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22-07-01 08:42:16

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 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对山东省50余所高职院校教师和40余家企业的调查情况,从学校鼓励政策、教师企业锻炼管理情况和效果以及企业对教师实践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较全面的反映了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Abstract: The practice in enterprise on teacher from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type-teacher. Based on survey of teachers from more than 50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echnicians from more than 40 companie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encouraging policies, the management and the result of teacher to practise in enterprise, and the attitude toward teacher during practice in enterprise. Meanwhile it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on teacher in enterprise and gives some existing problems.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调查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teacher's practice in enterprise;survey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00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高校科研发展计划立项课题“山东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12WF92)。

作者简介:(1980-),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教育;刘爱林(1962-),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处长、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0 引言

到企业管理和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是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2012年7月-2013年9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规划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全省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情况的调查工作。此次调查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文献调查等方法,以2012年度和2013年度两年参加山东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各专业培训项目的学员为调查对象,他们来自全省50余所高职院校(省属高职院校19所,各地市属高职24所,民办高职8所),而且都是所在学校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收回有效问卷440份。期间,还对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的40余所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大型企业12家,中型企业21家,小型企业9家,收回有效问卷39份。

1 高职院校对教师企业实践锻炼重视程度分析

在被调查教师所在的51所高职院校中,76%的高职院校有学校层面的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或相关规定,仅有24%的高职院校不统一组织教师企业实践。

在有校级管理规定的学校中,有56%的学校对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进行补助,大部分学校补助标准为每天30-50元,个别补助标准高的学校达到每天80元。也有部分学校没有定额补助,但报销教师实践锻炼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

有32%的学校对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有强制性要求,大部分学校要求专业教师现岗位任职期间参加企业实践累计不少于3-6个月,否则影响职称评审推荐,部分学校要求3年内累计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企业实践。

从调查结果来看,山东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都非常重视,组织教师进行企业实践的积极性很高,也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鼓励政策,有的学校激励政策的力度非常大。

2 教师企业锻炼管理情况和效果分析

2.1 教师对企业实践有关政策的知情情况和态度 对于“您了解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有关文件要求吗?”这一问题的回答:“非常清楚”占79%,“听说过,不是非常了解”占16%,仅有5%的教师选择“不知道”。而对于“您是否愿意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这一问题,62%的教师选择“很想参加”,36%的教师选择“想参加但没时间”。这说明绝大部分教师对企业实践的政策和要求都非常了解。同时,教师们也有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主观愿望,对企业实践锻炼的态度比较积极。

2.2 实践锻炼参加情况和参加途径 对于“您是否参加过企业实践锻炼”这一问题,64%的被调查教师选择“参加过”。对于“您是通过何种方式到企业锻炼的?”这一问题的回答:学校或系部安排,占56%;跟随实习学生,占28%;个人需要、主动联系,占9%;通过横向课题或联合技术开发形式,占3%;其他,占4%。数据表明,超过半数的专业教师有企业实践经历,但基于学校层面考虑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主动与企业联系的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

2.3 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 关于每次进行企业实践锻炼的实际时间,89%教师选择是2-3周,也就是短期培训式的企业实践;而对于“如果可以选择,您希望每次进行企业实践的时间是多长?安排在什么时间?”这一问题,有53%的教师选择1周至1个月外,还有近47%的教师选择了一个季度或半年及以上。而且,大多数教师都希望企业实践锻炼安排在正常工作期间而非假期。对于同样的问题,被调查企业希望教师要么“在企业中进行短时间的逗留”,要么“在企业锻炼实践一年以上”。企业希望教师全职顶岗,有近半数的教师也已经意识到短期企业实践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希望能有相对较长的时间深入企业,便于进行合作和技术服务。学校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数量少等原因,现阶段还无法在正常工作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顶岗。大部分学校的企业锻炼时间安排与教师本人和企业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2.4 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的形式和预期目标 关于在企业实践锻炼的形式,91%的教师是以短期培训的形式在企业实践,选择挂职式和兼职式的教师总计不超过7%,这一结果也与教师去企业的途径和时间相吻合。

对于进行实践锻炼的目的,大多数教师选择了提高操作技能,其次是了解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再次是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选择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的最少。而被调查企业关于“希望老师以哪种方式到企业实践”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兼职进行技术合作”的企业最多,选择“半年以上挂职”的次之,选择“短期参观和培训”的最少。

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于吸纳智力资源进行技术创新的迫切希望,而这却是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所不能提供的,企业在给教师提供实践锻炼便利的同时没有得到相应的等价补偿。

2.5 企业实践期间的管理和考核情况 对于“企业锻炼期间,校企双方有培训方案吗?”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占48%;没有,占57%;无所谓,占9%。在实践单位75%左右的教师有指导师傅或是其他指定的指导人员,但认真负责的很少,还有15%左右的教师是没有指导师傅的。对于“企业锻炼结束后有考核评价吗”这一问题的回答:“有,需要填写考核记录,并有相关人员签字”,占64%;“有,不需要填写培训记录”,占17%;“没有”,占19%。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的企业实践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这对提高实践锻炼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考核形式主要是撰写实践总结、企业填写考核意见等,显得比较简单,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实践企业没有区别对待,很容易弄虚作假,缺少针对行和可比性,这也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

2.6 教师对企业实践锻炼效果的满意度 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方面,85%的人选择了“部分达到”,10%的人选择“达到”,5%的人选择“没有达到”。在是否对教学有帮助方面,67%的人选择了“有很大帮助”,24%的人选择“稍有帮助",9%的人选择“几乎没有帮助"。教师对企业实践的作用和效果的自我评价满意度较高。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初次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满意度比参加两次以上的教师高。一些多次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表示,企业实践很难深入进去,重复参加没有新的收获。企业实践锻炼时间和形式的局限性,导致实践锻炼效果往往只能停留在开阔眼界和了解情况的初级阶段。

3 企业对教师实践锻炼的态度分析

根据对40家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关于“是否愿意接收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问题,选择“欢迎”的有7家企业,18家企业选择“不愿接收,但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选择“不接收”的有15家企业。对于企业不愿意接收教师实践锻炼的原因,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需承担安全责任、无经济收益以及防止技术泄密是最主要的问题,也有一部分企业提及缺乏激励政策。

即使企业勉强接收教师进行实践锻炼,也很难保证企业认真对待。参加过企业锻炼的教师对于“实践锻炼过程中,您感觉企业对教师的态度怎样?”这一问题,选择“碍于关系不得不接收,敷衍了事”或“把实践教师当成“嘉宾”看待,有名无实,有职无岗”的总共占到66.6%,选择“让教师从事一些临时性和琐碎的工作”的占13.5%。企业不愿配合的态度无疑让实践锻炼效果大打折扣。

总体来看,省内各高职院校对教师企业实践锻炼重视程度较高,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企业实践锻炼在增强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水平,加强校企沟通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广大教师对这项活动认可度也比较高。但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学校的日常教学需要与教师和企业对实践锻炼的时间要求之间还存在矛盾;教师较弱的社会服务能力与企业的期望之间还有一点差距,教师和学校对企业实践锻炼非常热情,企业则相对冷淡。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协调,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邓人芬.高职院校教师下企业锻炼如何实现校企双赢[J]. 知识经济,2011(05).

[2]刘红委.高职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

[3]吴泽.高职院校实践型专业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上一篇:基于职场灵性视角的个体复原力研究 下一篇:装备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