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教学

时间:2022-07-01 04:38:09

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教学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有着重要的地位,英语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公共基础课,随着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广泛普及,学生们逐步也在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对于高职的学生如何培养他们在就业后成为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型人才,本文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课堂

一、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现状分析

(一)高职高专的学生是从各个不同的生源地上来的学生,大部分是教学比较落后地区的学生,他们对于英语课一直都觉得是难点,他们认为对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帮助,只要考试过了就万事大吉。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大多数在20-30左右,少部分在一百分以上,多数学生词汇量少,语法知识掌握的不好,口语能力极差,羞于开口,即使课堂上北玻回答问题,他们的语音也是天南地北,还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不好,为尽快学到一技之长,改变家庭现状考入高职院校。

(二)高职高专英语课时的安排和课堂模式

高职高专英语课一般安排为每周两节(9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要完成听力、生词、课文翻译及练习四大部分,但由于高校扩招,班级上课都是采用大班形式上课,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很难兼顾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基础差的学生抱怨英语难,而基础好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及技能训练都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很难兼顾两方面的需求,这成为英语课的难题。教师要把每一部分都精讲精练实属不易,而且高职的学生还要参加全国大学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教师要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还要利用课后的时间指导学生做模拟试卷,争取通过全国等级英语考试。

二、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堂的发展

(一)重视英语等级考试

英语等级考试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督促学生对英语的重视,高职院校应抓好国家级英语等级考试工作,如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及国家公共英语三级考试等,学校也可以申办考试考点,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考试,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鞭策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重视。

(二)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一成不变的课堂模式已不再适用现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课堂上我们必须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师生关系,在课堂设计上下足功夫,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新鲜感,在课前让学生用英语做一下自我展示,内容不限,主要是锻炼一下学生说英语的勇气和能力。

(三)加强同行交流,提升自身素养

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而研究并不是自己的职责,但现在看来,这种观念已不适合当代的教学,作为教师,我们每周应进行组内教研,共同商讨教学方法,进而改善教学,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尝试新想法,及时给出反馈,找出重点难点,吸取他人所长。

(四)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

专门用途英语课(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简称ESP,是指用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通过EPS教学可以使学习者具备在该学科内使用英语的交际能力,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引入该模式,有助于推动建立适合高职特色的实用英语教学模式。

ESP是一个英语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提高所学专业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

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的成绩参差不起,学生只是知道考级,但目标并不明确,所以在高职高专院校引入ESP教学模式,能开发出高职特色的英语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英语不再是枯燥无趣,不再学而不用,而是可以成为今后从事的专业领域工作服务的工具,使英语真正做为工具,实现英语与目的接轨。

综上所诉,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力度实施教学改革,对英语教学和模式进行大胆尝试,从开设专门用途的英语课入手,让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打好语言基础,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里的应用能力,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相信一定能走出有高职高专院校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梁悦,《浅议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4月

[2]张雪,《浅谈高职英语课教学设计》,[J] 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4月

[3]张雪红,《专门用途英语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石茂祥,《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9月

(作者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上一篇:PPP模式下我国养老机构建设研究 下一篇:高清云录播平台在民办高校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