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01 05:48:57

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研究

摘要:

网络隐私权作为传统隐私权在网络世界的延伸,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将从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和特点入手来介绍网络隐私权侵权,并分析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形成原因、构成要件、法律责任以及处理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面临的几个问题,从而提出预防和解决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办法。

关键词:网络隐私权;侵权;构成要件;法律责任;解决方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互联网的出现有利有弊,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滋生各种侵权行为,特别是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原有的保护屏障。因此,我们这里着重讲述的是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

一、网络隐私权及其保护

网络隐私权,就是公民在网络领域中的隐私权。任何公民不得侵犯、知悉、复制和传播他人在网络中的隐私。然而,我国在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上,并没有作出明确详尽的规定。这所带来的结果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实际效力减少,隐私权寻求法律保障的实际可诉性、可操作性降低,不利于受害者请求司法救济。[1]目前,我国法院审理隐私权侵权案件仅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民法通则规定的个别条款以及人格权的基本原则,新近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虽然对网络侵权行为作出界定,但仍显简单,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具体案件。

二、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的分析

(一)出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原因

首先,信息时代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出现网络隐私权侵权现象的前提。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处理工作事务、寻找娱乐,但也将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和个人隐私曝光。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为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带来可趁之机,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商业秘密安全问题以及著作权保护问题都应运而生。因此,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也是时展的产物。

其次,公民的法制意识淡薄。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那种崇尚公法而轻视私法的“公法文化”长期植根在人民的思想中,致使许多人缺乏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与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意识等。[2]在网络生活中,很多网民对他人的隐私进行了解后,不计后果地随意进行宣扬和传播,这种行为不仅直接侵犯他人的隐私权,给被害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污染良好的网络氛围,败坏社会风气。

最后,我国的法制体系不健全。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得不到明确化和独立化的保护,法院无法使用明确的法律条文解决案件,各地法院只得寻找各自的方法,案件的解决难以使人满意。立法的不完善、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放心大胆的侵犯别人的隐私权,侵犯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也就成为相对容易的事情。

(二)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要分析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就必须首先了解其构成要件。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违反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侵犯网络用户的合法权益,是其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条件。[3]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网络宣扬、公开或转让他人隐私的行为,二是未经授权收集、截获、复制、修改、传播他人信息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造成了损害结果。传统隐私权侵权造成的损害结果有财产损失、精神损害,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损害事实也不外如是。精神损害是人格权被侵害的最主要的一个损害结果,所以当隐私权受到侵害,精神上遭受痛苦是必不可免的。而一旦被害人精神受损,势必会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从而产生一系列直接或间接财产损失。

再次,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就是一种行为必然引起的一种结果,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只要损害结果是行为人的侵权行为引起的,就被定义为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该当然的为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最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这是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在实施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过程中必须具有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对于主观要件学界一般认为有三种观点:过错责任说、无过错责任说和过错推定责任说。过错责任,指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是其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的前提,行为人主观无过错则应免除其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不论行为人主观是否有过错,只要其行为与损害结果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所谓过错推定,是指侵权人如不能举证证明自己在实施侵权行为是主观上不存在过错,则应承担民事责任。

(三) 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这是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最主要的惩罚方式。有以下几种责任形式:首先,停止侵害,当侵权行为人实施的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的行为仍然处于继续状态时,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法院责令行为人停止侵害行为。其次,赔偿损失,上文提到网络隐私权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有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那么对财产造成损失的,应按照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而给受害人造成精神痛苦的,应当依据法律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赔偿的金额。再次,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即侵犯他人网络隐私权给公民带来不良社会影响或者导致他人对受害人的评价降低的,应当消除影响或使受害人的人格利益恢复至未受侵害前的状态。最后,赔礼道歉,指侵权行为人通过向受害人承认错误、表达歉意、请求原谅的方式以弥补受害人。

2. 刑事责任

当侵权行为严重侵犯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时,可以通过刑法加以规范。比较典型的是,《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以盗窃、威胁、利诱、披露、擅自使用等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即侵犯商业秘密罪。商业秘密是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因此也属隐私,规定这条罪名可以为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提供审理依据。

3. 行政责任

对于侵犯公民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没有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也可以给予警告、罚款,可对企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

(四)审理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面临的难题

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题,这也是迫切需要立法进行解决之所在。

首先,被告资格的认定问题。

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人们在网上注册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实的,侵权主体的身份是很难确定的。即使是真实的身份证明,如果某人的身份被他人盗用并实施侵权行为,侵权主体的身份也很难认定。概括一下,被告主张其主体不适格的原因包括:一是未(真实)署名的被告资格确认问题;二是否认其系实际操作者的问题。[4]因此,有学者主张,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应当采取高效明确的手段来确认侵权主体的身份,先采用IP地址,有明确证据证明非侵权主体本人时,再寻找实际操作者。但是笔者认为这样通过的方法寻找费时费力,也有被害人索性将所有可能侵犯其网络隐私权的人都列为共同被告,这样不利于及时高效的解决案件。

