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N末端BNP前体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时间:2022-07-01 11:12:14

血清N末端BNP前体检测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 要】目的:测定心衰患者的血清氮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探讨血清NT―ProBNP水平与心衰患者的相关性及对心衰的诊断、心功能评估等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患者366例,分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清NT―ProBNP 浓度及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测值(LVEF)%,并分组比较分析。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关键词】NT―末端原脑利钠肽;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99―01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或心衰,也称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ncy),是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参与了血流动力学紊乱及心脏重构过程。在临床上,常见病史不清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急需对其作出快速诊断。即使病史明确的患者,也有25%到30%的心力衰竭患者起初被误诊(1),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诊断或排除心衰,但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操作。

脑利钠肽是主要在左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近年来脑利钠肽的检测在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受到日益重视。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3月以来的临床数据,研究探讨血清中 NT―ProBNP 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应用价值及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8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CHF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ESC《成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共计246例,其中男138例,女108例,年龄47~96岁,平均71.5岁;详细采集病史及超声心动图等多种项目检查。心衰组病人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NYHAⅡ组,74例)、心功能Ⅲ级组(NYHA III 组,117例)和心功能Ⅳ级组(NYHAIV组,55例),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及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健康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50~88岁,平均71岁。所有选取的人员均排除肺、肝、肾、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1.2 测定方法 血浆NT―ProBNP测定采用德国罗氏(cobas e 411)化学发光仪,试剂用仪器原装配套试剂。早晨空腹静脉采血3ml,加入促凝试管中,离心分离血清待测。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 表示。所有数据用SPSSll.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心衰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衰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为5296±808.3pg/ml,对照组为119.5±72.8 pg/ml,心衰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

2.2 心衰组间比较:心衰组心功能分级血清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 血清NT―ProBNP水平和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见表1,有较高的统计学意义( P

3 讨论

氨基末端B型原脑利钠肽(NT―ProBNP )是心室肌细胞分泌B型钠利尿肽( BNP )时产生的一种神经激素,心力衰竭时,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增加可促进其合成和释放。NT―ProBNP的检测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生物标记物 已经成为临床上排除和诊断心力衰竭的量化工具(1)。

国内外很多研究(2,3)证明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心衰发作的早期指标,并且可以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本组资料发现心衰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性( P

心衰患者住院期间NT―ProBNP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患者将来再次住院或发生死亡的可能性。有研究表明当心衰患者经积极抗心衰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前下降,病情好转,NT―ProBNP水平降低超过30%时是最佳的出院时间;NT―ProBNP水平升高预示预后不良,如果升高超过30%则预后最差(4)。提示动态追踪血清NT―ProBNP水平可以有助于心衰的疗效与预后的判断(5)。NT―ProBNP主要来源于心室肌细胞 ,它对心室容积及压力的变化较为敏感,可以早期反映出心室功能的变化,所以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指标。总之,血清NT―ProBNP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邱肖明;霍满鹏;;氨基末端脑钠肽原在各种心衰中的研究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anuzzi J.L.&Kimmenade R. et al. Eur.Heart J. 2005;10:1093

[3] 赵世平;曹秀华;张丽娜;;NT-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年01期

[4] Januzzi J.l.et ai.Am.J.Cardool.2005;Vol 95:948~54.

[5] 陈太金;;血浆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分级和预后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22期

上一篇:护理教学中循证护理的应用 下一篇:西比灵治疗神经衰弱6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