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缺硼和硼过量之矫治

时间:2022-07-02 11:59:06

硼是柑橘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硼对促进柑橘生理代谢、花芽形成、坐果和根系生长十分有利。但在柑橘园中,特别是沙壤土、酸性较重的壤土、新开垦的山地柑橘园和碱性较重的(pH值大于7以上)的橘园,往往出现缺硼植株,新梢、叶片、果实均有缺硼的症状。

1 缺硼症状

1.1 新梢叶片

初生嫩叶生不定形水渍状黄斑,叶片细小。随着叶龄的增加,主脉和侧脉增粗、木栓化至爆裂,以后抽发的梢多丛生。

成叶、老叶黄化。先叶脉黄化,终至全叶黄化。叶脉呈开裂状,并木栓化,叶尖向内卷曲,带褐色,无光泽。叶片至梢顶部向下陆续脱落。

1.2 果实

果实不正,发育不匀,且坚硬,多呈褐色斑点,或果皮间有白色斑条。形成脉状物,幼果严重缺硼时发僵变黑,并伴随大量脱落。

柑橘缺硼是一种常见的缺素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落果,造成枝条干枯,有的甚至整株枯死。

2 柑橘缺硼主要原因

2.1 土壤含硼低或酸性过量

土壤中本来含硼量低,以致缺硼。新开垦的山地橘园,由于种橘树前未经耕作,酸性过量,易致缺硼。

2.2 雨水的淋溶作用

使土壤中的可溶性硼(水溶性硼和酸溶性硼)遭到严重损失而缺硼。一般沙土比黏土损失严重,酸性土比碱性土损失严重。特别是山地橘园水土保持建设差的更易淋溶而缺硼。

2.3 过多施用氮、磷钙肥

虽加速了树体的生长,但导致硼的供应失调,造成缺硼。另外在施钙肥过多或土壤中钙含量高,提高了土壤pH值,当pH值超过7以上呈重碱性时,将大量硼固定,使之难以溶解,以致严重缺硼。

2.4 降水过多或高温干旱

造成根系对硼的吸收困难,也会突然使橘树缺硼。

3 矫治措施

3.1 搞好水平梯田建设

山地建园时,必须做好水平梯田的建设,减少雨水淋溶。

3.2 增培客土,套种绿肥

对山地的柑橘园和干燥橘园,增培客土,雨季和旱季进行全园铺草,园内套种绿肥,深翻改土,增加有机质,使土壤得到改良,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和有效硼的利用。

3.3 增施有机肥

在施肥时,避免过多施用氮、磷、钙肥,应增施有机肥或含硼量较高的农家肥。在酸性土中不宜过多施用石灰。

3.4 施用硼砂肥

将1%左右的硼砂水混入人粪尿中挖沟施下,大树每次施硼砂50~100克,一般2~3年施1次,缺硼严重树1~2年施1次。另外在花前一周和开花期喷布0.2%的硼砂液,克服早期落果;为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花质,可于9月间用0.3%硼砂液喷叶面。根外喷硼宜选择阴天或早晨和傍晚湿度较大时为好。

3.5 硼过量的矫治

柑橘园内一般不存在硼过量的问题,但有的橘农为防止橘树缺硼,在年内的生长季节多次施硼和喷硼,且浓度用量高,这样使原不缺硼或微缺硼的橘树出现了硼过量,造成硼肥害,症状是梢尖变黄,花叶、叶绿褐色,叶背有泡状突起,并早期脱落。出现硼害后,应对受害严重的枝条适量短截,同时增施氮、磷肥,促进生长和施适量钙肥,以固定土壤里的部分硼素,另外叶面喷布3%过磷酸钙浸出液和0.5%尿素液,半个月后被害症状能减轻或消失。

上一篇:红灯大樱桃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梨金缘吉丁虫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