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梦境与真实《盗梦空间》解析

时间:2022-06-29 10:42:36

[摘 要] 好莱坞科幻大片《盗梦空间》(Inception)在国内上映两周,已告票房突破2亿元,另外其在北美的票房也达到了282亿美元,海外票房447亿,累计票房729亿,该片已创下原创犯罪题材的最高票房,被评为2010年度的十大佳片,从梦境与现实的碰撞与统一之间,体现了被定义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

[关键词] 梦境;现实;电影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去死,去睡,就结束了,去死,去睡……也许会做梦。唉,这就麻烦了,即使摆脱了这尘世,可在这死的睡眠里又会做些什么梦呢?”这是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边的一段话,之所以如此著名,是因为与太多的你我众生的内心和潜意识想法一致,丹麦王子问:人死之后会做什么梦呢?推而及之,会让人想到更多:庄周梦蝶;一枕黄粱;博尔赫斯的《双梦记》;莫比乌斯环;弗洛伊德。我们的人生会不会本身一场大梦?人生如梦,似真似幻,现实就一定是真实的吗?梦如人生,喜怒悲欢,梦境就完全是虚幻的吗?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这是诺兰对自己的评价。克里斯托弗•诺兰生于伦敦,7岁时就开始使用父亲的小型摄像机试着拍摄。1989年,他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塔兰特拉》在美国公共广播频道上映。在伦敦读大学时,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了“16毫米”社团。他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超低成本的《追随》,于1999年在伦敦上映。这部粗加工的影片在电影节上的轰动给诺兰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其充满魅力的拍摄手法和无与伦比的灵感与才能把诺兰快速推向事业的巅峰。 2006年的导演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而2008年,新一部“蝙蝠侠”电影让全球为诺兰疯狂。《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几乎是赢尽了票房和口碑,是比前作《侠影之谜》更为黑暗和成熟的作品,令全世界都掀起一股“蝙蝠”狂潮。接下来2010年的《盗梦空间》又再度引发观影热潮,成为影迷们热衷的议题和年度现象级电影。《盗梦空间》讲述一个悬疑科幻故事,居然讲出了泰坦尼克号的效果。无论商业角度还是电影角度,都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画面,有剧情,有演技,有一点点悬念,有一点点高明。男人可以从中看到激战,女人可以从中看到爱情,然后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故事后说不清的那些剧情,如陀螺一般,旋转不停。这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可能发生、却已然发生了的励志传奇,以诗性的力量开拓出人类生存的无限可能。克里斯托弗•诺兰以及他的《盗梦空间》带来了他的诠释,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著名导演克里斯多夫•诺兰,爱尔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被誉为“少年乔伊斯”。 1965年,诺兰出生时脑部缺氧,造成终身残疾――不能行动,无法发声,全身痉挛随时会突如其来。在身体的牢笼困守中,他思想的火焰却在绝望之地升起。他抓住文字这条孤绝通道,学会用安装在头部的尖角打字,写出了第一首诗,此时他13岁。16岁时,诗集《梦幻爆裂》出版,此书两度获得英国文学大奖。此后,作者将自己遭逢地狱咬噬的痛苦经历艰难地记录下来,写成《时钟的眼睛》。克里斯多夫•诺兰当初一部《致命魔术》,惊得笔者目瞪口呆。每日复制一个自己,双胞胎骗局,现在看来,其想象的出脱,倒真是回味无穷。《盗梦空间》讲述一个悬疑科幻故事,居然讲出了泰坦尼克号的效果。无论商业角度还是电影角度,都是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有画面,有剧情,有演技,有一点点悬念,有一点点高明。男人可以从中看到激战,女人可以从中看到爱情,然后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故事后说不清的那些剧情,如陀螺一般,旋转不停。这部普通人眼里根本不可能发生、却已然发生了的励志传奇,以诗性的力量开拓出人类生存的无限可能。克里斯多夫•诺兰以及他的《盗梦空间》带来了他的诠释,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文艺作品中以梦境和心理学为题的,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机器猫》,也拿做梦枕头套过三重梦境。博尔赫斯大半辈子都在各类神秘几何图形的结构下写梦、镜子、迷宫之类,往前一追溯,远到《一千零一夜》里各类玄幻结构,近到诸位宗教界人士的冥想宇宙结构,科幻小说的例子就更多了。其实很多平常人也会偶尔闪起类似的念头: “各种至小微粒里是不是有无限小的宇宙,我们是不是被包在另一个微粒里,外面有无数重宇宙?又或者,我们都只是哪个人做梦的产物?” 基督教经院哲学中,琢磨各类材质名称理念原型后免不了会出几个“上帝用想就创造了世界,我们都只是上帝梦中的人物”之类想法,这大概说明, 哪朝哪代,梦、意识、虚无、死、存在、真实的世界,类似话题,永远被人当个大事琢磨着。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琢磨过。 在电影题材中,梦里套梦这个点子不是《盗梦空间》第一个提出来,《红辣椒》《全面回忆》等影片都涉及了梦中梦的概念。但诺兰却是把这个概念展现到了最极致的导演。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构造了五层梦境,每层都有其独特的物理规律和心理时间。加上电影观众的参与,可以说《盗梦空间》展现了六种基于思想的现实空间。

