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节录及点评

时间:2022-07-01 05:28:20

《一个人的遭遇》教学节录及点评

【课堂实录】

师:2012年底,中国文坛上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喜事,同学们知道吗?

生(齐):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师:同学们知道莫言为什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稍事停顿后明确)评委会的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自己说辞:表现了苦难……“苦难”是文学的母题之一。刚刚学习过的《我与地坛》就是表现如何面对苦难的。今天,我们要一起研习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个怎样的文本呢?

生:同样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手;同样是表现苦难的。

师:我们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维度:了解双层叙事结构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准确把握索科洛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前者是情节,后者是人物形象。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我们暂时保密。让我们先来看看文章的标题(教师板书课题)这“一个人”是……

生(齐):索科洛夫。

师:嗯。“遭遇”这个词语了解吗?

生:了解,指不好的事情。

师:都是不好的吗?

生(杂):不一定。

师:哦!应该说多指不好的。那么,索科洛夫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先看看他先后有过哪些身份。

生:参加过红军,也做过工人、农民、驾驶员……

师:出示PPT。

红军――农民――工人――战士――战俘――?

这些都是他曾经拥有过的身份。在本文亮相之初,他是逃回来的战俘,至于如何认定他现在的身份,我们暂时存疑,所以我用了一个问号。他有过哪些“遭遇”呢?谁来说说?先说说前面“故事梗概”部分的“遭遇”。

生:他受伤后成为俘虏,然后冒险逃跑但是没有成功,之后又成功地逃回了自己的队伍。

师:你一开始就让他成了俘虏,那成为俘虏之前应该还有一些“遭遇”吧?

生:他在“十月革命”爆发时参加了红军,后来复员了,做过农民,当过工人,娶了妻子,生了儿女,又应征入伍了。

师:你开始把这部分跳过去了。有没有要补充的?(稍微停顿)看来比较完整了。

教师展示PPT内容。

“引文”部分的遭遇如下:十月革命参加红军;时失去双亲;复员后务农做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卫国战争时离家参战;1942年受伤被俘,逃跑被抓;俘虏少校,成功回到部队。

同学们在概括相关信息的时候要注意完整、有序。再看看正文部分他有哪些“遭遇”,谁说说看?

(先是一个学生讲了,接着又一个学生补充了。其间,教师对索科洛夫要离开的地方“乌留平斯克”,将要去的地方“卡沙里”,老家“伏罗尼士”做了特别提醒。)

师:展示PPT内容。

“正文”部分的遭遇如下:逃回部队――收到妻子和女儿死讯――找到儿子阿拿多里――儿子牺牲――在乌留平斯克认识新儿子凡尼亚――遭遇车祸――到卡沙里谋生。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梳理。大家阅读小说的时候,情节是非常重要的,一切的内容都建筑在情节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弄清楚文章先后写了哪些事情,把情节梳理清楚,随后才可以解决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之类的问题。接下来,我们看看人物形象。伴随这种种遭遇,索科洛夫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请依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稍作停顿,让学生快速跳读课文,随后让学生表达。)

师展示PPT内容。

索科洛夫的心路:1.逃回部队――喜;2.家破人亡――悲;3.找到儿子――喜;4.儿子牺牲――悲;5.认识新儿――喜;6.遭遇车祸――悲。

看来,人物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大家在自读文本的时候,就要在书上划出有关文字,写下阅读时的感受。现在我们来看看索科洛夫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到底是怎样的。

出示活动设计的PPT。

请在括号内填写一个词语、短语(双音节词、成语都可以),概说你对索科洛夫的印象。

( )的索科洛夫

生:坚强的。

生:善良的。

生:不屈不挠的。

生:麻木的。

师:你是对索科洛夫的否定吗?我们说一个人“麻木”的时候,通常是负面的评价吧?

生:不是,我是写实的。

师:哦!说说看!

生:因为战争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的心伤痕累累。

师:还有谁说说?

生:脆弱的。

师:哦!前面有人讲“坚强的”,你同意吗?

生:同意,但同时他也是脆弱的。

师:这说明人物是立体的,是血肉丰满的,是活生生的,对吧?

师:我们一起来看几段文字。34页的“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一团,怎么也松不开来”,大家注意到了吧?再看35页的“一个很深的弹坑,灌满了黄浊的水,周围的野草长得齐腰高……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自读课文的时候,你留意了这样的文字吗?我们特别关注一下第9、10小节的“我走到棺材旁边……我不知所以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大家一起诵读一下,体会一下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生诵读)这段文字在前面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已经有同学涉及了,现在我们再来打量一下。

生:这里表现的是索科洛夫面对儿子的尸体时的绝望,妻子女儿都被炸死了,最后的精神寄托也烟消云散了……

师:书上说“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有个词叫“欲哭……”(师稍作停顿,生齐接“无泪”。)这样得到的索科洛夫的形象是零碎的,我们来整合一下。

展示活动设计的PPT。

假想索科洛夫穿越时空,当选“2013感动俄国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预习的时候布置大家准备的,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几个学生读了他们自己写的“颁奖词”,教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了评点,既关注了内容,也顾及了形式,特别指出某个学生的比较纯粹的陈述性文字与“颁奖词”的行文风格的不吻合,也特别欣赏了某个学生的诗化的语言。)

师PPT展示自己草拟的“颁奖词”(略),欣赏交流。

师:对索科洛夫,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中还有一个人,作者花了不少的笔墨呢。

生(齐):凡尼亚。

师:我们看看凡尼亚有哪些遭遇。

生:他的父母亲都不在人世了,他是一个孤儿。

师:就这么多?那你知道他从哪儿来?他吃什么?又在哪里睡觉?

