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文本细微的呼吸

时间:2022-07-02 08:34:10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小学,安徽宿松246500)

【摘 要】阅读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多层次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字词,咀嚼文本中隐含的意韵,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层解读。

【关键词】文本;细读;品味;感悟;情景结;知人

“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语文”敏感,要醉在字里行间,要与语文课程诗意共舞。这样,我们才能蹲下身子自己倾听以及引导学生倾听文本语言发出的细微声响,才能感受到文本所传递的款款深情,逐步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

于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不断地尝试、摸索,不断地关注倾听文本细微的声响。倾听文本细微的呼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细到一字不忽

“文本细读”首先要“细”,即抓住“文本”的关键,仔细地认真地阅读。在细读的视野中,文本变得饱胀起来,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会链接出一个话题,一段文字,一个故事,一缕情感。

如《穷人》一文,课文很长,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桑娜复杂心情的词。学生找到“忐忑不安”一词,其实,这个词就是这篇文章的眼睛。接着,学生自由读“忐忑不安”这个词,再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通过“哪些地方看出忐忑不安?”“为什么忐忑不安?”两个问题,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角色再读……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忐忑不安”一词的内涵,体会到桑娜善良、美好的心灵。

听过一位老师执教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中的一个片段,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细读: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

第一步:走进自“误”,引发自“悟”。

先出示一个句子:“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实在等不及了。”让学生自填自读,引导走进“错误”。当很多同学都想当然地填上顿号或逗号并读得快速以表示内心的焦急时,出示文本中的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同时抛出引导问题:“课文里为什么用句号呢?请细细地、比较着读一读,想一想。”

第二步:再读再悟,亲历提升。当对两个不同标点的句子进行对比着读时,很多同学发现了停顿上有长短。有同学发现课文中用句号是表示“我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我’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这里,这个“陌生化”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来获得内在亲历的感悟、体验,从而倾听到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实”、“有效”。

二、品到文字味道

“文本细读”是“品”,即在想象、体验之中品味语言文字的味道。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教师的作用就是引领学生,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

如三年级《给予树》中有这样一段话:“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孩金吉娅沉默不语。”教学这段话时,我紧紧抓住“沉默不语”一词,因为这个词的出现和哥哥姐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购买圣诞礼物本是高兴的一件事,可沉默不语的金吉娅到底在想什么呢?不得不引起学生的深思。于是自然过渡到课文1—3自然段的学习,这样透过沉默不语,联系上下文让我们体会到了金吉娅的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里想着家人,体贴着家人啊!

三、悟到文字精神

“文本细读”要“悟”,即在细读、品味的过程中悟到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用意。

教学《钓鱼的启示》,对比感受父亲的心理是必要的。也不想放掉“诱惑人的‘鱼’”的父亲面对在道德准则面前显得异常“平静”,但是“平静”之中并不平静,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呢?面对“诱惑人的鱼”课文描写的只有一个动作——盯。那是怎样的“盯”啊,那是得意中的“盯”,那是无比喜欢的“盯”,那是在知道了“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信息之后的“盯”,那更是带着思考的“盯”。父亲“盯”这个动作,包含着多少信息啊,鼓励学生站在父亲的角度体会父亲当时复杂的内心矛盾以及作出决定的艰难。面对“诱惑人的鱼”在“盯”的动作之后,紧接着是父亲的一个决定——放,和一种心情——平静。沉稳的父亲与幼稚的儿子面对“诱惑人的鱼”的反应迥然不同。“道德抉择”、“实践起来却很难”、“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这些文本语言的意蕴在对比中显山露水了。

四、情境结合,体会感情

“文本细读”还要入情入境。情境阅读是借助想象、联想等,将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情境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阅读。它是读者与作者心灵对话的桥梁,其前提仍然是文本细读。

仍以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为例,我入情入境地朗读“爸爸,为什么”,让学生们感受到此时”我”的急切心情。

师:此时的“我”可能会说些什么?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

生:天啊,我的耳朵没有听错吧,爸爸,为什么?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放掉鱼?爸爸,为什么?

生:爸爸,为什么?你不是来钓鱼的吗?爸爸,为什么?又没有人看见。爸爸,为什么?辛辛苦苦钓起来的鱼为什么要放呢?

生:爸爸,亲爱的爸爸,要我放掉鱼?为什么?爸爸,放掉鱼就等于放弃可口的鱼汤,为什么?

师:那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呢?让我们再读一遍。

师:除了急切,小作者内心里还会怎样?

生:对爸爸的责怪,不理解。

师:把你们的急切与责怪带进句子里读一读吧!

通过情景阅读,就会发现急切的“我”把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融入了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爸爸,为什么?

五、知人是细读文本之源

俗话说:文为心声。任何文本都是特定情境的产物,作者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有所寄托,或表达感情,但这些情感与作者本人或多或少有些联系,所以细读文本时对作者本身的经历、为文的处境的解读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我们细读文本的源头。

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首先要了解林海音的童年;学习《丑小鸭》,要了解安徒生一生的坎坷经历,才能解读《丑小鸭》的语言密码;教学《示儿》,预习时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的,临终前中原大地尚未统一。诗人一生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以没。初读,感受到的是诗人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儿女情深。再读,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三读,更会受到他对国家民族一往情深、九死不悔的精神的强烈感染。

文本是美丽的,只要我们能重视细读,能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细读”,就会活化枯燥的文字,擦亮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J].小学语文教师,2008(7):第6页.

[2]、武胜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标点符号”[J].教育时报,2010年08月04日第2956期(第三版课堂).

上一篇:浅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几个主要途径 下一篇: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