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俱美表里如一

时间:2022-07-01 08:08:28

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即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多采用“节选类”,即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比如,在大赛中,笔者指定的片段教学的内容是《兰亭集序》的最后两段。因此,在实际中,只给课题(篇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虚境型只是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更多被采用。

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托于实施者新的教学理念,比如三维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对文本的准确、深入的解读,比如教学内容突破点的设计、难重点的分析等。做好这一点,才能展示教师的智慧,体现课堂的层次感,实现文本价值的提升。

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清晰地定位自身的“主导”地位,要“心中有学生”,片段教学仍需要师生的互动,不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因此,它需要设计完整的课堂环节,需要借助教师必要的的肢体语言、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有目的课堂问答,需要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把握这一点,课堂才能有声有色,张弛有度,行云流水。

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课堂教学的模拟再现,实际上就构成了对片段教学进行评价的两个最核心的维度。

2010年12月,笔者参加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了什么是“片段教学”;近来又连续参加了好几次中学组的片段教学实践和评比活动。在与老师们的接触、交流中,发现他们对片段教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那么,实际的片段教学“缺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缺少一种对文本的解读和架构能力。这是片段教学的“内核”,解决这个障碍,最要注意是创造性解读文本,寻找漂亮突破口。

接下来,呈现一个笔者认为设计较好的案例。

案例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自然段片段教学方案设计

(徐晓如2011年7月23日)

一、导入:古代记叙散文与现代记叙散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强调在写人叙事传情上的要求)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举朱自清的《背影》为例,由朱自清引入鲁迅作品简介,如《自嘲》《野草》《朝花夕拾》等)

二、解题:结合注释①介绍写作背景及刘和珍,突出遇害年纪以渲染悲痛心情。(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沉重、迟缓的感觉来。

三、内容研讨:

1.开头为何从追悼会写起,且把时间写得那么具体?

明确:渲染一种肃穆的气氛,且表明对于刘和珍事迹的熟悉程度及遇害的哀痛,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慨。这一刻对所有国人来说,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念。

2.如何理解“我”的“徘徊”这一举动?

明确:见出人物犹豫矛盾的心理,想进去凭吊又唯恐进去之后不能自已。这个词很好地折射出当时“我”抑郁的心境来。

3.怎样理解“我”在程君的质问之后的回答“没有”?

明确:“没有”不是说不想写,只能说明当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之中,头脑一片空白,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如何述诸笔端,因为这只能是在“痛定之后”才能冷静思考的问题。

4.从程君的正告中,我们可以初步得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文章都是进步书籍,而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足以表明这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这一点在下一段的“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也能得到印证。

5.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却无辜惨死于枪弹之中,着实令人义愤填膺。作者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四、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形散神不散

写人叙事传情

刘和珍生前爱看先生的文章哀悼

大赛时,片段教学的内容正好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最后两段。我们知道,这两段在文中,从表现手法来说,由前面的叙事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从结构来说,是表达作者观点的主旨段。这样,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上,而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正好是难点所在。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就想到如果在此设计一个环节,既体现学生质疑、争辩的过程,又体现教师的深入解读,那么这15分钟的片段就不会流于单调、肤浅和平缓。

为此,在最后6-7分钟的时间里,笔者利用课后思考题设计了这个问题:王義之的悲叹,是乐极生悲的消沉,还是苍凉慨叹中的旷达,你怎样看?

赛后,有幸得到评委的点评,他们都非常欣赏这个环节,认为这就是笔者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这种尝试的成功,也坚定了笔者对文本解读的信心,那就是:只有深入解读文本,你在片段教学中,才能显得大气,显得丰富。

片段教学只有10—15分钟,选择一个漂亮的“突破口”,可以为你的教学过程起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看初中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最后两段的片段教学(节选)。

案例三:《我的母亲》胡适

问:我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答:——“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慈母和严父(板书)

问:这些性格表现在哪里?

答:气量大,性子好。(板书)

问:从哪里看出来?

答: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转述)(以上为前面段落的内容,这样做可以做到“过渡”自然,是可以的!)

问:还有什么吗?

答:哦,对,还有“刚气”(板书),很好!从哪里看出来?

答: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问: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在讲什么呢?

答:对,它讲了母亲对我的影响。那么,大家觉得那些词用得好?

