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疏导

时间:2022-07-02 12:13:01

浅析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疏导

摘 要:慢性传染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本身的传染性,治疗过程较长。他们在心理上极其敏感和脆弱,要经常性的与其交流,时刻掌握其心理状态。依据身患传染病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旨在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舒散,使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治疗,减短治疗时间,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心理特点;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193-01

针对任意选取的30例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分析了解他们的内心特征,通过获取的信息进行心理护理方法的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中有30例传染性疾病患者,其中有18例是身患乙型肝炎,12例是身患肝硬化。经过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方式,发现上述患者均存在心理问题。

1.2 心理特点分析

(1)恐惧、焦虑、敏感、脆弱。这是传染病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这类患者一定要进行隔离处理,然而有的患者不能接受要被隔离这个情况,认为护理人员以及自己的朋友亲人是害怕自己被传染才要将他隔离,患者的这种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治疗。(2)自闭、寂寞、自卑和抑郁。对于身患传染病的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方式,要长时间与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分离,这就会导致自闭、寂寞的情绪产生。由于疾病具有传染性,害怕自己的病会传染给亲人,但又盼望亲人来看望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有自卑、抑郁的负面情绪产生。(3)自责、暴躁、情绪波动大。传染性疾病属于一种治疗过程较长的疾病,病情反复无常,不仅治疗需要大量占用时间,而且治疗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也是很大的,这导致患者自身认为自己是家人的累赘,有一种严重的负担感。此时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烦躁、情绪波动大,严重者有自杀倾向。

1.3 方法

(1)病患到医院接受治疗时,要热情迎接,用温暖、关爱的话语与患者交流,打破医患之间的隔阂,确立一个美好的医患关系基础。由于亲友不能进行长时间陪伴,那么医生就要主动代替这个角色,成为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亲人和朋友。(2)在面对患者时,谈话内容不要涉及有关疾病的不良后果,更不要谈论有关传染性疾病患者逝去的问题。

2 结果

经过医生的心理治疗,上述患者均能以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并好转出院。

3 讨论

3.1 护理行为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在病人住院期间,患者与自己的护理医师是接触最为频繁的,医师应该在其日常护理生活中多采取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以及行为,将护理意识渗透到日常当中。积极的与病患进行沟通,采取聊天的方式传播疾病的相关知识,例如传染方式、隔离方式等,让病患可以先认识到疾病的相关问题,引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饮食以及休息。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医生不能表现出丝毫的厌恶、害怕等心理。

3.2 构筑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

一个温馨美好的居住氛围对于患者的心理康复有极大帮助,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逸美好的生活环境,使患者自身有一种宾至如家的感觉,这才能放心的疗养。患者居住区要严格控制噪声的产生,有序的进行相应工作。在安排病患入住时要考虑到病患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应该优先把同N病患,相似年龄段的病患安排在一起,以方便患者之间的交流,打破疗养期间的枯燥无味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感情,以减少病患的孤单感。

3.3 注意保持和恢复病人的社会适应力

之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采取强制性服药、打针、营养以及休息,对于社会的功能不够重视。对于现在的治疗和护理就十分重视如何让病患重新返回社会当中。一般情况下,在病情不严重的状况下,要让病患进行相应的下床活动,进行练习,参与一些自己可以适应的活动,但要注意,不能急于进取,要适度,劳逸结合。

3.4 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

整理患者的心理信息,对其进行了解总结。对于那些身患慢性传染性疾病的人来说,由于其治疗过程较长,需要长期打针、服药,他们极易因此失去耐心。曾经遇到以为身患咯血的病人,由于病情的反复无常曾多次住院进行治疗,最终导致患者情绪暴躁,对治疗不抱有任何希望,严重影响病情的疗养。经过与其谈心,我们了解了该患者的内心状况,对其进行极力的疏导和安慰,减缓内心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让患者重拾对病情康复的希望。

3.5 提高护士素质及业务水平

患者本身是抱着疾病康复的心理住院的,而治疗的大多过程都是医师进行陪伴的。因此,医师要获取患者的信任,让患者从内心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同时,医师本身要熟练进行各种治疗的技术操作,还要熟知每类传染病的传染方式、隔离的方法、消毒措施、各种生化标准、每种药品对应的疾病及其作用和影响。熟练应对病患提出的各种与疾病有关的问题,获得患者对自身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在患者即将出院时,要对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以及一些日常中的指导,嘱咐患者要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休息有一个适当的安排,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调整饮食习惯和规律,愉快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方式有利于减少传染性疾病患者内心状态的改变,减缓了病患在治疗期间的病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

上一篇:全面强化气象服务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 下一篇:对当前地质工程测绘技术与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