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时间:2022-06-30 05:44:32

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摘 要】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建立校内自主学习平台,注册网上慕课等形式,实现翻转课堂,帮助学生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互联网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互联网用户在我国得到空前扩张。互联网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它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量大,快,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兼具互动性等明显的优点。这一平台的出现,给大学英语学习带来了学习模式的重大变革。

1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教学顺应时展,一直在进行教学新方法的尝试。笔者所在的三峡大学进行了大小班分开教学的尝试,大班进行读写译教学,每周两学时,小班进行口语教学,也是每周两学时。经过几年的尝试,学生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哑巴英语的落后局面,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杠杆的四六级考试通级率也从不及格逐步递升到目前的75%。虽然成绩提高了,但学生上课的热情却出现下降的趋势,老师上课只能通过严格考勤制度,严格平时成绩的方式实现督促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一部分同学上课手机不离手,一直上网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2 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英语教学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点,推广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核心。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主要有:

由于事物的意义并非完全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因此,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受到建构主义者的广泛重视。这些思想是与维果斯基对于社会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视的思想相一致的。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这一思想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相一致。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当然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网络自主学习的实施目前在我校是配合所使用的教材,开通了外研设新视野学习平台。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注册进入班级学习。学习分为读写译与视听说两个平台。平台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单词朗读,单词学习,难句分析,课后练习解答等资源,并提供大量的听力训练素材,每周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学习时间,按课内与课外1:2的比例进行。老师定期组织网考,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在最初的新鲜劲过后,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开发更新的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3 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

慕课的出现,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ss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MOOC 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通常由同学评分(比如一门课的每份试卷由同班的五位同学评分,最后分数为平均数)。一些学生成立了网上学习小组,或跟附近的同学组成面对面的学习小组。MOOC课程在中国受到了很大关注。根据Coursera的数据显示,2013年Coursera上注册的中国用户共有13万人,位居全球第九。而在2014年达到了65万人。鼓励学生注册慕课学习,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教学视频中不出现老师,讲台等分散注意力的东西。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渠道获取多元化的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打破传统的格局,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僵化的传授模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实现语言教育的终极目的。

上一篇: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西部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 下一篇:关于提高高校专业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