提问同学一,后评述:“就”用得好,说明“我”很小就离开你母亲,它写出“我”对母亲的思念。(要点板书)

提问同学二,后评述:“混”用得好,很含蓄,写出“我”性格的平和。(要点板书)

提问同学三,后评述:三个“如果”,“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从反面来写母亲对我人生、品格的影响。(要点板书)

总结: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选择一些关键词语,写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可以说正是这些品质影响了作者,才有了后来胡适一生的谦卑和温文尔雅。

评价:这是按部就班逐段逐句的“串讲法”,虽然把握住记叙文(原文为胡适自传的节选)写人的基本方法,对关键词语的分析也到位,但内容显得零散,杂乱,肤浅,没有一条主线,没有一个讲课的“灵魂”。究其原因,是不懂何谓“整体把握全文”的实质,不懂如何选择、创造文章的切入口。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通过“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寻找漂亮的“突破口”。

还是以此例来说,最后两段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按照散文常用的“逐章显志”的写法,再联系《背影》的写法,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判断这两部分在文本中是属于“感谢母亲,总结全文”的作用。这样,我们的“突破口”可以从这两个段落在文章的作用入手,以这样的问题“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进入文本。其中,第一问,母亲对“我”的影响,就涉及“知识目标之一: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第二问,就接解决“价值目标之一: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这样,内容才有层次感,分析才有逻辑性。

刚才说的解读思路,即从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和作用入手。除此,笔者再提供几种解读思路,供大家参考:

1.主题的深化上。比如,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的惨无人道和留给作者的创伤,以及作者的忏悔。联系到巴金老人的经历、思想以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本文的主题不能不谓深刻。其深刻性可以表现为:①认识的价值——人性被扭曲的现状;②自我反省的价值——联系《随想录》,体现自我拷问与警醒;③对当代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拷问——当代红卫兵三十年后的忏悔;呼吁纪念馆和现代文学博物馆的建立(后者已经实现)。以此挖掘,片段教学就有了深刻性。

2.文章特色。比如,《故都的秋》这类文辞兼美文章的设计,可以从:①读的角度。在层层的读中实现对“美”的体悟、对生活的思考,例如对牵牛花的品读;②感受美的角度,从几幅画的意境欣赏入手。

3.文章的体式。比如,《项链》是一篇小说,结尾关于马蒂尔德,作者写道“她过了十年含辛茹苦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此入手,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值不值得?”,进而自然进入对情节的梳理。

同样,《故都的秋》也可从“文体”入手,“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这样,我们从“情”入手,从题目“故都”的怀旧情怀,甚至颓废色彩入手,解读文本所传达的特有的——“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

4.从他人的评价入手。比如,《孔雀东南飞》在梳理完文章字词之后,联系到他人的对“美”的毁灭评价,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问:本文“美”体现在哪里?

分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如下归纳:刘兰芝的“美”是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其中“内在美”体现在“孝(对长辈)和敬(夫妻间)”;焦仲卿“内在美”,表现在“孝(对长辈)和敬(对爱情的忠贞)”。同时渗透文体解决,即穿插古汉语字词的学习,比如“作息”,并巧妙拓展全文关键字词的学习,以“相似用法的字词还有哪些?”的设问,引出其余关键词句,如“见、相”。

进入高潮:最后进行主题探究。我们仍然可以这么问:“美”的毁灭体现在哪里?被谁毁灭?价值何在?借此联系到古希腊和鲁迅对悲剧的“高贵性”的定义和理解上,以达成文本的升华。

5.从文本矛盾入手。如案例二高中《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反复提及“早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但又一再强调“我无话可说”,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情感上的矛盾入手,通过对作者一方面突出刘和珍等青年的爱国行为,一方面揭露反动当局和所谓文人的凶残的分析,把握主旨。

再如孙绍振老师在分析《荷塘月色》中提到的矛盾处:《荷塘月色》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平时不值得写,而今天就值得写?为什么对蝉声和蛙声充耳不闻,却想到“风流的季节”?抓住这写矛盾就有利于分析文章了。

一个原则,成功定位文本的解读和课外的拓展两者的关系,将是你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出位的片段教学,还需要一件漂亮的“霓裳”,笔者称它“课堂的框架”。前面说文本解读是“内核”,那么这是“表象”,两者结合,表里如一,才能摇曳生姿。

可见,片段教学的实施者只有对文本内容和课堂的框架充分地进行“运筹帷幄”,片段教学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文质俱美,表里如一”,才能体现课堂的“真实与有效”。

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片段教学作为近年来在赛课、评选中常用的评价手段,肯定还会有对它的再认识,新评价,但笔者认为不管怎样,就像孔子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标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样,片段教学只有遵循“内外兼修,文质俱美”,才能在刹那间夺人眼神,动人心魄。

(责任编辑:石修银)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即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教师进行教学,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时间大致限定在十来分钟。

从教学内容看,片段教学多采用“节选类”,即从教材中选取某些片段进行教学,教者根据节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比如,在大赛中,笔者指定的片段教学的内容是《兰亭集序》的最后两段。因此,在实际中,只给课题(篇目)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从教学场景看,片段教学可分为实境与虚境两种类型;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虚境型只是面对评委或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进行模拟教学,不为时空所限,操作方便,更多被采用。

