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备战高考

时间:2022-06-30 11:11:18

如何科学备战高考

高考是一座桥,刻苦的人走过它,走进另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高考是一架梯子,有志者攀上它,踏进人生一个新的境界;高考是一次挑战,勇敢者带着微笑走进考场,把自信写满考卷;高考是一次角逐,失败者被淘汰出局,而成功者将开始新的征程。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莘莘学子来说,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一届又一届的考生来说,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一、科学调适临考心理

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考生在高考前夕由于学校气氛、生活环境、家长态度等的变化,心理上会有一些反映,表现为紧张、压抑、反映迟钝等,这些心理活动对考生临考准备和应考发挥都会有不利的影响,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使考生在高考期间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生取得高考良好成绩的保证。

1.平常心

平常心就是指考生在高考复习期间保持一种平和、安宁的心理状态,从战略的高度去面对高考。高考事实上就是几门功课的考试,与平常的学校考试是一样的,试卷无论从难度上还是从份量上与平常所考的几乎没有什么两样(有的甚至还比平常难度小、份量轻)。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全国大部分考生都在考同一种试题。考生应尽可能平静地面对试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如果考生将试卷看成是生死契而过度紧张,就很可能不能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2.自信心

自信心对考生的应考发挥很重要,如果缺乏自信心,在答题时就会不敢下笔,下笔时也会犹犹豫豫,患得患失,所以说自信心对考生来说犹如一种最佳补品。在高考期间,适时增强自信心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大家都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至于谁高于谁,关键还要看平时个人的努力。只要自己平时能够做好的都做了,在学习、复习上没有太多遗憾,心理上没有太大的负担,就一定能够百分百地体现自己的实力。考生在高考时应该想到自己的优势,对于缺点如果无法弥补,也不必担心,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缺点是存在的。切记:天才也只是凤毛麟角。

3.自制力

每个人都有情绪,或好或坏,但作为一个理智的人来说,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情绪冲动而影响自己对人生关键路口的选择;但也不能一味地压抑自己的情绪,“满则溢”,适当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心理的调整,保持一个平和、平稳的心态。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心理反映是不能靠压抑来实现心理平衡的。过分的压抑有可能会引起心理障碍,导致情绪低落。这就需要考生适当地进行情绪的释放,适当地进行宣泄。宣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支解宣泄,如放声痛哭、高声地朗读等;二是向自己信任的师长、同学或父母等诉说自己的心情,以求得他们的理解和关怀。总之,考生要适当调节临考前的心理,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4.科学性

高考备考对许多考生来说,整个过程是紧张而且枯燥的,成天在课堂里看书,生活单调而失去光彩。其实对于处在紧张环境中的人来说,生活的多样化与丰富化有利于人的心理保持一个平常、平和、平稳的心态。所以高考期间的考生的生活应该讲究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安排日常生活,对于考生保持头脑清醒、精神饱满,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1+1不一定等于2或大于2,也可能小于2,凡事一定要讲究个度,成天绷着神经,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情绪得不到放松,长期下去会导致不良后果。考生可以在休息期间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调节自己的生活,尽量使自己处在与平常相同的气氛当中。虽然大环境是个体无法影响和改变的,但考生可以尽可能地营造一个适合自己的小气氛,使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二、如何克服考试紧张的心理

1.充满信心

考生一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知识,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出良好的水平。只有充满自信,以旺盛的斗志去投入考试,才能考出好成绩,这是取得考试胜利的重要前提。

2.学会调节

对于估计自己考试会紧张及已经紧张的考生,可以采用松弛、想象、暗示、药物的方法来调节其考试紧张的心理状态。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恰当选择一二。

3.松弛训练法

微闭双眼,身体坐正,全身放松,有意识地使呼吸减慢,慢吸慢呼,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让“思想”随着气流上下。这样,情绪就会很快平静下来,紧张也会随之解除。

4.愉快想象法

考生可以想象自己在考试中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通过这种想象来消除紧张心理。考生也可以回忆一件令自己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脱考场的紧张气氛。

5.自我暗示法

可用简短、有力、肯定的语句反复默念:“我的能力很强。”“我一定会考好。”“我一定会胜利。”只要选择以上任何一句反复默念5―10遍,以自我暗示的方法来稳定情绪,就可排除紧张。

以上备考方法仅供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参考,切莫当作教条使用。

上一篇:浅析在专业训练中树立体育高考生自信 下一篇:高考中如何读懂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