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时间:2022-07-02 02:18:40

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摘 要】教师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是教师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教学风格 学习方式 影响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教师个性和自身独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观点、教学效果等方面相融合所体现出来的,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的教学特征和审美风貌。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教学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优秀的教师总有独特的教学方式,优秀教师总是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教师是 “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承担着全方位的教书育人的工作。现在,学生的模仿能力、可塑性很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典范,教师是他们心中学习的榜样,也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之一。学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教师是传播知识、播撒知识的工作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受到教师的影响。

一、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形成的影响

(一)教学相长,密切相联

教学是教与学高度统一的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两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某些方式方法的偏爱,不管教学内容和教授对象发生了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特点就是教学风格。如果这些方法为学生所钟爱,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风格和学习方式密切相连,教学风格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当然,学习方式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风格。如果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有充分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可能就会对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有所调整,进而反作用于教师教学风格。

(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习方式的重要性

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走向成长,从幼稚走向成熟,在此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模仿不断超越的过程,而学生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之一就是教师。身为人师,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一个高素养的老师,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一个具有自身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的老师,必然要以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而影响学生人格思想的形成。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路人,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一)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

一般说来,谨严型的教师往往严格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受到教师的这种教学风格影响的学生表现出脚踏实地、谨言慎行,学习稳扎稳打;幽默型教师上课往往妙语连珠,机智诙谐,给人启迪,受到教师的这种教学风格影响的学生表现为开朗乐观,自信自主,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学习主动性强……可见,不同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思想观、政治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讲政治,讲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由于受到上课教材和内容的影响,有许多思品教师上课教学风格是一板一眼的,谨严有序,学生学起来有时候枯燥无味,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很强;而有的教师则引入许多生活的小案例,通过案例来对各类现象进行解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学生学习氛围很浓厚,也激起了学生探索生活和各种现象的兴趣。

(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实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教学的效果跟教师的教学风格密切相关。如果能在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行为上加以重视和改变,就能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以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在课堂上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要采用理想的教学语言,要用丰富的表情和整洁的板书等各方面无形中影响学生。同时,教师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或小组讨论,或实地调查,或多媒体教学,或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多样性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形成,避免学生刻板、单一,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学习。

(三)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表现在向学生指出应形成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即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二是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地方式发生作用。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教师的精神风貌的独特反映,它包括教师的道德修养、情感态度、为人处世、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理想追求等各个方面,拥有独特的教学风格的教师,在学生中自然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样,教师的正确要求就容易化为学生的行动,达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目的。

总之,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方式会产生同化作用,即学生不自觉、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总在向教师的风格靠拢。具有特定教学风格的教师总是调教出与之相匹配的学习风格的学生,对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立刚. 教师教学风格与学生学习方式相关性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1(23).

[2]胡云杰. 教师教学风格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实验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上一篇:还学生所爱,学生会一生爱你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欣赏课的设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