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利迭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01 01:43:10

[摘要] 目的 探讨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Ⅲ~Ⅳ级患者稳定期肺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将119例COPD稳定期Ⅲ~Ⅳ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①40例、对照组② 39例,三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观察组吸入舒利迭,对照组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照组②吸入丙酸氟替卡+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治疗8周。根据采用CAT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测定肺功能指标FEV1、FEV1 /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评价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及血气分析情况。 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COPD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较两个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及CA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舒利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重度;稳定期;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9-0066-03

COPD是一种可以预防和可以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急性加重和合并症影响患者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1]。COPD的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量、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进展、预防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急性加重是在COPD慢性炎症的基础上发生的急性炎症加重,频繁的COPD急性加重可加速疾病进展。急性加重发生更频繁,程度更严重,均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而炎症反应为COPD的发病机制之一,COPD气道炎症越严重,病理生理改变越明显,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只有控制好COPD稳定期炎症,才能有效预防急性加重[2]。新版DOLD推荐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药物治疗首选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 激动剂联合治疗;长效β2 激动剂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2]。ICS/LABA被GOLD2011推荐用于未来高风险COPD患者的一线治疗,如肺功能较差1次,或CAT评估>10分。舒利迭(沙美特罗50 μg /丙酸氟替卡松500 μg)是一种新型长效支气管舒张药物,为观察该药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本研究观察了舒利迭干粉剂对40例中重度COPD患者CAT评分、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我科门诊或病区住院治疗的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9例。Ⅲ级53例,Ⅳ级66例。按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入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①40例、对照组②39例。观察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56~77岁,平均(63.3±6.2)岁;病程7~33年,平均(10.8±9.1) 年。对照组①男26例,女14例;年龄53~80岁,平均(61.4±7.6)岁; 病程6~35年,平均(11.5±8.5)年。对照组②男27例,女12例;年龄50~81岁,平均(62.5±6.8)岁;病程5~34年,平均(10.8±9.4)年。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项参数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诊断符合2011年COPD全球倡议(GOLD),即任何患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或多痰的患者,并且有暴露于危险因素的病史,及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之后FEV1/FVC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造血系统疾病。②入选2 周前使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口服等)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者。③治疗药物如β 受体激动剂过敏史或禁忌证者。④患有肺炎、肺结核、肺癌、气胸等呼吸道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⑤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者;⑥有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三组患者均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①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浙江省天台县奥锐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3087),250 μg 吸入,2次/d。对照组②吸入丙酸氟替卡(250 μg 吸入,2次/d)+硫酸特布他林气雾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59)(0.25 mg 吸入,2次/d,)。观察组予以舒利迭(Glaxo Wellcome UK Limited,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4 0311)(沙美特罗50 μg,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吸入,每次1 喷,2次/d。三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

1.4 主要观察指标

(1) 症状评估:采用CAT中文版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量表内容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爬坡或上一层楼梯的感觉、家务活动、离家外出信心程度、睡眠和精力等8个问题;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各项目打分(0~5分),CAT总分值范围为0~40分,分级:0~10分为轻微影响,11~20分为中等影响,21~30分为严重影响,31~40分为非常严重影响;问卷均由患者本人独立完成,并当场收回。

(2)肺功能及血气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肺通气功能指标,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测定患者治疗前以及疗程结束后的肺功能,包括1 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FEVl/ 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FEV1%)百分比及PaO2、PaCO2变化。按照COPD全球创议(GOLD)进行COPD分级,根据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的肺功能检查结果分为4级:I级(轻度):FEV1占预计值%>80%,II级(中度):50%≤FEV1占预计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EV1/FVC%明显优于治疗前, 差异统计学意义(P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CAT评分比较

