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型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时间:2022-06-30 02:54:43

实践型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 根据网络专业课程的抽象,实践性较强以及富于创造性的特点,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改革与实践,对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采用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将网络实验室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应用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具有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Abstract: In view that the network course is abstract, practical and creativity, we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search,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he network professional teaching, using the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task-driven approach, combined network laboratory with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eaching practice. It will make students have employment ability, creative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关键词: 任务驱动;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技能大赛

Key words: task-driven;network specialty;practical teaching;skills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6-0005-02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壮大,社会对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计算机网络专业应运而生,并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新的亮点。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高的从业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多种网络技术与应用,提供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咨询与支持,保障和支持企业信息安全,可从事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成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按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建网”、“管网”和“用网”。

本文以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背景,以全国高职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对网络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讨。

1 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思想,改革教学方法

完成任何一个教学任务都需要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它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以企业真实工作服务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所需的核心能力,采用案例教学的核心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演示教学、讨论教学及讲授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体现高职教育实用性和职业性特点,培养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与企业密切合作,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全程项目,专兼教师共同实施指导与管理,把相关的知识获取、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溶入到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参与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提高师生的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能力,最终达到三种能力的培养目标。

2 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契机,培养实用人才

每年一次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是由教育部主导的全国高职院校最高等级的技能大赛,用来检验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效果,全国各院校都十分重视这个比赛,竞争十分激烈。由于各个项目的竞赛内容都由相关企业负责提供,因此竞赛内容十分接近企业的实际应用,同时内容里还包含了目前比较前端的应用技术。通过参加此类竞赛,除了可以较好的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还可以检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的结合度。我系目前已参加了三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2012年分别获得上海市计算机网络应用竞赛第一名和第二名,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团体一等奖和三等奖;获得上海市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竞赛第一名,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项目获得团体二等奖;2011年获得上海市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竞赛第一名,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项目获得团体一等奖;2010年获得上海市网络管理竞赛第一名,并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计算机网络组建和安全维护”项目获得团体三等奖。

通过参赛了解了企业对计算机网络和安全高职人才的需求方向和技能要求,调整了网络和安全教学内容。同时竞赛模式也给修正教学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完善了教学方法,最终使技能竞赛的作用从一个点覆盖到了一个面,从总体上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果。

3 构建网络实验室,增强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就离不开实训环境,实验教学是网络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行业认证、技术服务为纽带,建设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视野,紧跟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学院先后建成了H3C安全实验室,思科互联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等,现有实训室一览如表1所示。

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校企深度融合,建立工学结合实训实习制度。完善与丰富“工作室”形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建立并完善集教学、科研、实训、培训功能为一体产学结合基地,保证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的60%以上,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经历,为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内外资格证书和行业认证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融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中、高级证书考试标准,《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内容对应Cisco公司CCNA工程师认证证书或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H3CNE工程师认证证书考试标准,所有核心课程内容组合涵盖了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中、高级)证书内容。对应于培养建网、管网和用网能力的相关课程,同时作为与企业合作的培训基地,开展网络管理员及网络安全工程师培训认证工作。

4 搭建虚拟环境,模拟网络实验

虚拟实验平台建设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实验室投入多产出率低、开放性受限制、实验教学条件要求高等缺点,由于学生较多,如果完全利用实际设备开展实验比较困难,例如在进行操作系统实验时,需要多台设备进行合作,如果全部使用物理设备,将导致每位同学都无法完整的了解实验过程,解决方法就是利用现有设备的硬件性能强的特点,利用虚拟机软件在每台设备上开启多个系统,模拟搭建由若干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在开启的虚拟机上实现不同服务器的配置和测试。

常用的虚拟机软件有“Vmware Workstation”,这个软件目前已经出到了第八个版本,是目前虚拟机软件中功能比较强大的,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容易,但这个软件是收费的,使用受到较大的限制,可以用来做VPN实验。还可以使用“Virtual Box”,这款虚拟软件虽然功能比较少,但最大的好处是开源软件,可以比较方便的使用。

对于网络设备的课程,使用模拟器主要是针对思科公司的设备,常用的模拟器可以选择思科公司开发的“Packet Tracer”,这款软件针对性比较强,主要针对CCNA这一层次的学习,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款软件比较容易使用,同时它占用的计算机资源较少,可以用它来搭建和配置规模比较大的网络拓扑,但这款软件只针对思科网络学院的学生,其他学校使用不是很方便,并且CCNP的内容就无法较好的模拟。还有一款比较常用的软件是“GNS”,这款软件是直接运行思科设备的IOS,因此能够更好的模拟思科设备,但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要求较高,并且主要是模拟路由设备,不适合初学者使用。

总之,合理利用模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不但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可感,充分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践对教学的提高和帮助作用,虚拟实验教学不仅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也有利地推动实验教学体制改革,是高校实验教学发展的一种全新办学理念。

5 结束语

作为2011-2013年全国骨干院校的重点专业,需紧密结合市场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根据在校学生和企业工作的校友反馈信息,及时更新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引入国家标准、国内外权威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行业认证标准,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和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等。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及实践教学等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施基于“全程项目”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紧贴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开展,并根据岗位任职动态要求实时调整和完善。

利用上述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够适应产业变化,并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受到业界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光桃.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214.

[2]试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路由技术”课程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49-151.

[3]郑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1,(15):181.

[4]王刚,孙水发,周学君.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04):10.

上一篇:陶宏器教授:托起新生的希望 下一篇:新时期下高等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的改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