则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却从根本上忽视了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其结果是收入分配不公与差距扩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2]。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作为完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政策取向。理顺分配关系,在收入分配领域实现公平分配,对于坚持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

初次分配是基础性分配,它主要解决企业内的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再次分配的手段如税收政策、转移支付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初次分配不公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如农民工问题,我国现有约1.2亿农民工,他们的收入分配主要是在初次分配领域,另外企业内某些高收入阶层的所得超过其劳动力价值,以及“股东利益至上”使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过高的收入等等,再分配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建公平分配的微观基础不但有利于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保证公平的实现,而且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真正解决分配不公,是一种治本之策。初次分配是公平分配的基础,只有通过初次分配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在收入分配的调节问题上,现有的分配理论一般强调在初次分配领域强调效率,再次分配领域实现公平,从而将税收政策、转移支付等作为实现公平分配的主要手段。这种理论观点普遍引用的一个现实依据就是,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避免了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分配结果的公平,缓解了自由市场经济中收入差距过大所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但是,这一观点存在重大的缺陷。首先,它将公平与效率截然对立起来,不仅忽略了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内在一致性,而且违背了分配制度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生产关系相一致的原则。其次,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政府的收入再分配能力受到初次分配的制约。在发达国家的初次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占据了绝大部分,这就为它们建立完善的再次分配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再分配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需要进行的转移支付减少);另一方面,根据雇员劳动收入缴纳的社保基金充裕,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增强。而现在我国的情况是,工资作为劳动收入的主要形式,只在初次收入分配中占据了小部分,而占大部分的其他形式收入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统计和登记,具有很强的避税能力,从而使占较少比例的工资收入成为了社保基金的最大来源。这不仅使社会保障制度的广泛建立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障碍,而且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主要落在了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中低收入阶层身上。以这种初次分配格局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只起到了一个“强制储蓄”的作用,它不仅降低了低收入阶层眼前的福利水平,而且丧失了应有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因此,要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就必须在微观层面、在初次分配中就奠定公平分配的基础。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在本质上是“源”与“流”的关系

初次分配是指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当中,按照各种要素对产出直接做出贡献的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是基础性的分配。参与初次收入分配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再分配则是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基础上,对初次分配后的国民收入进行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实现的。再分配本质上只是初次分配的一部分。因此,要实现公平分配,就必须抓住初次分配这个主要方面,抓住“源头”,解决矛盾。

2.初次分配所实现的公平分配本质上是一种过程公平和机会公平,再分配只能实现结果的公平

分配制度的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主体,在市场经济框架范围内,依据其在产品生产中的贡献取得相应的产权和收益,是一种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动态的和高效率的平衡。再分配是一种初次分配后静态的利益补偿,以注重结果公平作为分配的准则。一味强调再分配,而忽略初次分配对于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往往达不到真正意义上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这清楚地说明,必须以初次分配为着力点,改革我国初次分配制度,逐步形成一种动态且高效率的公平分配体制。

3.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也是由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收入再分配在数量和规模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针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仅仅依靠再分配领域的调控来解决是绝对行不通的。事实上,只有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初次分配制度的运行效率,才是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问题的主要途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我国当前的具体国

情之下,再分配领域不能保证公平分配的实现,只有通过初次分配制度的改革,才能解决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和矛盾。我们认为,初次分配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 二、公平分配实现的微观基础——企业内产权制度改革

企业是国民收入创造和初次分配的主体,企业内的公平分配关键要通过企业内的产权制度改革来实现。企业内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各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产权交易实现的,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自然就成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随着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企业产权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演变过程,呈现出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趋势。但是,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革,还是民营企业的组建,过分地强调物质资本产权而忽略了非物质资本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是导致企业内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劳动产权往往被作为改革和市场化的代价而牺牲掉了,劳动要素沦为了资本和其他强势要素的附庸,甚至丧失了一些在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都予以承认的权利。这样,按劳分配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其结果必然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所以,建立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为指向的企业内产权关系,就必须要实现非物质资本产权与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相结合的产权制度,这有利于纠正目前物质资本产权独占全部合作剩余的现状,从而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有机结合。

