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06-30 02:24:54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21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创新和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学生获得生命的全部意义。新课程改革把改革学习方式作为显著特征和根本任务,而改变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创新的水融,让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培养?几年来教学工作经验、教训和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使我体会到:数学课堂学习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启迪思维,放飞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我认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创设的情境必须是学生熟知的,必须是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够接受的,必须是他们这个年龄的人能够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同身受,心甘情愿地走进教师预设的情境,去尽情地发挥。可以想象,如果不考虑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搬硬套,用学生不熟悉的情境引入,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程度将会大打折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导入的内容与形式必须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教育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认知水平相符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才会主动获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基础,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否则,教学中将会让教师陷入被动局面。

二、收储足够的信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选性想象。

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一题多解式。即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2.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 疑问是思维的开始,疑问是创造的动力,师生之间课堂上心灵交流的桥梁就是“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点拨、启发、引导,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自主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通过让学生观察作息时间表,自由提出问题,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现了求经过时间的多种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能力,在质疑探究发现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由于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对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独立思考、自由提问、大胆质疑。学生通过提问质疑,不懂的问题弄懂了,疑难的问题解决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尝到了质疑问难的甜头,学习的兴趣更加深厚了。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而学校教育正是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人才的摇篮。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让学生在放飞思维中收获成功。

上一篇:试析主持人需要具备的思维品质 下一篇: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堂的听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