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康复疗法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轻度脑性瘫痪效果观察

时间:2022-07-01 03:08:30

医院康复疗法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轻度脑性瘫痪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377-01

【摘要】目的:探讨轻度脑性瘫痪采用医院康复疗法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轻度脑性瘫痪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疗法,观察组(n=30)采用医院康复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对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17/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医院康复疗法;家庭早期教育;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儿童包括医疗、教育、职业及社会等各方面的康复,其中医院康复治疗和家庭早期教育是其中的关键环节[1]。本次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轻度脑性瘫痪的患儿60例,对其中30例采用医院康复结合家庭早期教育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10个月-8岁。其中12例为不随意运动型,43例为痉挛型,5例为肌张力低下型。均符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2004年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行1-2个月的医院康复治疗,后改为医生指导下的家庭早期教育。随机分为2组,对比2组患儿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医院康复疗法内容 医疗康复是指患儿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和临床诊疗,使其潜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对损伤的功能起到补偿和改善的作用,使患儿的生活治疗能力提高,包括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引导式教育、言语治疗、个科手术、矫形器的应用和中药治疗等。具体行康复运动疗法2次/d,45min/次,主要采用Bobath法,患儿不能翻身爬行的加用vojita法,肌张力增高时可加用上田法,并均与低频电疗法进行配合,头皮针在治疗时起辅助作用。康复训练期间应依据患者自身情况的不同,定期采用相应的评估量表行效果评估,其内容主要为肌张力评估、智商评估、体格发育评估、肌力评定、平衡功能评定、运动发育评定等综合功能评定等。

1.2.2 家庭早期康复教育 医师需对家长行康复教育的指导:就婴幼儿在怀孕、分娩到出生后一段时间就情况需做详细介绍,家长需正确对待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发现有姿势异常、发育迟缓应及时确诊。对已确诊的脑瘫患儿,家长需积极配合治疗,如进食困难,可行口唇协调运动,并行语言功能训练,使口唇、咽和舌的功能不断得到改善,达到顺利进食的效果,可利用患儿在进餐后,舌头、下腭的运动,鼓励其发声,训练说话能力。对于患儿头部及躯干控制能力较差,坐位平衡差,可加强头部支撑的训练,采用蛙式竖抱,尽量使其身体维持平衡。双下肢呈交叉状的患儿可行矫正内收肌紧张的训练。

1.3 效果评定 患儿智力水平评定采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根据标准化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智力发育指数(MDI)在0-150之间,低下为130。治疗前后每一例患儿均进行智力水平评定,将治疗效果分为以下3个级别。显效:原智能障碍显著提高,患儿的MDI值提高≥15分;有效:原智能障碍有所提高,患儿MDI值提高5~14分;无效:原智能障碍无改善,患儿MDI值提高小于5分。以显效率加上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17/3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观察组(n=30)9 18 3

对照组(n=30) 4 13 13

2.2 脑性瘫痪患儿总进步速度为0.73,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A、B、C、D、E区的进步速度分别为0.86、.63、0.78、0.65、0.68,与智力水平呈正相关,均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脑性瘫痪是指发生在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多种因素引起的发育缺限或脑损伤所导致的姿势及运动障碍异常状况[2]。脑性瘫痪对我国人口素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北京医科大学1998年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1万0-6岁的脑瘫患儿,患病率为1.86%,并每年以4.5万的速度递增,在儿童致残性疾病中最为常见。我国脑瘫的发病率虽有增长趋势,所幸的是大多数可经过长期康复治疗而使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3]。医院康复疗法并与早期家庭教育相结合对轻度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脑瘫是一种终生康复的疾病,在年幼发病,患儿中大多数未得到有效康复服务,而最终发展为残障,脑瘫是一个长期、艰巨的治疗任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从医疗、教学、教育、科研、宣教等各方面加强对轻度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实现有序的康复训练体系,在日常生活活动中,培养患儿的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社交能力、语言能力,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卢庆春,主编.脑性瘫痪的现代诊断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8-462.

[2] Evans PJ,Zinkin P,Harpham T,et al,Evaluation of medical rehabilitation in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J].Soc Sci Med,2001,53(3):333-348.

[3] 燕铁斌,罗向阳. 脑性瘫痪康复在于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J]. 新医学,2004,35(5):261-262.

作者单位:410600 湖南长沙宁乡县妇幼保健院

上一篇:如何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下一篇:新疆皮山县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