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的审美效用及其实现途径

时间:2022-07-01 09:35:47

试论音乐的审美效用及其实现途径

摘要:音乐属于审美的范畴。有着审美意义的音乐,总是诠释并演绎着人们审美情趣的变迁。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课堂实现情景教学效果最佳化,充分利用课余实现教、学相长,充分利用时空实现受众人格升华。

关键词:音乐教育 审美效用 实现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音乐属于审美的范畴。有着审美意义的音乐,在其现实性上总是表现出某种或超脱功利或随波逐流的态势,因而诠释或演绎着人类审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嬗变。但是,与此同时,不变的是其对于人性的陶冶和感化中所蕴含并闪烁着的永恒的道德的、智慧的及理性的光芒。

一、音乐的审美效用

《尚书・尧典》中记载:“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音乐可以培养人具有各种优良品质。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铸就人的道德修养。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出“乐”之于一个民族、社会及国家的建制和规限之不可或缺。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和国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荡和生产生活秩序的混乱,而“乐”借助其独特而理性的教化功能,实现对人性的感染和陶冶,进而引导并促进整个社会走向和谐。

1.从审美心理学角度而言,音乐可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程度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类的史学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映和产生情感的艺术门类”。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不同的乐调表达的情感不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感情丰富,而且波动大,这时就需要音乐发挥其功能。学生通过音乐审美,将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如此可使自身的情绪得以宣泄,最终心里达到平衡。

2.从审美能力而言,音乐可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如果没有青少年时代的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有我现在这些科学上的成就。”由此可见,音乐可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与其他表达形式不同,音乐既不同于擅长语义表达的文学,也不同于擅长视觉冲击的绘画,而是强调于听觉,由听觉吸引并调动其他感官的共同参与,从而引发美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体验。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想象力充分发挥的过程。在具体表达过程中,如低音区的长音连奏,就会使人产生“心情沉重”的感觉。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联想是人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是一种全世界普遍的心理活动的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同一首曲子会产生同样的情愫。这也正是音乐之所以被称为“世界的语言”的原因。

3.从审美效果而言,音乐可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美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愉悦性,音乐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而自2005年开始由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旨在“进一步推进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集“歌剧、芭蕾舞、交响乐、民乐、京剧、话剧和民族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其间更有力地体现了音乐系舞蹈之魂,而通过集形、神于一体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更加速了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成型,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正如一些现场观看高雅艺术演出的学生如此说道:“我一个农村来的孩子,在以前根本没有机会看到这样的表演,这次真的很幸运。”“这是我20年来第一次观看如此高品位的艺术表演,让我深刻地感觉曾经津津乐道的一些电视剧、偶像剧以及选秀活动很是庸俗。”“像我们这样的工科学校,一般没有接触人文教育的机会,所以,我们身体里缺乏艺术的血液。我们希望这样的高雅艺术能够多多来,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视觉盛宴,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因此,校园文化需要音乐提升自身品味。

二、音乐美育的实施途径

音乐对当代学生审美教育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音乐的美育作用如何才能真正得以贯彻和实施呢?

1.充分利用课堂实现情景教学效果最佳化

课堂是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应注重从教学理念、教学情感、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诸方面使学生能够通过接受音乐课程的课堂教育,改造学生的思想认识、丰富并改变其精神世界,从而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审美观乃至人生观。此处所谓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审美观、人生观的构建,必然地借助于教师所提供给学生的素材及情境的典型性和深刻性。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所创设的情境及素材必须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及吸引力,同时要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情境,是音乐教学情感化的基础和前提。”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在尽可能做一名精明的引导者,如欣赏《蓝色多瑙河》时,教师在情景创设中故意不将与作品相关联的一些背景信息揭示出来,而是在让学生听过音乐之后再提出问题,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从而达到音乐教育审美化的目的和效果。

2.充分利用时空实现受众人格升华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其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直抒胸意。以最直观、最强烈、最动人的形式,发自心灵深处,唱者动情,听者动容。借此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良好舞台,在这种自我展示中使学生的人格得以训练。著名音乐家肖邦,尽管祖国沉沦,自己流亡海外,长期过着孤独困苦的日子,但他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尤其是具有爱国主义的作品,借以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因此,作为美育的重要组织部分的音乐美育,要尽可能地以高尚的作品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受众达到“悦神悦志”的程度,既使其“精神获得满足和升华,心灵得到解放”,又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中音乐作为主要的审美媒介,它对美育是否能真正得以贯彻和实行起着关键的影响。作为音乐教育者,如果能将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力量借助各种途径真正深入学生之心,则善莫大于焉。

参考文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臧一冰.中国音乐史[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工作总结[EB/OL].

[4]陈娟,张燕.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甘肃高师学报,2008,(5).

[5]康晓蕴.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探析[J].安徽文学,2009,(7).

上一篇:对辽宁葫芦岛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下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