生(杂):不知道来自哪里;“人家给他什么,他就吃什么”;“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师:嗯。这些是不是他的“遭遇”呢?

生(齐):是的。

师:一个人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吃无保障,居无定所,遭遇够惨的了。凡尼亚的遭遇是索科洛夫遭遇的组成部分,是故事中套着的又一个故事。通过作者的讲述,通过索科洛夫的讲述,我们了解了他们悲惨的经历。那么,作者创作这个小说想表达一些什么思想呢?小组内交流一下!(生分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师巡堂,不时介入一些小组,了解情况)

师:好了。我们汇总一下,你的小组有几种意见,有没有形成共识。哪个小组先讲?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在控诉战争,呼唤和平。

师:这是你们小组的统一意见吗?

生:差不多。

师:哦!你们就谈了这一点。有补充或者修正的吗?

生:温情与爱的主题……

师:我们读一篇文章,最后可以得到不止一个主题吗?你心理上能不能接受?(看到一个学生在摇头)×××,你好像不认同,你说说看!

生:从文章的标题看,作者表现的是“遭遇”,而“遭遇”正是战争造成的,所以,他主要想表现的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师:说得有道理吧?

生杂:有;不只是这个……

师展示PPT:

1.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历经苦难,人性升华。

文章收在主题二“和平的祈祷”中,与同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德国的海因里希・伯尔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共同处于“遭遇战争”板块中,很显然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演绎。“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是昭然的。同时,从索科洛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他忠诚于自己的祖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总是挺身而出;他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面前,从来不肯屈服;他热爱劳动,用勤劳的双手经营着自己的生活;他珍爱温馨和谐的家庭,享受天伦之乐的感觉;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爱心给了孤儿,用如潮的大爱包围了凡尼亚,让他有了家的温暖……从中,我们看到“历经苦难,人性升华”的主题。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文章的标题。“一个人的遭遇”,为什么不命名为“索科洛夫的遭遇”?

生:不只是一个人的遭遇,而是一个人又一个人的遭遇。

师:对了!很显然,在战争中受害的不仅仅是索科洛夫,不仅仅是凡尼亚,而是苏联无数受难的普通人,索科洛夫、凡尼亚只是其中的代表,“一个人的遭遇”其实是整个民族的遭遇。

师:今天我们一起解读了这篇小说。其实是解决了五个问题,也就是阅读小说时应该追问的五个问题。

展示PPT:

写了什么――着眼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怎么写的――着眼于结构安排、叙事技巧、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环境描写等;为什么写――着眼于创作意图,是对主题思想的解读;写得怎样――着眼于鉴赏评价,是对文本价值的解读;何以如此――着眼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是知人论文。

同学们学了一篇小说,就要熟悉解读小说的套路。所谓“学一篇,通一类”。

这是一篇“不同寻常”的小说。发表的地方不同寻常,发表的时间不同寻常,作者不同寻常,当然内容也不同寻常,给我们的启迪自然也是不同寻常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

专家点评

我多次听过时老师的课。他的课是很有个性的:教学内容厚重,教学语言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在我听过的他的所有的课当中,这一节课算得上是最精彩的。

首先说导入。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切入,紧扣热点,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两个点可以对接,一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是作品中表现苦难。这个导入有点出人意料,但是显得很有特色。一般高中教师都不很注重课堂的导入,其实精彩的导入在“激趣”方面是很有效果的。

二是分析,可以说是高屋建瓴。这个文本篇幅很长,处理起来有难度。文章本身是节选,节选文字前面还有“前文梗概”。教者首先抓住文章的题目,从“遭遇”开始,梳理故事情节;再到人物心理的把握、人物形象的分析;再到主题思想的分析。一路有序推进,教学流程清晰。教者站在高处,像一个指挥官一样,调动着千军万马,非常从容。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教者功底深厚,一方面也是教者对文本很熟悉。特别是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非常精辟:反对战争,呼唤和平;历经苦难,人性升华。既是从文本出发的,又充分考虑到编者意图,贯彻了“多元解读”的理念,而且是科学的“多元解读”。难能可贵的是,教者还二度解题,把个人的遭遇上升到民族的遭遇,使得索科洛夫形象的典型意义得到强化。最后从“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写得怎样”“何以如此”五个方面归纳,既是对本文的总结,更是对学生今后阅读小说方法的指导,体现了“授之以渔”的用心。

三是设计,全课的设计可谓匠心独运。他的预设非常精细。我们肯定课堂中的生成,但是预设非常重要。只有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的生成,才可能精彩。本课的设计环环相扣。前面做后面的铺垫,后面是对前面的提升。教者走进文本,紧扣文本;同时又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这,应该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我们很多的课堂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一是过于拘谨,局限于文本;二是过于游离,收不回来。这节课,教者进出是自如的。

四是训练,全面而且到位。我认为,语文课还是要训练学生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个训练场。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得到训练,得到熏陶,才有能力的形成,才有素养的提升。这节课上,学生活动有读,有写,有说,有听;有口头的,有笔头的。比如“( )的索科洛夫”活动设计,看似简单,其实要学生把握了文本才能找到恰当的词语,既是概括能力的训练,也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最为出彩的是“颁奖词”的设计,借鉴了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人物的评奖颁奖的形式。这个设计一举几得:既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更主要的是借此对人物形象做了艺术的总结。

(作者系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如皋中学教师)

上一篇:传播文化,渗透思想 下一篇:思想启迪智慧的多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