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措施

时间:2022-06-30 05:06:12

大庆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困难和解决措施

摘要:多年来,职业技术教育为大庆培训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造就了大批的劳动力,为油田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油田企业分开分立的事实,职业技术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突出表现为招生、就业困难。这说明职业技术教育在内部环节和外部因素上出现了某些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 困难 措施

未来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增强,既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识、能够将先进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有这样的一份报道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成都近日举行的第11届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聘请会上,四川一个企业开出年薪30万元的高薪招聘高级技师,居然未能如愿。大庆虽然没有出现30万元招不到高级技师的情况,但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也不得不使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大庆职业技术教育招生难的原因

大庆职业教育的困境有目共睹,发展到今天之所以困难重重,原因复杂:

(一)职业教育与发展阻力来自本身的局限性

1.很多职业学校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自身仍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色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选择。

2.封闭式办学,盲目追求办学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强大冲击下,效益成了人们衡量一切的标准,讲求效益本来不是坏事,可是问题在于人们看重的这种效益往往是短期的或局部的。这样,势必导致各种后患问题的出现。

3.“双师型”教师紧缺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随生产实践而不断发展,教学时空跨度大,这些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从事职教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为一体的教师。然而大多数职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且专业课教师多从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或从大专院校分配而来,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职教理论。因此,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4.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较落后

目前职业教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企业财政拨款,社会参与渠道不畅。经费不足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无法吸收优秀人才来校执教,同时,学校无法为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供培训进修等深造机会,这也是造成职校师资学历层次偏低的主要原因。另外,经费不足还会造成学校在教学设施设备上的不足,满足不了老师教学实践、学生学习实习的需求,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评价趋低

轻视体力劳动,可谓是我国的社会传统。既然大家都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因而愿意做工人的人也就不多,而做工人的人少,又哪来那么多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师呢?所以我说30万年薪招不到高级技师,也就不足惊奇和感叹了。

(三)高校扩张,“普高热”的涌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独生子女比例加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旺盛。普通高校顺应这一潮流,逐年大幅度增加招生计划。近年来大学扩招令“普高热”持续高涨,造成大学毕业生失业群体不断扩大,社会上习惯“人才高消费”,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

(四)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员工学历要求盲目高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逐年增加,这使得职校毕业生就业出路更加狭窄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仅仅凭一个人的学历证书来判断其能力的错误价值取向。这种学历至上主义和观念与一些用人单位学历主义的录用方法交织在一起,使得职校毕业生的出路狭窄,同时也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另外,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科技进步,使得长期以来的“隐性失业”显性化。农村剩余劳动又逐年增加,未来10年内,将有两亿农民要脱离土地进城就业。这种人力资源的结构性过剩,使得职校毕业生更是雪上加霜,出路更为狭窄。

二、解决职校招生难矛盾的对策

(一)政府应把职业教育摆在显要位置

办好一个企业需要三部分人才,一是经营管理人才,二是科学技术人才,三是熟练技术人才。以前我们对前两种人才提得比较多,对第三种人才重视得还不够(甚至不认为他们是人才),现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看来熟练技术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必须加大培养的力度。

(二)三条腿走路,打造教育品牌

学校的学术声誉、品牌效应等无形资产是吸引职校生源的有效途径。职校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在竞争中取胜,打造教育品牌必须三条腿走路:

(1)注重宣传,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要打造教育品牌必须注重宣传自我,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改变人们对职校的看法,并用事实说明,有志报读职校的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

(2)联合办学,打造规模和实力,提高美誉度

通过联合办学甚至强强合作,打造名牌、规模和实力,提高职教的美誉度。

(3)培育出名教材和名教师队伍

目前大庆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不多,而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又不利于职业教育特点的发挥。鉴于此,应该在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编写一批既适应社会产业发展需要又符合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专业教材,方便学生学习和操作,让学生一上岗就能胜任岗位工作,无需再进行岗前培训。

另外,职业学校必须具备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掌握当前最新技术动态,师德优良的名师队伍,既具备充足的理论教师,也具备充足的实训教师,因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职业针对性,完成这一特色的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实践课教师。

(三)以能为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自己的优势专业,办出特色

职业学校适应市场的第一要素是专业设置,但没人能知道几年后市场需要哪种人才,于是职校就多开专业,频繁地换专业,超前设专业。专业变换越来越快,实验设备来不及配备,教师们边学边教,成了“万金油”;学生什么都要学,精力分散。如此适应市场,职业学校就真的能生存和发展吗?答案显而易见。那么我们就应该以自身能力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盲从潮流,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全面实行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并重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标准。建立规范的就业制度,全面实行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对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特殊的意义。

(五)确立超前意识,加强对外交流,培养外向型人才

当今世界一体化趋向不断加强,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的规模正日益扩大。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外向型职业教育,以国际眼光培训职业技术人才,使其有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种能力。

目前,我国出口导向型和进口替代型并重的外向型经济日益活跃,经济和发展越来越需要多样化的具有现代国际视野的新型复合人才。现代化职业技术人才需要现代化职业技术学校来培训,然而创造现代一流职教培训基地耗资巨大,单凭本国投资是有困难的。我国应多多借鉴新加坡的做法,与外国政府或者公司合办培训机构,由此不仅可以解决资金上的困难,还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从而创办符合大庆实情和需求的一流职教培训基地。

上一篇:基于WebQuest下水平三阶段体育理论课的网络探... 下一篇:论跆拳道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几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