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06-30 03:19:07

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促使我国城市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大规模的建设项目正在不断地施工进行中。然而,随着工程建设的进行,其质量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否将这部分做好,关系到工程、人们生命财产、社会等多方面的利益。本文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现状,叙述常见问题并度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 工程建设 质量控制

1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国家建筑事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而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我国工程建设中,由于混凝土结构实用性强、工艺先进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对其要求也更加严格,就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结构形式。就目前形势看,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虽然这种结构具有防渗、防漏、抗震等优点,但工程施工由于受季节限制、占用空间大、装饰费力等诸多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结构的发展。因此,对这种结构更深入的分析意义重大。

2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性

由于混凝土的粘结性较难控制,易因混凝土粘结性不当而造成混凝土浇筑不顺利、成型效果差等问题。原因分析:第一,不规范的建筑市场管理制度,影响到建筑原材料的的质量稳定性;同时,对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掌握不熟练,量多量少都影响结构的质量。如果水泥强度不够时,会导致混凝土粘结性过强,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如果水泥的强度过强时,会导致混凝土的粘结性不足,使得混凝土结构成形性较差,不够坚固。第二,施工区域面积过大,混凝土搅拌均匀性控制不当,搅拌时间过短,填料顺序不当等。第三,建筑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操作方法和工具不得当,混凝土放置时间过长,浇筑时的振捣不够密实,浇筑后的养护不及时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的粘结性问题的出现。

2.2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孔洞的现象

如果混凝土结构表面混凝浆均匀程度不同,就会有向下凹陷的坑洞出现,这就是麻面。如果混凝土结构中某些地方混凝浆偏少;同时,石子之间出现空洞,就产生了蜂窝现象,多个蜂窝的同时存在就导致空洞的形成。此外,也会出现出露钢筋的现象,这是由于钢筋的摆放位置不对或者混凝土层厚度不够等因素的缘故。原因分析:第一,麻面现象的产生是由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模板结合处有缝隙,使得混凝浆漏出,模板表面的洁净程度和隔离剂的涂抹,模板本身的性质等多种原因引起。第二,蜂窝现象的产生与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计量的误差,混凝土均匀程度,搅拌时间长短,振捣的密实程度等有关。第三,出露钢筋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钢筋的摆放位置不对,混凝浆厚度不够,垫块安放不合理致使钢筋位置移动,或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足,导致在拆模过程中结构体破坏等原因造成。

2.3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中,经常出现裂缝现象,对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有极大的影响。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这种现象常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直角边缘处出现缺口,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原因分析:第一,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中,模板的固定程度不够,导致局部变形,产生裂缝,以致脱落;此外,模板过于干燥或不恰当的敲打将会对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温度、湿度的影响,会使混凝土结构易产生裂缝。冬天温度低,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大,易导致裂缝产生;夏天降雨多,湿度大,也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第三,混凝土结构在未干燥完全的情况下使用,会使其结构破坏,产生裂缝。

3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措施

3.1思想上

如今的市场经济使得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端正态度,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对企业的领导、员工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律责任意识,提高其道德素养,彻底改变不良的行为,保证工程质量。

3.2材料上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施工工艺的使用。质检人员要严把进口原材料质量关,确保所有进口原材料的合格率。就算普通的石子、沙石也要认真筛选,更别说起关键作用的水泥和钢筋。要在混凝土结构建筑过程中,经常性的对原材料进行质检,同时,相关人员还要了解原材料的性质,出现预料不到的状况时能进行及时处理。

3.3施工上

第一,对混凝土粘结性控制要严格要求,把好水泥强度关,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原材料的质量和使用量合理性;同时,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水的用量,以防出现混凝浆不均匀,导致混凝土粘结性过高或过低的情况。第二,应注重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避免出现差错,搅拌时要用力均匀,防止蜂窝现象的出现。保证模板的整洁度,及时清理表面的杂物,并保持模板湿润度充足,避免麻面现象的发生。第三,及时检查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否得当,对模板的缝隙和连接处进行防堵处理,防止钢筋脱扣偏移,进而造成露钢筋状况。

3.4质量控制过程上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中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方面: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初步控制就是加强对原材料控制和检验,从源头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生产控制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原材料的配比,操作要按施工规范、规程进行;合格控制即为在检测、参数统计、资源配备等方面按规定进行;同时,尽量多地运用质量管理图表,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试验仪器的精度等。

4结束语

早在100多年以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就已经有了雏形,并迅速发展,很快在房屋建造以及工事建筑中广泛应用了;并且,在材料选取、工艺制作、技术施工等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如今,作为衡量建筑工程质量的依据,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将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面对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要从自我做起,担负起应当的责任。发现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甚至不惜改变工程施工方案,决不迁就。随着国内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更创新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将会走进和丰富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忠义 张景丽.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浅谈[J].世界家苑,2011,12(7):34-36.

[2]王啼晨.浅析建筑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2,3(1):91-93.

[3]王海滨 高磊 刘红波.谈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19):37-39.

[4]邵泽洪.论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24):79-81.

上一篇:论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 下一篇:PKPM建筑节能设计软件在公共建筑中的简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