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气安装\调试工程的质量管理

时间:2022-07-01 03:54:07

浅议电气安装\调试工程的质量管理

摘要:建筑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部工程,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做好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本文从设计环节和技术环节分析了电气安装与调试工程的质量管理,并指出了监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电气安装调试监理技术

电气安装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种。为保证施工质量,监理部门应协助建设单位认真审查承包和分包单位的资质,提出审查意见,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选好施工单位。做好各个环节的把关工作,以确保施工质量。

一、针对常见问题,加强设计管理

(一)前期的施工图设计有的只是粗略设计,专业设计不到位,尤其是建筑智能部分和二次装修部位,只考虑预埋,大多预埋的管路无法最终利用。不仅造成浪费,影响美观,有的还会造成隐患,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施工前,将专业设计到位。

(二)设计内容理论性太强,导致工程无法实现。比如大多设计在说明中指出“消防和一级负荷与其它负荷共用桥架时,采用隔板隔开”、“消防和一级负荷采用的桥架用防火桥架”,从设计图纸上,本身就是一路桥架,敷设的既有消防和一级负荷,也有其他负荷,施工人员很难从这个含糊的字眼中施工,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全部刷防火漆,加隔板,要么全部按普通桥架施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在设计阶段。

(三)设计时结构与安装专业会签不到位。有的结构设计的竖井,尺寸太小,根本无法放置配电箱,有的造成日后无法检修。会审时,施工单位如果没有选择有经验的技术员会审,很可能忽略。

二、电气安装与调试技术要求

(一)变压器

1.变压器的安装要求

变压器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变压器基础导轨应水平,轨距与变压器轮距相吻合。变压器就位符合要求后,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加以固定,但不允许用电焊焊死在轨道上。装接高、低压母线时,母线中心线应与套管中心线相符。变压器的外壳必须作良好接地。变压器就位安装完毕后,再次进行外观检查。并用1 kV兆欧表测量各绕组间及绕组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

2.变压器送电调试运行

变压器空载投入冲击试验。即变压器不带负荷投入,所有负荷侧开关应全部拉开。必须进行全电压三次冲击实验,以考核变压器的绝缘和保护装置。第一次投入时由高压侧投入,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少于10 min,经检查无异常情况后,再每隔5 min进行冲击一次,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动作。最后一次进行空载运行24 h。在冲击试验中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冲击电流、空载电流、―、二次测电压、变压器油温度等,做好记录。

(二)高低压配电柜

1.配电柜安装

配电柜(盘):应按施工图的布置,将配电柜按照顺序逐一就位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进行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的调整可用加垫铁的方法解决,但不可超过三片,并焊接牢固。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应对柜的水平度及盘面偏差进行调整,应调整到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可采用铜线将柜内PE排与接地螺栓可靠联结,并必须加弹簧垫圈进行防松处理。每扇柜门应分别用铜编织线与PE排可靠联结。

柜(盘)顶与母线进行连接,注意应采用母线配套扳手按照要求进行紧固,接触面应涂中性凡士林。柜间母排连接时应注意母排是否距离其他器件或壳体太近,并注意相位正确。

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

2.调试运行

配电柜安装完毕后再进行一次通电前的检查。先进行绝缘摇测并做好绝缘摇测记录,确认无误后按试运行程序逐一送电至用电设备,如实记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经试运行无误,办理竣工验收后交使用单位。

(三)大功率电机

1.电机的安装要求

电动机外壳应做接地;所有安装螺栓紧固良好;发现异常,应做分解检查;电动机转向应正确,震动符合要求。

2.电机的调试

电动机试运行一般应在空载的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为2h,并做好电动机空载电流电压记录。电机试运行接通电源后,如发现电动机不能起动和起动时转速很低或声音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原因。起动多台电动机时,应按容量从大到小逐台起动,不能同时起动。

电机试运行中应进行下列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符合要求,声音正常;换向器、滑环及电刷的工作情况正常;电动机的温度不应有过热现象;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80℃,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95℃。电动机的振动应符合规范要求。交流电动机带负荷超动次数应尽量减少,如产品无规定时按在冷态时可连续起动2次;在热态时,可起动1次。

