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意见与大众声音应有良性互动

时间:2022-06-30 08:16:18

专业意见与大众声音应有良性互动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近来的一些发言,让很多人重新认识犯罪现象和这位广为人知的学者。

在一期电视节目中,她从个体人格及其生活环境的角度探讨犯罪成因。“有些人他天生就是要犯罪的”,她认为很多犯罪人天生存在人格缺陷,甚至有一种人格;她说失意的人生经历容易造就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实际上就是人生的一种迷失”。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玫瑾是以“民意的敌人”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对一些案件的非主流发言,使她被冠以“著名犯罪漂白专家”。

担心学者被权贵被利益绑架,舆论对李玫瑾的批评颇具代表性,它延续了近年来民众对知识精英一以贯之的不信任态度。李玫瑾或许承担了不该有的重负,也不难想象,作为个体难免会感到委屈,当然,这也会引导她调整自身介入公共事件的方式与角度。

如果看到李玫瑾过去的这种转变,就不难理解,相隔很长一段时间,今天回顾过去那些站在民意对立面的表态,她仍然会说“走了一个很专业的思路,而忽略了老百姓的感受”。不仅如此,这位犯罪心理学者还展现了自己的另一面,她关注不同阶层形态各异的个体人生,对那些底层的犯罪行为也表现出十足的纠结与无奈,以一种颇具人文关怀的视角认识犯罪现象。

对犯罪现象的理解难免存在分歧,她的一些判断能否引发民众共鸣尚难预估,而从她“6岁之前一定要让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建议受到网友重视这一事实看来,这位犯罪心理学家与民众过去的紧张关系似乎正悄然转变。

或许今天李玫瑾献给民众的“知识鸡汤”并非有意为之,多数人可能也愿意相信,她所分享的思考与其研究一脉相承,是其学术视野的自然流露,展现的是一个立体而全面的学者。回头看她此前的那些非主流言论,它们对于介入公共事件中的李玫瑾们不失为一种教训:作为知识精英,可以强调媒体传播过程中的断章取义,也可以指出民众的谬误以及对自身的误解,但如果剥离个案中的特殊情境,仅仅凭借知识上的优势甚至智商上的优越感去解读社会现象,可能就过于武断。

当然,呼吁知识精英关照主流民意并不意味着所有拥抱民意的学者都应该被肯定,学者发出药家鑫“长得就像杀人犯”、“名字就是杀人犯”之类的言论,可能得到舆论呼应,但结果只会加剧社会暴戾,使社会成员走向对抗。而且,正如李玫瑾指出的那样,当前的确存在一种“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去斥责这个社会”的现象,在一些公共事件中民众缺失理性也是客观事实,回头看李玫瑾部分言论所受到的批评,其中多少又是理性分析的结果?

在一个日渐多元的社会,知识精英与大众的关系面临调整。凭借其知识优势,社会精英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可能也伴随着对大众的偏见,今天的中国社会在知识精英与大众之间不乏误解,强调民众理性、尊重知识的同时,知识精英也应走出书斋,倾听民声。毕竟,知识精英拥有的不仅是知识,李玫瑾反思自己“你有话语权,你没有说出大家的想法,你只说了你自己的想法”,经历大众与知识精英的多次交锋,相信很多知识精英都对此心有戚戚。

上一篇:土豪岳母是凤凰男的一场噩梦 下一篇:易小星:“叫兽”是我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