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时间:2022-06-30 09:24:16

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摘要:水利施工企业承揽到工程后,要想快速、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任务,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落实与控制工作。本文结合在阳江市连环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经验,总结分析了质量管理的环节,并提出了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仍然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2、从管理者做起,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企业管理者对工程质量要有足够的认识,并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质量管理模式。全球质量管理权威专家克劳斯辟指出,质量管理的四项原则,即:客户的要求是确定业务质量的标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目的在于预防;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零缺陷”;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用返工而发生的额外成本衡量的。从中可以看到,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在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水利施工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的条件下,业主的要求愈加复杂和多样化,并对工程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引发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者应以提高工程质量效益为中心,将质量效益寓于管理活动之中,建设质量文化,实施科学的领导和管理。同时,企业管理者更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将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和改进当作长期和首要的任务。

3、从源头抓起,把住进场材料的质量关

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原材料的好坏是关系到工程能否优质完工的重要前提。为此,要求质检员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为利所动。对每一批进场材料均遵循严格的报验制度,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检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如今,一些小水泥厂、小型炼钢厂生产的劣质产品充斥建筑市场,这些材料一旦用于建筑结构中,就会存在质量隐患,甚至导致“豆腐渣”工程。为此,必须把好进场材料质量关,消除材料质量隐患。

4、从工程实际出发,做好施工前技术准备工作

工程承揽后,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的要求,制定一个先进合理、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实现合同目标,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中要依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单项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并以技术交底形式向有关施工人员详细交底。交底应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进行不同内容的技术交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落实施工的各项技术要求。

②落实对关键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③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等级、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的配比。④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种配合、搭接、安全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⑤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实际措施。⑹设计变更情况。

必须保证技术交底的质量,使操作工人、专业工长等基层人员能按设计意图和规范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5、严格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工程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各工序所构成,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则是单项的。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控制工程质量,必须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5.1增强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中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而造成人为失误,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对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等,应严格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的考察着手,采取适当手段,如加强技术交底、多提醒操作要点、注意质量标准并严格监督检查等。强调工程重要性和质量标准等.使施工人员提高了质量意识,端正了施工态度,并严格按交底要求认真操作、执行,使质量得到了保证。

5.2加强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关系整个工程的技术工作,必须加强复核,避免发生重大的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正常使用。除按质量标准的规定复核、检查外.还要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对标高、验线、模板、钢筋、混凝土和砂浆、等工序,严格检查复核,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得到有效控制,使主体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5.3加强质量检查。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检查可以有效的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5.4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完善的质量记录,这些质量记录是工程技术资料的核心。因此,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质量保证资料的建立,收集和整理工作,明确各阶段应做的质量检查记录和检验测试的项目和内容,并有专人负责管理,以便全面说明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使用户通过质量保证资料,对工程的质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通过这些资料的分析,又能进一步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方法。

5.5做好成品的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有些分项、分部分工程已经完成,而其他工程尚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的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工程质量。这样,不仅会增加修补工作量、浪费材料、拖延工期,更严重的是有的损伤难以恢复到原样,成为永久性缺陷。为防止成品受损,可采用提前保护、及时包裹、表面覆盖、局部封闭等措施进行保护。

5.6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质检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和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现场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了在岗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必要的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水平的同时,也要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和提高,确保安全施工,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减少工程事故发生。

6、结语

质量是水利施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障,是企业的命脉,只有抓好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才能获得项目业务持久的合作,承揽到更多的工程,获得持续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国栋,张照全.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

[2]王希争,浅析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3]李玉珍,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

上一篇:浅谈商业写字楼的工程管理 下一篇: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通缝抗剪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