其次,证据的采集和证明力问题。

在处理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过程中,证据的采集和证据证明力的认定也是一个难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任何人只要具有娴熟的网络技术就可以将很多证据予以篡改和造假。这就使得本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信息会被删除和修改,从而失去其原始的证明力。在认定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案件中,必须有确凿的事实证据,有学者也主张可以采取见证人的方式或者由被害人事先将证据保存下来备用,但是在隐私权被侵害前人们并不能事先预料,因此这一方式只是理想的状态。

再次,管辖法院的确定问题。

我们知道,侵权行为一般都有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侵权行为实施地是实施侵权行为的地点,侵权结果发生地是损害结果发生的地点。因此,在管辖法院的确定上,就有行为实施地法院和结果发生地法院两个选择,这就涉及到是否需要选择管辖的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案件一般遵循“原告就被告”的原则,由于前面论述到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被告的资格难以认定,“原告就被告”原则就难以适用,确定管辖法院又是难上加难。有部分学者认为,适用原告住所地管辖有较大的合理性,在此笔者表示赞同。

最后,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赔偿问题。

由于网络隐私权侵权也是近年来新出现的违法行为,此类案例虽然层出不穷,对于案件的赔偿问题却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司法实践中,处理隐私权纠纷的赔偿问题的主要依据就是新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这未免太单一,各地发生的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又各有其特点,使得这类纠纷赔偿问题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各地的法院也只能按照本地的标准来判决,全国没有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部分法官自行裁定精神赔偿标准,这使得判决偏离公正。另外,在实践中,对于被害人提出的经济损失赔偿的要求,法院也很难核定其主张的合理性,只能根据感觉模糊地判决一个数额。

三、关于网络隐私权侵权问题的解决

对于前文提到的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中面临的难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

(一)实行网络实名制。正是由于目前网络实名制未全面推行,侵权人才能够对信息不全进行否认,也可以存在他人盗用或冒用其名义进行侵权为理由进行抗辩。网络实名制能够让网络世界从虚拟变得真实,让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不再是解决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的阻碍。使用网络实名制,也能够准确的认定侵权行为人的住所地,从而更好的认定被告的资格。

我们还要注意被告中一个重要角色――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侵权责任的始作俑者往往难以及时确定,传播者数量最大,正所谓“法不责众”,个体数量众多、赔偿能力不足,因此预防侵权的关键点就是网络服务提供商。[5]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服务,同时产生了注意义务。对于公民在网上的隐私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合理的提醒其注意隐私安全,对于不法分子侵害他人隐私,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制止,并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损失的再扩大。

(二)完善电子证据的举证质证规则。既然被侵权的当事人不能事先做好未雨绸缪,那么就需要靠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制定司法解释来完善电子证据的举证质证规则,将电子证据的类型、如何举证质证以及各种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都作出详细规定,将网上的证据通过勘验和公证的方式进行固定,并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完善。同时,笔者也希望加强网络监控,尝试研发出一种电子证据的保全系统,从而有效预防侵权案件的发生。网络监管机关也要加大对网上信息的审查和监督力度,能够做到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和控制既成危害的扩大。

(三)适用“被告就原告”的管辖原则。如前所述,处理网络侵权案件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已经出现太多的漏洞,“原告就被告”的管辖原则已经不再适合此类案件,此时就需要采用“被告就原告”的原则。如此,一旦发生网络隐私权侵权案件,不再采用被告的住所地管辖,也不用考虑选择管辖的问题,更不用担心被告的住所地无法确定。

(四)制定统一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与一般的人格权侵权案件一样,网络隐私权侵权会给被害人带来精神上的创伤,而对于那些心智比较脆弱的人来说,精神打击往往是致命的,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司法机关应当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各地法院在处理案件时可以按照这个规则并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合适的赔偿数额。如此判决的结果也不至于显失偏颇,从而更好的体现法律的公正严明,树立法律的权威。

然而,从宏观上说,国家还要加快完善立法,将公民的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同时加快完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立法,力求全面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网络隐私权侵权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相应的刑事责任都予以明确的规定。国家在立法的同时要注意表达自由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隐私权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同时确保宪法赋予公民的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免受不合法的限制。[6]因此,我们在完善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的同时,要尊重公民合法的表达权,这就需要我们坚持适度原则。

另外,公民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和个人隐私。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侵犯他人的隐私,这是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要加强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权利意识,使得每个人都健康上网,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网络行业的自律,将网络的制约与监督机制由单维度监督向多维度监督转变,由封闭监督向透明监督转变,由单一监督主体向多元监督主体转变。

[参考文献]

[1]张雨林. 法律图书馆论文资料库[DB/OL]. http:///lw/lw_view.asp?no=4437,2004-12-16

[2]朱玉梅. 网络隐私权侵权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N]. 法制与社会,2008.10

[3]肖培源. 从人肉搜索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N]. 法制天地, 2011.04

[4]孙晓琳. 一般网络侵权案件审理方法研究[N]. 科技与法律, 2012(3)

[5]吴春岐. “艳照门”后的网络之殇――网络隐私权侵权[N]. 信息网络安全. 2008.04

[6]胡兴黎 罗珊. 论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保护―以“人肉搜索”第一案为视角[N]. 法制与经济,2011.01(264)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东区人民法院,浙江 宁波 315040 )

上一篇:东盟国家间的贸易政策演变及趋势 下一篇:顾客导向理论视角下的乡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