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之南山万重

时间:2022-07-02 11:17:48

王达敏的家乡安庆枞阳,是人文勃兴、代起人豪的“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灵秀所钟,扶舆郁积。王达敏的人品学问颇受桐城派影响,著述中自有一股沉潜之气,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多年来,王达敏一直致力于从哲学、文化和思想史的视角来思考文学,坚持从文学的本体意义出发研究文学,这本《论文学是文学》即是明证。王达敏曾沉浸于西方哲学的浩瀚烟海中,痴迷于科学哲学,写出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稳态学》。这本书阐述了现代稳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强调了积极性稳态的重要作用。可以说,稳态理论对当下和谐社会的理论建构有着独特的贡献。随后,《新时期小说论》《理论与批评一体化》等著作,又从文学的领域进一步丰富了稳态理论,从科学统一化理论到文学批评理论视域,阐明了20世纪科学统一趋势对文学研究的影响以及理论与批评的一体化等问题,并将自己的理论思考付诸于新时期小说的宏观研究、小说批评与理论建构及作家作品评论等一系列研究实践中。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评论家的学养和良知,关系到文学评论的品质。《论文学是文学》是一部关乎人性、关乎灵魂、关乎真理的书,读者随时可以窥见评论家那颗滚烫的心。我们看到评论家的文字中心怀悲悯,敢于担当,尊重生命,热爱文学,敬惜文字,不卑不亢,每次写作,必有发现。这种贴近灵魂的研究和写作,使阅读者和评论家本人一同得到精神的拔擢和人格的升华。文学评论,显然是对文学的二度创作,评论应努力“将‘我’涵化进去进行创造,以达到第一级创作的品格”,因而文学评论既在做别人,更是在做自己。基于自身的曲折经历,使得王达敏对其研究对象,比如余华及笔下的人物许三观、福贵们,均掺入了评论家自己独特的个人生命经验。2006年,王达敏曾推出《余华论》,引起学界较大反响。《余华论》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鲜明的“问题意识”,“质疑”和“追问”是王达敏惯常的学术姿态。《余华论》一书还原了余华作品的人性色彩,针对当时学术界普遍存在的对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批评倾向提出质疑,进而对余华小说艺术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作出了独到的阐述,是余华研究的一份重要学术成果。而《论文学是文学》秉承了这一治学思路及学术随笔式的写作方式。这种学中有文、文中有学、外松内紧、收放自如的写法,以安静的语言叙述为表,温和中暗敛内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批评家的学术自信和从容。如《岂止遗憾――批评》《执著的守护者与尖锐的质疑者――李建军及其文学批评》《半部好小说――读长篇小说》《一个犬儒主义者的手册》等文章,读起来非常过瘾。

随着文学批评的失范以及文学批评的功能意义、价值意义走向淡化,文学批评几乎也渐渐脱离了“文学”和“批评”的原意。批评精神的渐失,造成了批评与创作的隔膜、批评对创作失语等状况。王达敏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始终坚持文学批评的品格。例如他对杜光辉长篇小说《西部马帮》的批评,尖锐真诚,促使作者猛醒和思考,并对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将一部艺术和内容上产生严重割裂的小说改成了两部作品,最后还给评论家打来电话致谢,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批评与文学创作如何相互促进,批评的功用如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中实现良性循环,《论文学是文学》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我家门外长江水,江水之南山万重”,这是乡贤刘大的一句诗。王达敏治学为文,始终灌注着灵动的生命意识和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学术境界吧?一如那浩渺江水之外的巍巍青山,你看得见,却很难穷尽。

上一篇:人生岂能如戏 下一篇:散文家这样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