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言中金融危机得诺奖

时间:2022-07-01 06:53:23

克鲁格曼,言中金融危机得诺奖

2008年10月13日,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3时左右(北京时间19时左右),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他将获得的奖金额度仍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此前曾传言奖金会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减少。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表示,克鲁格曼获奖是因为其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

随着华尔街金融风暴愈演愈烈,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显得极为尴尬,批评者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一贯推崇的自由市场理论,造成了现在全球金融的危机与动荡。这也使得本来就不好预判的诺贝尔经济奖,成为有史以来“最难预测”的奖项。最终选择克鲁格曼倒是名副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克鲁格曼突出的表现是精确预言了1997、2008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

性格太强得罪不少人

1953年,克鲁格曼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他在纽约的郊区长大,从约翰?F?肯尼迪高中毕业后,他来到了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大学时代的克鲁格曼似乎更偏好历史,经济学的专业课修的不多,倒是天天去上历史课。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诺德豪斯在偶然看到克鲁格曼的一篇关于汽油的价格和消费的文章后,为他对经济问题的深刻理解所打动,立即邀请他做自己的助手。

大学毕业后,在诺德豪斯的推荐下,克鲁格曼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这个期间,由于个人问题,他的情绪比较低落,草草地完成了博士论文以后,他奔赴耶鲁大学任教去了。克鲁格曼在耶鲁大学也不得志,由于性格太强,他得罪了不少人,连研究生奖学金也丢掉了。

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

1978年,他去探访著名经济学家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作者),多恩布什的鼓励使他找回了自信,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打开成功之门的关键。他开始写一篇关于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的论文。

当年7月,他把这篇论文提交到国民经济研究局的暑期研讨会上,参加这个会议的都是当时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当他开始宣读论文时,人们没有加以注意,都在相互交谈。渐渐地,大厅安静了下来,人们停止交谈,专心地倾听克鲁格曼的演讲。克鲁格曼一夜成名了!克鲁格曼回忆道:“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90分钟。”

接下来的日子里,荣誉和金钱接踵而来,克鲁格曼开始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发表演说,参加研讨会,会见各式各样的人。但是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忙碌的应酬之余,仍然潜心于学术研究。

主写总统经济报告的青年才俊

在外人看来,他混得很不错:年纪轻轻就成为终身教授,拿着丰厚的薪酬、常常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参加各种会议,甚至还写出了几篇挺好的论文。不过,克鲁格曼的内心极为失落,他说:“和世界上99%的人相比,我没什么可抱怨的。但我的参照对象是同辈中最成功的经济学家,我还没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1982年,克鲁格曼刚从瑞典的一个国际会议回来就接到费尔德斯坦的电话,邀请他去华盛顿任职,担任经济顾问团国际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华盛顿的经历并不愉快,他发现,在这个地方,好的分析者并不受重用,马屁精倒是如鱼得水。很快,他就产生了厌倦,不过,在华盛顿他又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项才能: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述严肃的经济学问题。1983年的总统经济报告就是由克鲁格曼主笔的。

1987年,克鲁格曼开始重新恢复了创造力,他写出了大量高质量的论文――第三世界债务减免、欧洲货币体系的作用、贸易集团化。这些文章获得的好评打消了他对自己研究能力的怀疑,他开始开辟一个新的领域――新贸易理论。这些成就使他获得了专门给青年学者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我不能在人们说傻话时打哈哈

1988年,克鲁格曼出版了《期望减少的年代》一书,该书一出版即在美国引起轰动。他与奥伯斯法尔德合著的《国际经济学》成为各大学和贸易公司的标准教材。各大公司的总裁在看到他所著的书之后纷纷找上门来,请克鲁格曼为他们作商业咨询。为此,克鲁格曼专门雇了一名经纪人,不是为了拉更多的客户,而是为了提高价格,使商人们望而却步,好让自己能潜心做学术研究。这段时期克鲁格曼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课题――经济地理学。他雄心勃勃地想把这个课题发展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并在这个领域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992年的总统选举使克鲁格曼在全美国人面前大出了一番风头,他在电视上的经济演说给克林顿极大的帮助,但是克林顿在执政之后并没有启用他为总统经济顾问,而是选择了伯克利大学的女经济学家泰森,原因在于克鲁格曼的性格过于刚直,在华盛顿和学术界都得罪了不少人。克鲁格曼自己也说:“从性格上来说,我不适合那种职位。你得会和人打交道,在人们说傻话时打哈哈。”

最好回报就是理解带来的快乐

克鲁格曼此前曾精准预测亚洲金融危机。1996年,克鲁格曼出版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首次大胆预言“亚洲金融危机”,随后一一应验。该书在短短两年内重印了8次,当时很多学者就断言克鲁格曼三年内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没想到一等就是十多年。

面对荣誉,克鲁格曼是怎么想的呢?他说:“我们都想得到权利,我们也渴望成功,但是对我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理解带来的快乐。”

获奖名单公布之后,很多人期待新科诺奖得主指点世界经济,克鲁格曼的答复却不算乐观――全球经济将陷入长期衰退,但能够避免崩溃。“市场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克鲁格曼在得知获奖后说,“不过我今天的感觉要比上周五好多了。”与传统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观点不同的是,克鲁格曼坚信――不救市会更糟。当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联手反对美国救市方案时,克鲁格曼正在媒体上振臂高呼,“我还是希望方案通过,因为不这样做,我们可能将会面临市场更糟糕的恐慌。”

“文章写得最好的经济学家”

在媒体圈里,各家报刊对克鲁格曼都不吝惜溢美之词。《幸福》杂志曾称他是“自凯恩斯以降,文章写得最好的经济学家”。作为《幸福》、《时代》等著名杂志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大报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教研之外,能够主辅业并举、一心多用。过去二十年,克鲁格曼几乎每年一本专著,还顺手、评论等近千篇,堪称著作等身。难得的是,高产之下,他还保持了可以接受的作品质量。当网络上关于克鲁格曼获得经济学奖的消息传来,有人开玩笑说,或许,这个克鲁格曼,最该得到的是文学奖呢。

克鲁格曼关于经济和政治问题的评论在美国社会各阶层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从1983年起就担任总统经济顾问并执笔当年总统经济报告的经历,另一方面,他饶有风趣、深入浅出的文笔,也让那些专业乃至乏味的内容能为多数的读者所喜闻乐见。

上一篇:短讯·广州公众安全感达5年来最高等 下一篇:塑料有毒?瓶装饮料安全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