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黄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8-12 06:38:01

晚秋黄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晚秋黄梨具有个大、核小、肉细、无石细胞、脆甜、耐贮藏等品质特征。南阳市2000年从中国果树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先后在西峡、内乡等县进行栽培试验,以后在方城、唐河、桐柏、邓州、卧龙等县市区扩大栽培。目前,全市晚秋黄梨栽培面积

3 000多亩,亩产值6 500元以上,产品主销北京、天津、郑州、西安等大中城市。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暴露出新技术掌握不够、栽培效益不理想、产品商品性差等问题。通过多年试验研究,笔者对晚秋黄梨优质高效栽培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树苗选择

选择2年以上苗龄,地径1.0~1.5厘米,树高100厘米以上,根系完整发达,无病虫危害的壮苗。

2 栽种

2.1 整地

挖长宽深各66厘米的树坑,回填农家肥与生物有机肥的混合物,农家肥占70%,生物有机肥占30%,回填树坑的23后覆土。

2.2 定植

栽种时不可直栽,南北行距植株应向北倾斜15°,东西行距植株应向西倾斜15°,这样有利于梨树通风透光。栽植完,立即浇透水、踏实。如果每50千克水添加50毫升食用米醋,可起到抗寒、抗旱作用。

2.3 定植密度

株行距3米×6米,每亩定植45株,保证光照充分,通风良好,利于生长。授粉树可选择绿宝石、丰水,主栽树与授粉树比例8∶1为宜。

3 定植时间

一般分秋植和春植。秋植应在11月下旬,春植应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

4 肥水管理

立春前后,补浇水,确保苗木成活。“清明”前后,每棵树施100~150克尿素,尿素撒在树的周围。当年栽种的小树,不宜结果实,应摘去所有小果。第2年每棵梨树挂果不能超过3个,第3年每棵可留9个果实,每年拉枝,修剪,形成上、中、下、顶四棚果枝。一般施全价营养生物有机肥,1年树龄0.5千克,加150克尿素,施在离树根50厘米以外。2年树龄1千克,加300克尿素,施在离树主根80厘米以外,以此类推。施基肥的时间为8月份开始,10月31日前结束。春季开花前每亩施尿素25千克,复合肥25千克。采果后结合压青每亩施磷钾肥50千克。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夏季用杂草或作物秸秆覆盖行间和树盘,利于降温保湿。雨季及时排水。

5 整形修剪

5.1 整形

丰产树形采用疏层形、分层开心形、延迟开心形、自然圆头形等;半密植树形采用中冠疏层形、二层无顶形、中冠单层半圆形等;密植树形采用火锅形、小冠疏层形、纺锤形、圆柱形、折叠扇形等。骨干枝的培养仍需注意其成层形、主从性、开张性、均衡性和牢固性,以保持树体的通风透光、优质高产和健壮长寿。注意控制中心干及主、侧枝上强下弱。同级同层骨干枝之间要平衡发展。一般生长势强者应适当重截短留和开角下压,剪口留下枝下芽和弱枝弱芽当头。生长势弱者则应适当轻截长留和抬角上扶,剪口留上枝上芽和壮头。

5.2 修剪技术

5.2.1 修剪时期 梨树一年四季均可修剪,但仍以冬剪为主,根据情况再配合春、夏、秋生长季修剪。

5.2.2 修剪技术

(1)培养结果枝组。培养枝组时遵循少疏多留,先截后放,以截促枝,以放促花的原则。一般截强放弱,截长放短。空间较大时,可连续短截,结合去强留弱,去直留平和枝多即放的方法,培养大、中型枝组。空间较小时,可通过对中庸枝先放后截再放和对弱小枝连续放养的方法培养中、小枝组。对周围侧生平斜枝较少还有利用空间的背上直旺枝,通过夏季摘心和弯曲变向等控制的方法,改造为符合要求的枝组。对连续长放单轴延伸的串花枝,应及时回缩改造成比较紧凑的枝组。

(2)修剪结果枝组。结果枝组培养成形后,还需经常修剪管理,维持优质高产组型。大树枝组遵照轮替结果,养缩结合,以养促壮,以缩更新的原则。在具体修剪时应注意结果枝、预备枝和发育枝的搭配,做到年年有花有果而不发生“大小年”。对连放多年的长弱下垂交叉枝和串花枝应及时回缩。对连续多年结果的鸡爪式弱短果枝组,按比例疏除过多的花芽。去留原则是疏上留下,疏弱留壮,疏花芽留叶芽。

6 病虫害防治

每年在清明前后,以防治蚜虫、白粉病为主,每亩可施用50%的多菌灵25克,尿素50克,4.5%的普氯30毫升,白糖25克对清水15千克进行叶面喷洒,每15天1次,分3次进行。立秋前后以防治卷叶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为主。每亩可用氯虫本甲酰氨10毫升对60千克水,于下午16时叶面喷雾,35天1次,2次即可。春天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不宜采用化学除草,禁止使用乙草胺等封闭型除草剂,此类农药会造成大面积果树死亡。针对蚜虫、金龟子、食心虫、桃蛀螟、吸果夜蛾等虫害,可用敌杀死2 000倍液、水胺硫磷1 500~

2 000倍液、杀螟松1 000倍液等喷杀,也可用糖醋剂诱杀。针对细菌性穿孔病、锈病、黑星病、缩叶病等病害,冬季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300倍液清园,发病期可喷多菌灵600倍液、代森锰锌1 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500倍液等防治。

7 套袋

为有效防治病虫危害、减少农药污染,达到果面洁净美观、果实贮藏期延长、商品性提高、高档果比例增加的目的,应于5月上旬至5月24日套袋。套前必须喷药。梨树谢花后,以防治梨黑星病为主,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在花瓣脱落90%时,用40%乐果1 000倍液加20%粉锈宁1 500倍液喷雾。套袋前用大生M-45 800倍液+吡虫啉3 000倍喷雾。套袋一般套2次袋。第1次套半透明单层小袋,在谢花后20天左右进行。第2次在幼果长至直径2~2.5厘米时,套上双层大纸袋。为确保套袋果实的正常生长,要加强肥水管理。多施磷、钾肥,控制氮肥;多施农家肥,少施化肥,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果实品质。

上一篇:晚熟优质荔枝新品种‘庙种糯’ 下一篇:红灯大樱桃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