1.改革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要素产权制度

企业是一个物质资本所有者和非物质资本所有者联合投入共同创造、控制、分配净合作剩余的生产性组织。净合作剩余是企业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净合作剩余的产生来源于企业各要素所有者的分工与协作,以及企业的组织能力、组织知识和组织的无形资产,也就是说企业中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劳动者集体等共同创造了企业的净合作剩余,它们理应按照各自的有效贡献共同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参与企业的剩余分配。然而,由于物质资本与其所有者的可分离性,决定了物质资本的抵押品特性,从而具有较强的承担企业风险的能力,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了企业所有权,形成了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单一资本要素产权制度。在这种产权制度中,它把同样属于生产要素,但作用远远超过资本要素的科技成果和劳动力排除在资本之外,使之不能同资本要素一样保值、增值。与此相联系,资本要素所有者对企业的管理拥有重大的人事权、监督权和最终决策权;而劳动者和其他非物质资本所有者,不仅没有剩余索取权,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也无权过问,他们只不过是资本的附庸。[3]在这种产权制度下,资本所有者独占企业剩余,劳动者只能得到等价于甚至低于其自身价值的劳动力工资,劳动者不拥有企业的任何产权。这样的产权制度不可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2.企业的收入分配过程是各要素所有者对企业“净合作剩余”的一个合作博弈过程

企业是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个特别合约,在对企业所创造的净合作剩余的分配中,各要素所有者在获取净合作剩余的共同利益下,为谋求各自的私利而必然会轮流展开讨价还价博弈,其结果取决于要素所有者拥有的谈判能力的强弱以及选择的博弈策略的优劣。要素所有者的谈判力取决于资产专有性程度、要素所有者产权特性、要素市场竞争状况和技术条件变化。如果我们静态地分析净合作剩余的分配(即在净合作剩余既定的条件下),那么,物质资本所得多了,非物质资本所得势必减少,反之亦然。因此物质资本与非物质资本只能是一种在对立和冲突基础上的非合作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并非仅仅考虑对已做好的“蛋糕”(净合作剩余)的分配问题,而是动态地考虑不断做大“蛋糕”的问题,那么物质资本和非物质资本就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即物质资本所得与非物质资本所得具有同增同减的变动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在净合作剩余的分配中,非合作博弈将导致企业这个“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特别合约”难以久存,合作博弈才是这个过程的主线。也就是说,物质资本所有者和非物质资本所有者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这种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合作博弈达到的均衡(在这种情况下雇主与雇员按照各自的谈判力的大小共同分享一个合作剩余的比例),这时企业内的公平与效率同时达到,青彦在《企业的合作博弈理论》一书中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3.产权制度改革的出路在于发展和确立非物质资本所有者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

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是指全体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享有的对组织在协作基础上所产生的净合作剩余的索取权和控制权,它的分配具有共享的特点。由于组织无形资产、组织能力、组织知识以及协作劳动的存在,各要素的所有者通过合作生产、分工及专业化等非价格机制的组织形式所获得的收益,会超过他们各自单个活动收益的总和,这一超额的部分就包括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所产生的剩余,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就是劳动者构成一个联合体共同对集体劳动所创造的合作剩余的控制和索取权[4]。非物质资本所有者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的形成,正是由于它们是创造企业净合作剩余的主体,与要素产权相比,它们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理应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以及相应的决策权和监督权。非物质资本所有者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的发展正是同要素产权合作博弈的结果。这两种产权的确立和发展,打破了产权关系变化长期只局限于物化劳动方面的格局,开辟了产权关系的新领域,并且能够有效地取得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归属认同感和构建企业内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公平分配,达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一个简单的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在我国当前具体国情要求之下,公平分配的实现关键是依靠初次分配过程当中的企业内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的。现有的企业分配制度,过分地强调物质资本产权而忽略了非物质资本产权和劳动联合体集体产权,这是导致企业内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因此,非物质资本产权和劳动者联合体集体产权的所有者按照其贡献参与企业内收入分配,为缩小企业内收入差距,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公平分配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微观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国光.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 [J].经济学动态,2005,(4):6-7.

[2] 刘国光. 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9-12.

[3]吴宣恭.关于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3,(12):13-19.

[4] Weitzman, Martin L. Steady State Unemployment Under Profit Sharing[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87, (3): 86-105.

上一篇:违法分配公司利益的责任追究 下一篇:县农业局局长人大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