第一种现实:电影中的现实。下一层入梦地点:从悉尼到洛杉矶的飞机上。

这是电影的故事和逻辑基准层。在这个层面上,主人公柯布无法回到美国和孩子见面,于是不得不为齐藤工作,率领团队以罗伯特•费希尔为目标,展开了“植入想法”的行动。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一层,认为整部电影可以看作柯布的一个梦,没准就是他的团队为了让他摆脱梅尔的阴影而制造的。这种说法虽然有趣,但缺乏足够的事实和细节支持。何况这一层是整个五层梦境的基础,如此过度阐释,会让影片失去根基,这是诺兰不愿看到的。

第二种现实,第一层梦境:下着大雨的优素福之梦。下一层入梦地点:优素福驾驶的车子上。

这是柯布展开行动的第一层梦境,梦的主人是药剂师优素福――你会看到,刚进入梦境时,同伴们向他打趣:“开始做梦前也不上个厕所。”“他就是一看见免费香槟就忍不住。”在这一层梦境中,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那辆凭空开来的火车来自于柯布的潜意识,因为他无法控制它。凡是盗梦者都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潜意识,这一点在柯布带建筑学院的学生阿里阿德涅进入她的梦境时已经展示过了。一个训练有素的盗梦者,在把自己的头脑当作盗梦空间使用时,他会控制自己梦境中的防御者,不对进入梦境的人进行本能的攻击,以便顺利完成盗梦使命。但是由于柯布对梅尔念念不忘,加之他曾经很多年深入最下层的“混沌边缘”(Limbo),使他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梦境中的防御者,梅尔就成了一个梦境破坏者――这其实是柯布潜意识想留在梦境和梅尔相伴的表现。

第三种现实,第二层梦境:以酒店为背景的亚瑟之梦。下一层入梦地点:528房间。

在这一层梦境中,柯布非常巧妙地告诉了目标人物费希尔他就在梦中,并利用这一点让他放下戒备,随自己进入下一层梦境。这一层的目的就是减轻费希尔的警惕,为下一层中给他植入思想做准备。由于在上一层的优素福之梦中,武装的防御者始终紧追不放,这个亚瑟之梦变得很不稳定,不但气候突变,而且重力也随着上层做梦者姿势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硬伤,即为什么只有这一层梦境中的重力会产生变化。我们看到,当亚瑟摆弄着失去重力的同伴们时,下一层的人却丝毫不受影响,哪怕是爆炸的电梯里重新产生了重力的时候。

第四种现实,第三层梦境:雪山中的医院,伊姆斯之梦。下一层入梦地点:医院地板上。

这是柯布团队设计的最终梦境,并把它伪装成了费希尔的教父彼得•布朗宁之梦。费希尔之所以最后会接受了植入的思想,主要是因为在这个梦中,他见到了临死前的父亲,并发现他本来要说的不是“对他很失望”,而是经过伊姆斯修改伪装过的“我很失望你想成为另一个我”。再加上同样是添加进来的纸风车道具――这显然是老费希尔送给他的童年玩具,代表着父亲对他的爱和期待。被触动了最深处的费希尔最终把植入的思想和自己希望父亲认同的内心动机结合了起来,完成了这次Inception。但是由于梅尔的破坏以及齐藤在第一层梦境的死亡,柯布不得不再次进入最深的梦境:“混沌边缘”(Limbo)。

