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型肝炎治疗体会

时间:2022-06-30 05:15:27

茵陈蒿汤加味治疗黄疸型肝炎治疗体会

摘要:茵陈篙汤加味能明显降低急性病毒性黄疽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B、天B、ALT、NO,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利胆退黄及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由于研究周期的关系,本课题没有对茵陈篙汤加味进行远期临床疗效的观察。应进一步研究茵陈篙汤加味治疗黄疽的作用机制,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从而阐明其消退高胆红素血症的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药理作用。相对比于西医西药,中医药退黄确有优势,但如何寻求、筛选有效的中药复方及单味中药,如何进一步加深研究和改进研究方法,如何阐释中药退黄的机制,以及如何合理评价中药的退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茵陈篙汤加味;治疗;黄疸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急性黄疸型肝炎通常由病毒引起, 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 因其发病急、病情重,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没有特效治疗的情况下,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 年12月-2011 年12 月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42例, 女19 例; 平均年龄(42.3±9.7)岁;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厌食油腻、恶心、呕吐, 将其随机分为A, B 两组。两组年龄、症状、肝功能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A 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茵陈蒿汤加味,常规治疗: 凯西莱0.2克、甘利欣0.2 克、能量合剂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1次/天;口服肝太乐0.1克3次/天;口服肝苏颗粒冲剂3 克 ,3 次/天。茵陈蒿汤加味处方[1]: 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12克、丹参20克、郁金12克、龙胆草12克、金钱草12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五味子12克、柴胡10克、甘草4 克, 水煎500毫升, 1剂/天, 10天为1个疗程, 连服2个疗程。B 组只给予常规治疗。

1.3 观察项目: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0天查1 次肝功( ALT,-克T, TBil, 天Bil) , 用统计学方法计算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用 x±s 表示, 组间对照采用t 检验。

2 研究结果

治疗20 天 后A, B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黄疸型肝炎是由于肝细胞损伤致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排泄功能降低, 导致血中结合及非结合胆红素增加, 而出现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辨证属于湿热并重型黄疸, 身热, 面目、周身黄如橘色, 小便黄赤, 大便不畅或秘结, 胸腹胀闷, 口渴, 苔黄腻, 脉弦滑数, 故选茵陈蒿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

茵陈是治黄疸的要药, 能清热, 利湿, 退黄。配以栀子苦寒泻火通利三焦, 使湿热从小便而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栀子可以抑制肝细胞炎症病变, 促进肝细胞再生, 活跃肝内微循环, 从而起利胆退黄作用[2]。丹参苦能降泻, 微寒清热入心、肝二经血分, 而活血祛瘀, 能改善微循环, 增加肝脏血流量, 起到缓冲门脉压力和增加肝脏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 从而调节组织修复, 促进组织的再生[3]。大黄荡涤肠胃郁热, 使湿热从大便而下, 有导泻作用, 可促进体内胆红素的排泄。郁金行气解郁, 能溶解胆固醇, 促进胆汁分泌并可使胆囊收缩, 利胆退黄。龙胆草泻肝降火、清利湿热, 能促进胃液分泌, 使游离酸增加, 促进消化作用, 利于胆汁排泄, 具有利胆、利尿、退黄的作用; 肝脉络胁, 故为胁痛, 肝脉下络阴器, 肝经湿热下注, 故为淋, 方中以龙胆草大苦大寒, 泻肝胆实火, 除下焦湿热为主;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龙胆草有抗真菌和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金钱草利胆排石、清热解毒, 去湿热, 退黄疸,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其促进肝细胞的分泌, 使肝胆管内胆汁增多, 内压增高, 胆管括约肌松弛, 而利于胆汁排出; 还有增强食欲, 改善体征的作用。辅以柴胡疏肝解郁, 可治疗肝郁气滞、胸膈满闷、胸胁胀痛等, 其主要成分柴胡醇有舒收、软肝脾的作用, 小剂量即可达软肝脾之目的, 中剂量与大剂量可收、软肝脾; 柴胡还能改善肝功能, 保护肝细胞[4]。五味子固表敛汗, 主要成分挥发油、维生素C、五味子素及多量糖分等有解除疲劳作用,种仁的乙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酶作用, 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而久不恢复者有明显效果。神曲、麦芽具有消食和胃、助消化的作用。甘草有和中健胃、调和诸药的作用。服用本方可使黄疸消退、肝细胞损害减轻, 故患者肝功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和恢复。

笔者用茵陈蒿汤加减与常规治疗用药联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治疗组患者综合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 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4 结语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以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见,属中医学“黄疸”范畴。此病多因感受湿热疫毒,或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倦内伤而致积热于中焦,湿热熏蒸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而渗入血液,外溢肌肤;或因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致使肝胆脾胃功能失调。中医治疗总以利湿、清热、解毒为主要治法。茵陈蒿汤为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创,是治疗“阳黄”的名方,历代医家多有发挥。方中茵陈蒿为清热、利湿、除黄之要药;栀子、大黄导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泄;加用五味子调养肝肾,有子病治母之意;丹参活血化瘀;板蓝根清热凉血。药理研究表明,茵陈蒿汤组方和五味子、板蓝根、丹参均有抗肝炎病毒、保护肝细胞、降低转氨酶的作用;丹参在较大剂量使用时有软缩肝脾、抑制肝脏纤维组织增生的效果;五味子以降酶速度快、幅度大为特点,能促进肝脏的合成代谢,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保护作用。临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时,应当仔细辨别“阳黄”与“阴黄”,阳黄还应区分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不同,以对症下药,方能取得最佳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连琴.自拟清肝汤治疗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62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0(23) : 2309

[2] 邵寿祺.茵栀黄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9(11):513

[3] 刘殿青. 退黄八法浅述[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1992,6(1):19

[4] 杨玲. 凉血活血治疗急性淤疸型肝炎30 例疗效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9(12):1101

[5] 陈立华.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评估[J].中医杂志,1995,10(36):621

上一篇:穴位注射早期治疗中风偏瘫35例体会 下一篇:徐州市职业病防治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