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6-30 07:18:56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 方法 将126例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PaO2和PaCO2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9%和90.5%,显著高于对照组(25.4%、69.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而PaCO2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PaO2和PaCO2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 R714.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1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脏对有害颗粒和气体的炎症反应有关[1]。近年来,该类疾病因社会环境变化而反复发作,临床经常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多产生广泛抗药性,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宣肺通气的功效,有利于改善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且避免病情恶化,疗效安全可靠,不易复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月来本院就诊并治疗的12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照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9例;平均年龄(73.1±4.0)岁;平均病程8.6年。对照组中,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70.7±3.5)岁;平均病程9.1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如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等一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麻黄汤加味:麻黄9 g,半夏10 g,桂枝10 g,甘草9 g,紫苑15 g,橘红12 g,白前10 g,苏子15 g,杏仁10 g,生姜6 g,大枣5枚。水煎服,1剂/d。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抽血送检,进行血气分析,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分压(PaO2)。

1.4 诊断标准

动脉血气分析:静息状态下,在海平面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

1.5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喘、咳、痰等症状全部消失,肺部杂音也完全消失,生活完全自理;显效:喘、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肺部杂音明显减小,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上;有效:喘、咳、痰等症状略有好转,肺部杂音稍有减小,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下;无效:喘、咳、痰等症状没有好转,肺部杂音没有减小,生活自理能力没有任何改善,或症状有加重迹象[3]。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9%和9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4%、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O2和PaCO2指标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O2和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PaCO2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COPD引起的呼吸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的综合,称为呼吸衰竭[3]。特别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当原有疾病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或浅表静脉充血时,千万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COPD的主要症状是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此外,亦可出现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当患者出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COPD加重的征兆[4]。气促加重、咳嗽痰量增多及出现脓性痰常提示细菌感染。与加重前的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检测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对于判断COPD加重的严重程度甚为重要。应特别注意了解本次病情加重或新症状出现的时间,气促、咳嗽的严重程度和频度,痰量和痰液颜色,日常活动的受限程度,是否曾出现过水肿及其持续时间,既往加重时的情况和有无住院治疗,以及目前的治疗方案等[5]。本次加重期肺功能和动脉血气结果与既往对比可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这些指标的急性改变较其绝对值更为重要,对于严重COPD患者,意识变化是病情恶化和危重的指标,一旦出现需及时送医院救治。是否出现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胸腹矛盾呼吸、发绀、外周水肿、右心衰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征象亦有助于判定COPD加重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6]。

李勇等[7]将60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清气化痰汤,结果发现治疗组临床控制8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有效率占93.3%;对照组临床控制 4例,显效8例,有效 9例,有效率占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效果安全可靠,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65-70.

[2] 叶熊,李永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5):1624-1627.

[3] 王彬,吴蔚,汪伟.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72-73.

[4] 李现东,吴雪雁,李磊,等.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33-835.

[5] 黄小燕.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23-124.

[6] 杨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9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4):286.

[7] 李勇,黄振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30例[J].中医研究,2013,26(3):30-32.

[8] 龚全友.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91-92.

(收稿日期:2013-06-20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下一篇: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