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托于实施者新的教学理念,比如三维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对文本的准确、深入的解读,比如教学内容突破点的设计、难重点的分析等。做好这一点,才能展示教师的智慧,体现课堂的层次感,实现文本价值的提升。

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清晰地定位自身的“主导”地位,要“心中有学生”,片段教学仍需要师生的互动,不能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因此,它需要设计完整的课堂环节,需要借助教师必要的的肢体语言、课堂教学语言,需要有目的课堂问答,需要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把握这一点,课堂才能有声有色,张弛有度,行云流水。

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课堂教学的模拟再现,实际上就构成了对片段教学进行评价的两个最核心的维度。

2010年12月,笔者参加了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次接触并了解了什么是“片段教学”;近来又连续参加了好几次中学组的片段教学实践和评比活动。在与老师们的接触、交流中,发现他们对片段教学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那么,实际的片段教学“缺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缺少一种对文本的解读和架构能力。这是片段教学的“内核”,解决这个障碍,最要注意是创造性解读文本,寻找漂亮突破口。

接下来,呈现一个笔者认为设计较好的案例。

案例一:《记念刘和珍君》第一自然段片段教学方案设计

(徐晓如2011年7月23日)

一、导入:古代记叙散文与现代记叙散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强调在写人叙事传情上的要求)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举朱自清的《背影》为例,由朱自清引入鲁迅作品简介,如《自嘲》《野草》《朝花夕拾》等)

二、解题:结合注释①介绍写作背景及刘和珍,突出遇害年纪以渲染悲痛心情。(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沉重、迟缓的感觉来。

三、内容研讨:

1.开头为何从追悼会写起,且把时间写得那么具体?

明确:渲染一种肃穆的气氛,且表明对于刘和珍事迹的熟悉程度及遇害的哀痛,对段祺瑞执政府的愤慨。这一刻对所有国人来说,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念。

2.如何理解“我”的“徘徊”这一举动?

明确:见出人物犹豫矛盾的心理,想进去凭吊又唯恐进去之后不能自已。这个词很好地折射出当时“我”抑郁的心境来。

3.怎样理解“我”在程君的质问之后的回答“没有”?

明确:“没有”不是说不想写,只能说明当时还沉浸在巨大的悲哀之中,头脑一片空白,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如何述诸笔端,因为这只能是在“痛定之后”才能冷静思考的问题。

4.从程君的正告中,我们可以初步得知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鲁迅的文章都是进步书籍,而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足以表明这是一个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这一点在下一段的“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也能得到印证。

5.小结:就是这样一个追求进步的爱国青年却无辜惨死于枪弹之中,着实令人义愤填膺。作者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四、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形散神不散

写人叙事传情

刘和珍生前爱看先生的文章哀悼

大赛时,片段教学的内容正好是王羲之《兰亭集序》最后两段。我们知道,这两段在文中,从表现手法来说,由前面的叙事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从结构来说,是表达作者观点的主旨段。这样,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作者的生死观上,而这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正好是难点所在。基于这些考虑,笔者就想到如果在此设计一个环节,既体现学生质疑、争辩的过程,又体现教师的深入解读,那么这15分钟的片段就不会流于单调、肤浅和平缓。

为此,在最后6-7分钟的时间里,笔者利用课后思考题设计了这个问题:王義之的悲叹,是乐极生悲的消沉,还是苍凉慨叹中的旷达,你怎样看?

赛后,有幸得到评委的点评,他们都非常欣赏这个环节,认为这就是笔者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这种尝试的成功,也坚定了笔者对文本解读的信心,那就是:只有深入解读文本,你在片段教学中,才能显得大气,显得丰富。

片段教学只有10—15分钟,选择一个漂亮的“突破口”,可以为你的教学过程起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看看初中课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最后两段的片段教学(节选)。

案例三:《我的母亲》胡适

问:我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答:——“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慈母和严父(板书)

问:这些性格表现在哪里?

答:气量大,性子好。(板书)

问:从哪里看出来?

答: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转述)(以上为前面段落的内容,这样做可以做到“过渡”自然,是可以的!)

问:还有什么吗?

答:哦,对,还有“刚气”(板书),很好!从哪里看出来?

答: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问:接下来,我们再来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在讲什么呢?

答:对,它讲了母亲对我的影响。那么,大家觉得那些词用得好?