3.保护参数整定(整定实例)

电动机参数: P=7460KW; Ir=816A。

CT参数:匝数比n=600; Rin=1.774Ω; Uk=170V。

CT二次侧电缆参数:现场实测Rm=4.21Ω。

差动继电器(ABB-SPAE010)参数:整定范围0.4-1.2Un ;Un=50、100、200可选;Rs=6K。

计算Us:US=IKMAX(Rin+Rm)/n=10Ir(Rin+Rm)/n=10×816(1.774+4.21)/600=81.38V选取Us=82V

校验Uk:

Uk=170V ,Us在85V以下即可满足要求。

确定继电器定值:选取Un=100;整定点为0.82;实际定值为82V。

校验灵敏度:通过查CT及保护电阻器的伏安特性曲线可得在82V电压下的电流: Ie=0.03A Iu=0.006A Iprim=n(Us/Rs+mIe+Iu)=600(82/6000+2×0.03+0.006)=47.8A。

(四)高压电缆头制作

1.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2.基本工艺

包括以下内容:剥外护套、锯钢甲、剥内护绝缘层 、焊接屏蔽层接地线、铜屏蔽层处理、剥半导电、清洁主绝缘层表面、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安装分支手套、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等。

3.中间头的安装

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的(扁铜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短(565mm)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置。其主要工艺包括:钢铠接地线、安装应力管、压铜接管、缩护套管、接好屏蔽层、钢铠接地和外护套等。

(五)两台以上变压器并网供电

变压器是电力网中的重要电气设备,由于连续运行的时间长,为了使变压器安全经济运行及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运行中通常将两台或以上变压器并列运行。变压器并列运行,就是将两台或以上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并联在同一电压的母线上,二次绕组并联在另一电压的母线上运行。

变压器并列运行最理想的运行情况是:当变压器已经并列起来,但还没有带负荷时,各台变压器之间应没有循环电流;同时带上负荷后各台变压器能合理地分配负荷,即应该按照它们各自的容量比例来分担负荷。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运行情况,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必须满足下面一个条件:各台变压器的电压比(变比)应相同;各台变压器的阻抗电压应相等;各台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应相同。

(六)防雷接地装置安装

1.避雷带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镀锌圆钢,并加以调直,若采用普通圆钢,截面应加大一级,且经设计同意。避雷脚应定位合理,以转角对称布置,直线段再按1m左右等分为原则。埋设成排脚头支架时,应弹线确保其直线度,并做到所有脚头端头平齐。

2.引下线截面不得小于避雷带截面,搭接处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气孔、咬肉、夹渣等缺陷,且搭接倍数不小于6d(d为圆钢直径),镀锌层破坏处应二次防腐。支持卡应固定牢固,间距均匀。避雷带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设置补偿器。补偿器可用接地线本身弯成弧状代替。高出屋面的烟囱、透气管及铁爬梯、金属水箱等金属物体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3.按规定接地体埋深应不小于0.6m,间距不小于5m。焊接面不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焊好后,将药皮敲净,镀锌层破坏处应二次防腐。重新调直扁钢,补齐接地端子弹簧垫子,断接卡连接应用不小于M8的镀锌螺栓,在变形缝处,利用本身材料做煨弯补偿。减小接地电阻的方法:增加接地极根数;使用化学药品;换土。

三、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方法

为确保工程质量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在现场进行监督,如隐蔽、防雷接地等分项工程;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利用检查、检测手段在承包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3:1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检测。

(二)措施

1.进场材料、设备进场使用前必须在48小时报验,采取现场检验或送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检验单位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2.工序报验承包单位提前24小时报验,监理人员现场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建设单位、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经总监理工程师同意报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方可施工。

四、结语

总之,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施工前一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对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及监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刘梅英:《论土建施工工程中的电气安装技术》,《广东科技》,2008年第3期。

2. 王永红:《有关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及调试的探讨》,《广东科技》,2009年第2期。

3. 于春艳:《住宅电气安装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中国科技博览》,2008年第16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下一篇:混凝土裂缝形成主因与控制措施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