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怎样提高参与意识

时间:2022-07-01 07:17:10

政治课怎样提高参与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

长期以来,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政治课看作是枯燥无味的代名词,政治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的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二、及时与学生沟通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自己所授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经常修正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状况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面对同样的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为什么别人能教好,而自己却教不好?为什么别人上课学生愿意听,而且学生的成绩能不断提高,而自己上课不但学生成绩没有提高,而且课堂上有些学生还要捣蛋,课堂秩序乱七八糟?这怨谁?只能怨自己。我们平时经常讲要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他们,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打成一片,继而在教学方法上再加以改进,教学质量自然而然会提高。

三、用教学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课是具有情感性、抽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教师要善于将政治教学中的教育性和科学性,用艺术化的形式诉诸学生,使之入心入脑。具体来讲:

1.开讲艺术萌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堂好课的开头如同一出好戏的序幕。开讲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起“探究反射”。

2.以点拨释疑的方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导入后,只有通过点拨释疑,才能使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变“苦”为“乐”,增强知识的吸引力,使学生想学、乐学、勤学。点拨的方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①借势诱导,引向深入。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一般能答出一二,且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这时,教师应在肯定学生认识方向的基础上顺势点拨,诱导其认识走向深入和系统。②夸谬正误,转变认识。当学生对一个问题发生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使学生信服,且易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如采用夸谬法,由学生认识导出明显错误的结论,学生就会幡然醒悟,转而寻找正确认识。③搭阶造梯,指点迷津。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

3.巧设练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识结构的过程。有效的练习可以促进它的完成。课堂练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新知识的简单重复和反馈,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用练习设计的艺术粘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找到“用武之地”。政治课教学常用的练习设计方法主要有:①角色模拟法。是指联系课中的有关知识结合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新情境,让学生模拟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练习方法。②知识竞赛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或抢答或必答。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结合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③登台演讲法。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好问题,学生毛遂自荐,也可由教师指定在讲台上解答的方法。这种方法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

四、坚持联系实际

学生并不是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而是纯粹的政治理论容易使学生厌倦,政治教学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选取材料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典型性、时代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吸引起无意注意,促使其去思考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前不久,印度洋发生海啸,伤亡惨重,我在上课时刚把这个新闻抛出,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我紧跟着提出“这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的问题,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中

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从而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味,它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六、认真做自我总结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经过总结与梳理会让人聪明起来。所谓涓涓细水汇大海,大海固然浩瀚,但如无涓涓细水,大海也会干涸。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地实践,使自己对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淳辉高中)

上一篇: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下一篇:从地理视角浅谈荥阳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