第五种现实,第四层梦境:悬崖岸边的城市,柯布与梅尔建成的混沌边缘。

事实上,这一层不算严格的梦境,只是柯布的潜意识而已。我们会发现诺兰的设计与已知的梦境概念很不一样:一般人都认为梦境是非理性的,混乱无序的,超现实的,就好像《入侵脑细胞》里的画面一样。但在诺兰的设定中,梦境都是理性、明确、条理、现实的,而种种非现实的混乱的东西都隐藏在潜意识层或者叫阈下意识层(subliminal consciousness)。这一层的意识往往蕴含着原始的本能和冲动,虽然不能被自我识别出来,却占据了意识的绝大部分。在第三层梦境中,梅尔杀死了费希尔,本来已经导致了任务失败,但阿里阿德涅忽然明白了,如同柯布当初的考试给她的提示一样,梦境其实是一种非欧几何结构,而不是“现实”中的欧式几何结构。换句话说,《盗梦空间》中的梦境其实是一个封闭的圆形,而潜意识世界,也就是所谓的“混沌边缘”(Limbo)能够和所有层的梦境同时接触!第一层梦境中的齐藤死后进入了混沌边缘,第三层梦境中费希尔死后也会进入混沌边缘。所不同的是,费希尔当时还没有完全死去,只是在垂死状态。于是阿里阿德涅想到可以进入混沌边缘,找到费希尔,然后通过伊姆斯在第三层梦境中电击费希尔的方法让他暂时复苏(这就相当于“踢醒”kick),然后在混沌边缘中杀死费希尔就能让他回到第三层,进入最后的房间――紧接着,几层梦境同时开始踢醒阶段,通过这种协同踢醒(Synchronize kicks)让众人穿越三层梦境醒来(阿里阿德涅要从第四层梦境中醒来)。

第六种现实,第五层梦境:观众之梦?诺兰之梦?

听到结尾放演员表时响起的歌声了么?那就是影片中提醒梦中人准备醒来的音乐,法国女歌手埃迪特•皮亚芙(Edith Piaf)的《不,我无怨无悔》(Non, Je Ne Regrette Rien)。这歌声一起,显然是暗示你其实也在一个梦里,就不知道该说成是观众之梦呢,还是我们一起进入了诺兰的梦境。

《盗梦空间》可以说是一部极其优秀的电影,它代表了好电影所竭力寻求的水准。将人类最永恒的纠结念想――梦境,现实的层次,潜意识――抖开。 随后制造一个玄妙的构思。将这个玄妙的构思展开,建筑完整的逻辑世界。 将这个世界的规则建立好,将各层间的联系方式做好。按照这个世界规则,将柯布这个人的剧情完美镶嵌其中,编制合适的剧情,根据各层间的联系制造关键的经典剧情,用大量眩目娴熟的技巧拍完。让人眼花缭乱之余,还遵循着经典好莱坞格式让人看得顺眼:开头制造各种悬念+一次任务(未遂)展示世界观,四处寻找同伴加入各种花絮顺便完全介绍世界观,进入任务即剧情主线+纠结悬念倒计时+末了各种伏笔集体展示功能。经历过了这么一部好电影洗礼的你会发现自己焕然一新,不断地有新想法,就连神经系统也略微重组,离开影院后你会对它谈论不绝,新概念、新想法、新观点正是一部好电影才能赋予的更有价值的纪念品。

《盗梦空间》中的每一刻都是梦境――这部电影是导演克里斯•诺兰电影探索旅程的最佳诠释,他最终想向观众表达的是:我们在梦中得到的心灵净化与我们在电影中得到的一样逼真,这也与我们在现实中获得的灵魂净化同样真实。《盗梦空间》讲的其实是电影的制作;而影院对导演来说则是最令人激动的最佳梦境共享地点。

“电影如梦”这一点是为什么《盗梦空间》要把那些梦境构造得无比真实。电影中的解释说过分地改变梦境会使梦者意识到周围环境的不寻常――这基本就是所有电影都在悬疑与失信之间寻求平衡的另一种说法。一旦观众由于某些细节游离于电影之外――一个不合理的场景、一句荒谬的台词、一种失败的表演――很可能整部电影的魔力便就此丧失殆尽,观众怅然若失。

诺兰在《盗梦空间》中探索改变电影,这一过程成为被众人分享的终极梦幻,甚至可延伸至如何改变个人――在做梦的同时寻找自身的启示与决断,就如同电影主角所经历的一样。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菲克斯.电视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何毅.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 [日]河合俊雄.荣格灵魂的现实性[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秦艺娟(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动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上一篇:略析《唐山大地震》的巧妙之处 下一篇: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