提问同学一,后评述:“就”用得好,说明“我”很小就离开你母亲,它写出“我”对母亲的思念。(要点板书)

提问同学二,后评述:“混”用得好,很含蓄,写出“我”性格的平和。(要点板书)

提问同学三,后评述:三个“如果”,“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从反面来写母亲对我人生、品格的影响。(要点板书)

总结: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选择一些关键词语,写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可以说正是这些品质影响了作者,才有了后来胡适一生的谦卑和温文尔雅。

评价:这是按部就班逐段逐句的“串讲法”,虽然把握住记叙文(原文为胡适自传的节选)写人的基本方法,对关键词语的分析也到位,但内容显得零散,杂乱,肤浅,没有一条主线,没有一个讲课的“灵魂”。究其原因,是不懂何谓“整体把握全文”的实质,不懂如何选择、创造文章的切入口。

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通过“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寻找漂亮的“突破口”。

还是以此例来说,最后两段是文章的结束部分,按照散文常用的“逐章显志”的写法,再联系《背影》的写法,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判断这两部分在文本中是属于“感谢母亲,总结全文”的作用。这样,我们的“突破口”可以从这两个段落在文章的作用入手,以这样的问题“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进入文本。其中,第一问,母亲对“我”的影响,就涉及“知识目标之一: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第二问,就接解决“价值目标之一: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这样,内容才有层次感,分析才有逻辑性。

刚才说的解读思路,即从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和作用入手。除此,笔者再提供几种解读思路,供大家参考:

1.主题的深化上。比如,巴金的散文《小狗包弟》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的惨无人道和留给作者的创伤,以及作者的忏悔。联系到巴金老人的经历、思想以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地位,本文的主题不能不谓深刻。其深刻性可以表现为:①认识的价值——人性被扭曲的现状;②自我反省的价值——联系《随想录》,体现自我拷问与警醒;③对当代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拷问——当代红卫兵三十年后的忏悔;呼吁纪念馆和现代文学博物馆的建立(后者已经实现)。以此挖掘,片段教学就有了深刻性。

2.文章特色。比如,《故都的秋》这类文辞兼美文章的设计,可以从:①读的角度。在层层的读中实现对“美”的体悟、对生活的思考,例如对牵牛花的品读;②感受美的角度,从几幅画的意境欣赏入手。

3.文章的体式。比如,《项链》是一篇小说,结尾关于马蒂尔德,作者写道“她过了十年含辛茹苦的生活”。我们可以从此入手,引导学生发问“为什么?值不值得?”,进而自然进入对情节的梳理。

同样,《故都的秋》也可从“文体”入手,“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的感情,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感情。”这样,我们从“情”入手,从题目“故都”的怀旧情怀,甚至颓废色彩入手,解读文本所传达的特有的——“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一种高雅的境界”。

4.从他人的评价入手。比如,《孔雀东南飞》在梳理完文章字词之后,联系到他人的对“美”的毁灭评价,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问:本文“美”体现在哪里?

分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如下归纳:刘兰芝的“美”是一种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其中“内在美”体现在“孝(对长辈)和敬(夫妻间)”;焦仲卿“内在美”,表现在“孝(对长辈)和敬(对爱情的忠贞)”。同时渗透文体解决,即穿插古汉语字词的学习,比如“作息”,并巧妙拓展全文关键字词的学习,以“相似用法的字词还有哪些?”的设问,引出其余关键词句,如“见、相”。

进入高潮:最后进行主题探究。我们仍然可以这么问:“美”的毁灭体现在哪里?被谁毁灭?价值何在?借此联系到古希腊和鲁迅对悲剧的“高贵性”的定义和理解上,以达成文本的升华。

5.从文本矛盾入手。如案例二高中《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反复提及“早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但又一再强调“我无话可说”,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情感上的矛盾入手,通过对作者一方面突出刘和珍等青年的爱国行为,一方面揭露反动当局和所谓文人的凶残的分析,把握主旨。

再如孙绍振老师在分析《荷塘月色》中提到的矛盾处:《荷塘月色》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平时不值得写,而今天就值得写?为什么对蝉声和蛙声充耳不闻,却想到“风流的季节”?抓住这写矛盾就有利于分析文章了。

一个原则,成功定位文本的解读和课外的拓展两者的关系,将是你与众不同之处。

其次,出位的片段教学,还需要一件漂亮的“霓裳”,笔者称它“课堂的框架”。前面说文本解读是“内核”,那么这是“表象”,两者结合,表里如一,才能摇曳生姿。

可见,片段教学的实施者只有对文本内容和课堂的框架充分地进行“运筹帷幄”,片段教学才能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达到“文质俱美,表里如一”,才能体现课堂的“真实与有效”。

人类的行为是一个不断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片段教学作为近年来在赛课、评选中常用的评价手段,肯定还会有对它的再认识,新评价,但笔者认为不管怎样,就像孔子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标准“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样,片段教学只有遵循“内外兼修,文质俱美”,才能在刹那间夺人眼神,动人心魄。

上一篇:高中议论文抽象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重视跨文化意识培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