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处置存在问题现状

时间:2022-07-01 12:54:01

浅析县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处置存在问题现状

【摘要】 就县级医院在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对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的认识、设施建设、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回收、分类、包装、储存、运送中存在问题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希望对医疗废物全程管理和环境无害化处置,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杜成环境的危害。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医疗废物 管理处置 存在问题

医疗废物是指在对病人诊治、检验、处置、疾病预防等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液态废物,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环境的特殊污染源,其处理是否得当,是衡量医院感染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人从事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多年,现就县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处置中存在问题现状的看法提出以下几点。

1 医护人员对疗废物管理处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医院对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医护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缺乏。环保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和医疗废物管理处置不善带来的的危害性。未将医疗废物视作危险废物对待,直接将部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使得病原体借助生活垃圾中的有机质繁殖更快,造成病毒的蔓延。

2 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落后

国家规定医疗废物必须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但绝大多数医院没有标准的焚烧设施,有的医院自设的焚烧炉,由于处理工艺简陋,焚烧不彻底,缺少除尘净化的环保设施,不能去有毒有害物质,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而有的医院虽然设有标准的医疗废物焚烧炉,但由于运行成本过高,也只是形同摆设,以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另外,处理不及时,或只处理临床医疗废物,其它部分当生活垃圾处理,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3 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所有县级医院都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为院长、相关科室负责人负责制,并有专人负责,但非专职,并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思想上都能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人员配制、流程设计、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措施不能落到实处,管理组织未真正发挥其监管者的作用。

4 回收交接制度不严格

医疗废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应有详尽的交接手续,回收的医疗废物应当实行登管理,记录来源、名称、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经办人,资料保存3年。而目前有的医院存在登记不详实、漏登记、错登记甚至没有登记的情况,无明确的医疗废物管理处置各环节中的责任,存在流失隐患。

5 分类收集管理不完善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施医疗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关键环节,但现在多数医院把关不严,未严格按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标识将医疗废物以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分类收集,而是混装收集,造成处置时的困难。

6 包装、运送、储存存在及大隐患

国家对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都有明确规定,但很多医院对损伤性的废物未装入防刺破、防渗漏的利器盒内,其它医疗废物也未装入防渗漏的黄色塑料包装袋封扎,装外也未贴标识。没有专用车运送,运送工具简陋,渗漏,以至于在运送途中造成楼道内、电梯旁遗撒现象随时发生,导致医院内环境污染。运送工具使用后未及时清洁和消毒,医院内部无严格规定医疗废物运送时间及路线。暂存处设置及建筑不合乎国家关于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有的医院是露天堆放或存放于破屋内,没有严密的封闭措施,无专人管理,无储存管理制度,及易造成外流而危害社会。

综上所述,目的是提出县级医院在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的全过程,应加强管理处置的环节管理,预防院内感染,保护环境。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发挥监督、检查作用,把医疗废物管理处置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强化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优化医疗废物管理处置流程, 保护医院环境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扩散,通过无害化管理,对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上一篇: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体会 下一篇:医务人员手卫生考核方法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