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时间:2022-06-30 06:47:17

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摘 要: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困难。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焦点。中小企业天生的信用缺失致使其陷入融资困境,政府应该提供法律保护,帮助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提供重复博弈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则应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如此方能帮助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政府理性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079-02

引言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中小企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广泛认同,而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融资困难。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长期以来一直是学界和实业界争论的焦点。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构造一个简单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模型,通过模型博弈结构、参与人的收益函数及重复博弈分析,论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理性。

一、信用缺失使中小企业走入“融资困境”

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是:一方面中小企业发展对资金有着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银行里又储存着十几万亿的巨额资金不能分流。二者进入“囚徒困境”状态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中的信用问题。信用的基本要义是对借的偿还。但如果信用的偿还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有效的法律保护,信用缺失就成为必然。中国中小企业资金借贷市场的现实就是如此。

为了理解信誉机制发生作用的条件,我们构造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假定有两个参与方,一个是中小企业,一个是金融机构。博弈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融机构在接到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后,选择放款或不放款,当然放不放款建立在对中小企业是否信任的基础上。如果金融机构不信任该中小企业,交易不进行,博弈结束,双方收益为零。如金融机构选择放款,博弈进入第二阶段,轮到中小企业进行决策。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守信(到期还本付息),也可以选择欺骗(到期赖账)。如果中小企业选择守信,双方收益为(p,n);如果中小企业选择欺骗,双方收益为(-q,m)。第一个数字表示金融机构的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中小企业的收益,其中p、m、q、n>0,且n

现在我们可清楚地看到金融机构的处境。选择不放款,收益为零,没有上当受骗,也不能提高自己的收益;选择放款,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若中小企业能信守合同诺言,金融机构可得收益为p,若中小企业选择欺骗则会造成-q个单位的放款损失。因此,金融机构决策的关键是判断中小企业能否守信。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之下,中小企业总在作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在这样的原则下,当博弈进入第二阶段,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是欺骗,得到m个单位的收益,若选择守信只能得到n个单位的收益。金融机构很清楚中小企业的行为准则,因此一般不会被合同上的许诺所迷惑,知道一旦把钱放给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会选择欺骗的策略,造成金融机构-q个单位的损失,选择不放款是自己的最优策略。实际上该博弈的唯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是(不放款,欺骗),其结果是(0,0)。这种结果是一个令人丧气的结果,因为策略组合(放款,守信)下的收益为(p,n),一个帕累托改进策略组合没能实现,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走入“融资困境”,这是一个类似“囚徒困境”的博弈。上述分析表明,在一次性的交易环境中,交易双方的合作均衡很难实现。

二、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政府职能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管理和调控是不容怀疑的,关键是把握好管理的尺度,政府应搞准自己在中小企业管理问题上的定位。

(一)对市场参与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在一次性博弈中,不论中小企业选择欺骗还是守信,金融机构完全无可奈何,没有任何可以保护自己利益的手段,结果造成了金融机构面对中小企业不可信的合同诺言只能选择不放款来避免被欺骗。但如果金融机构能在中小企业违约时使用有效的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即通过诉讼对方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情况就不同了。由于法律支持正义,因此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定能打赢这场官司。打赢官司后,金融机构可挽回自己的放款损失,同时中小企业要被处罚和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使中小企业此时的收益小于守信时的收益。加上第三阶段的博弈,整体博弈的结果就大不相同。在金融机构选择放款的情况下,如果在第二阶段中小企业选择欺骗,到第三阶段金融机构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肯定选择诉讼策略,这样对中小企业来讲,金融机构的上述思路是完全清楚的,因此金融机构选择诉讼的威胁是可信的。这样在博弈的第二阶段,中小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守信,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分别获得收益p和n,达到最优的社会状态。因此,政府这时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完备的、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以保护市场参与方的正当权益。

(二)在政府参与下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关于政府参与信用担保,一般学者往往持否定态度,认为政府不应参与企业和银行间的交易活动,让市场调节资金的供需平衡。但笔者认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但要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由于中小企业的失信行为被金融机构所预期,使双方走入不合作的困境。其实在有些情况下,中小企业不是出于欺骗动机而不遵守诺言,而确实是由于自身的弱点造成不能按时还贷。如果国家或社会能对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潜在风险给予有效的担保,在中小企业失信或确因资产不足及经营失败造成贷款归还困难,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时,由担保机构补偿金融机构的放款损失,则可提高金融机构给中小企业放款的积极性,可有效地解决博弈的“融资困境”问题。

(三)提供使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重复交易的市场环境

理论分析表明,在信誉机制的作用下,交易双方通过重复博弈可产生合作解。假定中小企业未来需要不断地进入市场筹集资金,在每一次博弈结束前,双方都预期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下一次交易机会,博弈将可能无限次地重复进行。可以证明在无限次重复融资博弈中,每个阶段博弈的策略组合(放款、守信),构成无限重复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不过这种合作均衡状态的出现,要受如下因素的制约:一是博弈重复的次数;二是贴现因子的大小;三是中小企业的欺骗行为能被及时发现。

重复的次数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是参与人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每个参与人只关心一次性的收益,但如果博弈重复进行多次,参与人可能会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从而选择不同的均衡策略。这是重复博弈分析给出的一个强有力的结果,它为市场中观测到的合作或不合作行为提供了解释。

贴现因子δ∈(0,1),δ越大,表示明天的收益对今天的效用越大,人们才会越有耐心,才愿意选择合作,以保证明天取得更多的收益。那么,什么因素决定中小企业经理人的耐心呢?个人的性格是一个因素,但最重要的是相应的制度环境。一个社会的环境越不确定,人们越没有耐心,产权制度决定着声誉的收益权,如果一任经理投资经营的信誉收益归别人所有,他就不会为了别人的未来收益而牺牲眼前利益。

一般来讲,信息观察越滞后,信誉的建立就越困难。这说明了一个高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对信誉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信息传递机制的畅通,政府部门应动用行政权力资源,以较低的社会成本,组建中小企业征信评估机构,最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

(四)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创新问题上地方政府应有所作为

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上的优势,放款边际成本较小。关于这种信息优势,存在两种假说。一是“长期互动”假说。它认为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当地中小企业有一种天然合作倾向。通过重复的交易,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及资信状况了解程度渐增,这有助解决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共同监督”假说。它认为,对合作性中小金融机构即使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难以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监督,但为了合作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况且这种监督一般来讲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有效。

结论

面对中小企业所处融资困境问题,政府理应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地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其职能,对市场参与方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参与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供使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重复交易的市场环境;关注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创新问题等。总之,面对经济现实,政府职能理性回归,更加积极、有效地分析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小企业发展与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 李大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剖析及对策选择[J].金融研究,2001,(10).

[4] 景玉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经济评论,2004,(11).

[5] 陈志,陈柳.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改革与金融创新[J].金融研究,2000,(12).

[6] 纪琼骁.麦克米伦缺欠与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J].金融研究,2003,(7).[责任编辑 陈丽敏]

上一篇:电子商务的安全评估与审计 下一篇:润物无声,大爱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