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器材高效使用之我见

时间:2022-07-01 07:35:40

小学体育器材高效使用之我见

【摘要】学校体育器材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尺度,体育教师要高效地使用体育器材,避免体育器材的闲置和浪费,可以从体育课堂和学生课余活动时间入手,将体育器材使用与开放起来,让学生掌握器材使用的主动权,从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器材;高效;使用;课余;开放;自主

Primary school sports equipment and efficient use of I

Liu Ling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equipment level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school sports work,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use sports equipment efficiently, avoid sports equipment idle and waste, can from the sports classroom and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time, sports equipment to use and open up, let the student to gain the initiative in equipment use, thus rich campus culture life,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Key words】Sports equipment; High efficiency; Use; After school. Open; independent

学校体育器材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基本前堤条件和物质基础,在校园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学校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

而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设置体育器材管理员,学校体育教师既是使用者又是管理者,以至于器材管理非常混乱;加之“无风险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盛行,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均怕出伤害事故,怕添麻烦,怕惹官司。因此,教学时对那些技术有难度、危险性大、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器械干脆就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而学生除了在体育课堂里可以使用一部分体育器材外,平时只能望“器材”而观止,出现了一些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活动,如何去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现象。

种种现象都导致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器材被搁置在一旁,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对这些器材进行全方位的重新开发,就有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合理使用体育器材,既是对有限资源的再次使用,也是节约体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那么,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如何将体育器材高效率地使用起来呢?

首先,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不折不扣地使用体育器材。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多样性要求我们借助体育器材来完成动作技能、技术的教学任务;如果体育教师怕麻烦、怕使用体育器材,教学目标一定无法保质保量地实现。所以,体育教师要敢于使用体育器材,对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器材,应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合理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后再使用器材。如在“山羊分腿腾越”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学习跳背动作,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推手分腿腾越”等技术动作后,再结合“山羊”器材进行练习;练习时教师再给予有效地保护和帮助,相信一定能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其次,课余时间将体育器材的使用权交给学生。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课间活动时间又是学生活动频繁、集中的时间段,时间虽然不长,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相对其他时段要明显偏多。更令人忧虑的是,不长的课间,整个校园几乎处于一种无序运转的状态,是校园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如果能将学校的体育器材运用在学生的课间活动中,既能避免器材的资源浪费,又可以使学生知道自己在课间活动时“能做些什么,能玩些什么”,应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所以,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尝试将体育器材的使用权交给学生,我们将这个尝试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们将篮球、长绳、小垫子等不易损坏的器材放在器材室门口,允许学生自由使用。结合少先队“四项竞赛”检查,要求学生“谁使用谁管理”“哪里拿放哪里”。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与实践,虽有少量器材因使用不当出现损坏,但校园内那种无序的状态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生在课余活动时,不再无所事是,也不再盲目地追逐打闹,或三五成群打打篮球,或一起跳跳长绳,校园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第二阶段,我们将羽毛球、乒乓球、毽子、排球等体育器材也对学生进行了开放。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谁使用谁保护”,并安排五六年级的学生轮流进行器材使用的管理,对自然消耗、自然破损的体育器材进行登记,对使用不当、或人为破坏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经过了又一个学期的尝试,除了学生在活动时场地交叉干扰现象较为突出,课余活动时,校园内朝气蓬勃的氛围已初具雏形。

第三阶段,我们将标枪、铅球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宜学生自主使用的体育器材进行单独储藏,打开了体育器材室的大门,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进出器材室,将体育器材的使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结合第二阶段出现的场地交叉干扰现象,对各类体育器材的使用场地进行了划分,尽可能避免相互间的影响,努力让学生玩得开心,玩得尽兴。

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尝试,我们将体育器材放在了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允许学生自主使用,使用完毕后放回原处,并自觉维护体育器材。这样的做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间和谐关系的形成,使学生在玩中找到了朋友,在玩中形成了兴趣爱好,在玩中提高了身体素质。从2012年和2013年两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比较上看,2013年全校学生的合格率由2012年的95.7%提高到了98.8%,优秀率也上升了2%,因此,将体育器材的使用权交给学生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也是正确的。

总之, 体育器材课内敢使用,课余敢开放,是我们体育教师将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最优化的有效举措,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学校生活,也避免了器材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对学生、对学校,甚至对社会都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上一篇:“大通关”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发展空港经济的动... 下一篇:农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之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