3 讨论

COPD急性加重是在COPD慢性炎症基础上发生的炎症急性加重,COPD急性加重导致患者运动耐量下降,生活质量恶化,肺功能的加剧下降,死亡率增高,抑郁和心梗等并发症发生率增高,而稳定期抗炎治疗能有效预防未来急性加重的风险。Donaldson对109例COPD患者为期4年的研究分析急性加重对肺功能影响结果显示:频繁的COPD急性加重加速疾病进展,频发加重可导致FEV1每年下降40.1 mL,占4.22%;而非频发加重的FEV1每年下降32.1 mL为3.59%;二者相差8.0 mL/year。舒利迭具有双效协同,具有更广泛抗炎作用;具有更强的抗局部炎症作用,舒利迭治疗显著改善炎症同时,显著减少和预防急性加重[3]。一篇系统评价结果显示ICS与LABA预防COPD急性加重作用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吸入激素使COPD急性加重减少24%,LABA使COPD急性加重减少21%。一项对中重度COPD患者为期3个月的随机双盲的研究显示,舒利迭组的CD8+,CD4+,CD45+,肥大细胞和肿瘤坏死因子细胞显著降低。舒利迭:舒利迭组与氟替卡松组相比,支气管黏膜活检标本中的CD8+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治疗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比单用FP在抗COPD肺部炎症的治疗效果上明显有效,COPD所有急性加重平均年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下降39%[4]。

COPD常见的合并症有心血管疾病和肺癌;各种合并症严重影响COPD住院和死亡率。ICS/LABA治疗可能通过抑制全身炎症降低心血管事件及肺癌发生风险,从而有效减少未来风险。一项评估舒利迭对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CRP影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舒利迭较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更有效降低CRP水平[5]。研究显示:氟替卡松可降低CRP水平;ICS治疗COPD的过程中改善了全身炎症,降低了CRP水平[6]。Ridker PM的研究发现CRP水平较高组与较低组之间比较,高CRP水平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高于低CRP水平者。Sin DD等[7]的研究显示:COPD患者合并心绞痛、呼吸道感染、骨折、白内障、心肌梗死、骨质疏松、皮损、青光眼的风险较非COPD患者明显增加,而肺功能的严重程度及合并症数目与COPD患者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一项对主动脉脉搏波速度变化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的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显示:舒利迭可改善COP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8],使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9]。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生存情况研究显示:舒利迭组与安慰剂组比较3年的全因死亡率相对危险降低17.5%,绝对危险降低2.6%,与安慰剂相比较,联合治疗使急性加重率下降了四分之一[10]。

本文结果表明,舒利迭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好于对照组患者,证实稳定期COPD患者长期吸入舒利迭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并减轻呼吸困难情况,通过对COPD患者CAT评分及其血气情况的结果发现,舒利迭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及减轻呼吸困难,提示可能会对COPD患者的远期预后有一定积极的影响。

总之,对于稳定期Ⅲ~Ⅳ级的COPD患者,舒利迭在改善肺功能、症状及其缺氧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由于本组患者应用舒利迭治疗观察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 柳涛,蔡柏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 Rennard SI,Higenbottam T. Exacerbation-free COPD:a goal too far[J].Proc Am Thorac SocM,2007,4(8):583-585.

[3] Bourbeau J,Christodoulopoulos P,Maltais F,et al. Effect of salmeterol/fluticasone propionate on airway inflammation in COPD: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Thorax,2007,62(11):938-943.

[4] Zheng JP,Yang L,Wu YM,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ation salmeterol(50 microg)/fluticasone propionate(500 microg)inhalation twice daily via accuhaler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OPD[J]. Chest,2007,132(6):1756-1763.

[5] Tang YJ,Wang K,Yuan T,et al. Salmeterol/fluticasone treatment reduces circulating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in Med J(Engl),2010, 123(13):1652-1657.

[6] Lofdahl CG,Postma DS,Pride NB,et al. Possible protection by inhaled budesonide against ischaemic cardiac events in mild COPD[J]. Eur Respir J,2007,29(6):1115-1119.

[7] Mannino DM,Thorn D,Swensen A,et al.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diabetes,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OPD[J]. Eur Respir J,2008,30(4):962-969.

[8] Dransfield MT,Cockcroft JR,Townsend RR,et al. Effect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salmeterol on arterial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COPD[J].Respir Med,2011,105(9):1322-1330.

[9] Calverley PM,Anderson JA,Celli B.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COPD:TORCH study results[J]. Thorax,2010,65(8):719-725.

[10] Calverley PM,Anderson JA,Celli B,et al. Salmeterol and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nd survival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N Engl J Med,2007,356(8):775-789.

(收稿日期:2013-07-05)

上一篇:1例产后出血并发DIC诊治的经验教训 下一篇:甲状腺结节的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病理对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