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2-07-01 04:37:54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7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和对照组(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各36例,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应答率、YMDD变异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 结果 联合组的完全应答率达52.8%(1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对照组ALT复常率为52.8%(19/36),而联合组治疗12个月后 ALT复常率为83.3%(3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出现YMDD变异共7例,YMDD变异率为19.4%(7/36),而联合组出现YMDD变异共2例,YMDD变异率为5.6%(2/36),联合组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61.1%(2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HBeAg转阴率为50.0%(18/36),而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HBV-DNA及HBeAg转阴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慢性乙肝

[中图分类号] R512.6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2-0073-02

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均为核苷类抗HBV药物,通过减少血液中病毒载量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各种细胞免疫和细胞因子来清除HBV[1,2]。拉米夫定长期使用可发生病毒变异和耐药,导致治疗失败,而阿德福韦酯对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的复制有良好抑制作用[3,4]。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二者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的72例慢性乙肝患者,皆来源于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患者,符合2000年9月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排除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甲肝、丙肝、丁肝或戊肝及6个月内接受过干扰素、免疫调节剂、细胞毒性药物者。入选的72例慢性乙肝患者中,男33例,女39例;年龄36~70岁,平均(43.4±10.8)岁;病程1~21年,平均(15.5±4.8)年。7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年。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拉米夫定0.1 g,每日1次,疗程12个月。两组均给予其他护肝等基础治疗。

1.3 疗效评定[5]

完全应答:血清HBV-DNA阴性、HBeAg转阴且ALT正常;部分应答:介于完全应答、无应答之间;无应答:指上述3项中无任何一项达标。

1.4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个月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1次,每3个月复查1次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的应答率、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应答率比较

由表2可知,联合组的完全应答率达52.8%(1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8%(10/36),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2.2 两组ALT复常率、YMDD变异情况、HBV-DNA及HBeAg转阴率比较

见表3。

2.3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观察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电、血尿常规均在正常范围,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研究发现l5%~25%CHB患者最终死于肝硬化、肝癌及其他各种并发症,其治疗的关键是通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清除或长久抑制HBV复制,从而减少其致病性和传染性。抗病毒治疗是阻止病情发展变化的重要治疗方法[6-8]。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可使患者获得病毒学、肝脏生化和组织学的改善,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HBV反转录酶从而抑制HBV的复制,但拉米夫定不能清除肝细胞核内的DNA病毒库的共价闭合环状DNA[9]。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似物,其作用机制为直接抑制DNA多聚酶和多聚链终止作用从而抑制HBV复制[10]。其作用于DNA多聚酶的不同靶点,其抗病毒的作用点与拉米夫定不同,且其与拉米夫定不具有交叉耐药性。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阿德福韦酯(ADV)能有效抑制HBV-DNA的复制,迅速降低HBV-DNA滴度,且能继续有效地抑制对拉米夫定(LMV)耐药的变异株。

本组资料显示,二者联用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的完全应答率、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YMDD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 0.01)。以上与黄明寿等[11]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综上,我们认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德福韦酯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HBV-DNA及HBeAg转阴率,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强. 阿德福韦酯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9):46-47.

[2]张正新,陈虹. 胸腺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990-991.

[3]赵树山,范学工,陈立章,等. 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α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比较治疗慢性乙肝的系统评价[M].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8):972-977.

[4]吉英杰,张文瑾,范振平,等. 阿德福韦酯治疗老年慢性乙肝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0,9(6):501-502.

[5]方献红.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11,17(25):149-150.

[6]罗晓波,成红俊,袁湘敏.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6,4(11):35-36.

[7]周荃.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4):11.

[8]宋艳华.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1):3243-3244.

[9]徐庆杰,梁智刚,和振坤.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疗效[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10,l8(7):540-541.

[10]段忠辉,孟庆华.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及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的现状和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67-70.

[11]黄明寿, 陈郁梅,张健锋,等.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90-91.

(收稿日期:2011-12-19)

上一篇: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