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管理会计

时间:2022-06-30 02:57:17

浅析当代管理会计

摘要:管理会计是伴随着传统的工业经济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当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对管理会计的目标予以了重新定位,应正确分析认识当代管理会计面临的客观经济形势,重新定位管理会计的职责,以期更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管理会计 性质特点管理内容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初,伴随着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企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随着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从产生之日起,一直处于不断的探讨和变革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管理会计承担着更重的任务和责任。

1.管理会计概论

就管理会计来说,它是一种技术和方法的统称。从定义上讲,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应经济形势的技术和观念,对经济主体的所需的历史经济数据和预计所需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和研判,为管理人员提供依据,以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提供佐证,并为预定所要实现的经济目标进行合理决策。从定义上理解,管理会计是一种技术和方法,更是一些理念,它区别于财务会计的不仅分析历史信息和数据,更要研判未来信息;强调了管理会计主要服务对象是管理人员,具体指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为他们进行经济决策充当参谋和助手。管理会计在向管理方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和经济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同时,还要向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制定规章的机构及税务部门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管理会计不仅仅包括财务会计,更包括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它是一种企业价值增值的持续服务体系 近几年,管理会计又有了新的定义,概念在不断地进化。未来的管理会计应该定位在,以企业或组织所服务的顾客追求的价值的最大化为主要目标,通过计算机及网络的辅助,依托财务数据,结合非财务信息,为企业形提供相关信息支持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会计要逐步成为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工作目标始终与企业保持高度是一致。应从传统的管理会计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解中走出来,面对新的经济形势进行重新定位。

2.管理会计的性质

2.1决策支持系统。

当前的管理会计,应该是财务会计揭示以往、现实和未来会计信息的一种延伸,旨在研判未来,全力为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管理会计只是为服务方提供决策可参考依据,但决策活动仍然由信息使用者自身完成的,决策主体决策时,不完全依据管理会计提供的依据,同时还考虑从其他方面取得的信息因而管理会计认为收益最大的项目,与决策主体不应低完全一致。

2.2规划与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的系统功能是通过自身来完成的,简单说,它就是一个规划控制系统。决策者作为上层管理人员,不可能亲自监督控制决策项目的执行状况,决策者得到的相关信息必须通过管理会计来反馈监控结果的反馈信息。

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责任体系,互相制约,互相联系,对执行决策完成情况进行全方位江口,其实也是一种自控制,更是一种会计控制,通过控制预算来实现其控制功能,逐级分解预算指标,建立责任管理中心,通过会计报告形式实现信息反馈,包括决策执行结果的考核,并建立内部审计与内部牵制来确定会计报告是否真实。

2.3反馈控制系统。

管理会计通过预算等方式对投资者及企业决策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将收益情况及时反馈给投资者及企业决策层,体现一个企业全方位实现投资者投资目标的过程;同时又将各责任主体执行预算过程的信息及时反馈给投资者及企业决策层,为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管理会计的内容

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预测和决策以及规划和控制等多个方面,简单说就是通过研判、预测作出决策,并以各种决策的为依据形成规划,以既定的规划作为基础进行控制,最终保证决策得以顺利实现。

3.1人与物相结合。

制约着管理会计发展的基本理论是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管理会计的实施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依托数量方法与分析技术,以物的运动规律作为基础的,通过各种物质要素的有机组合,以获取最大的收益或最大限度降低成本。通过管理理论的实施,将组织行为学理论应用于管理会计工作,使管理会计系统就成为社会人文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人对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产生的直接影响。在实际工作中,二者缺一不可,必须充分考虑到预测主体和决策主体以及规划主体和控制主体的对物的作用;必须考虑充分考虑到决策执行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物的作用;并要将这两点贯穿基础研究预测和决策与规划和控制的组织过程。

3.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现在的管理会计也越来越多注重实际调研,针对实地实际状况进行研究设计,注重过程对结果的根本作用。权威的管理会计研究指出,目前管理会计中的弹性制造系统、适时系统、全面质量控制、作业成本会计等系统,正显现着管理会计朝着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的方向发展。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中的最优模型所得出的最优解不能定位在理论最优解,必须与未纳入考虑的环境因素考虑进来,方可转化为可实现最优解;为了实现最优解,务必须建立会计与业务的全方位控制过程,并将不确定因素纳入控制范围;在控制过程中,务必突出人的积极作用将规范与弹性结合起来。

3.3结果计算与取数分析相结合。

彻底改变把模型运用和结果计算放在首位,忽视模型运用的前提分析与结果计算的取数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比之于结果计算,取数分析过程更为重要,最佳做法是实现取数分析与结果计算的结合,对进行模型的理论使用前提与现实前提是否存在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确定选用的模型是否对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务必确定取数的一般过程、方法及分析方法,进而确定所取数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确保分型的准确性。

上一篇:关于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探讨 下一篇:市场经济形势下物价变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