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能从野民间冶招个中小学校长

时间:2022-06-29 09:39:28

为何不能从野民间冶招个中小学校长

没有中小学校长来源的多元化,哪来的中小学特色办学。有研究表明,校长的“出身”与经历对于领导与管理学校影响至深,校长队伍的好坏与遴选的范围与渠道密切相关。如果我国能突破现有的遴选校长的条条框框,聘用或任用来自“民间”(教育行业以外)的校长,势必会激活改革中小学校长任用制度的一池春水,给中小学管理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也必将打破因校长背景同质化所带来的“千校一面”的局面。

笔者提出为何不能从“民间”招个校长,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英、日等国在遴选与聘用中小学校长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给我们以启示与借鉴。日前,素有英国教育界“铁娘子”之称的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最高负责人克里斯汀・吉尔伯特来华接受了《广州日报》专访。她认为,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是中小学教学长期停留在低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她说:“我们应该尝试从工商界招募校长。确实,如果一个人有教学经验,当然可能上手快,但我认为中小学校可以从教育界之外的管理经验中受益,特别是那些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他们可以做学校的校长或顾问。高质量的领导层能保证学校的教育给所有的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吉尔伯特大胆提出要从教育界之外招聘校长,其实与她32岁就当了高中校长这一经历休戚相关。

事实上,英国非常重视把好校长入门关,专门制定有《国家校长专业资格》。但同时为了让具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人士加入校长行列,为使选聘校长时有比较充足的具有不同背景的遴选对象,英国也在尝试广纳社会贤才,让有志之士进入中小学管理层。

日本文部省自2000年开始提出放宽中小学校长遴选资格,尝试从教育系统外引进管理人才。按照相关规定,对那些不具备教师资格,没有学校管理经验,但具备其他行业管理经验,且有一技之长的能人可录用为中小学校长。据文部省统计,截止2011年,全日本从“民间”录用的在职校长已达125人,副校长、教导主任共53人。东京都教委为打造特色学校,从2000年至今已启用10名“民间”人士校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多元化办学,特色办学,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笔者认为,改进与完善中小学校长任用制度是关键,其中中小学校长遴选机制创新是前提。诚然,我国《教育法》和《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对中小学校长的遴选与任用分别进行了原则性与具体的规定,注重校长专业化和职业化,其实与适应时展的需要,探索多渠道遴选校长的途径是不矛盾的。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落实与扩大学校办学自再次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办学自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企业的经营权,即运营学校。在当下转型时期,为应对来自于学校内外所带来的挑战,学校呼唤拥有不同背景与经历且具备丰富的领导与经营管理能力的“民间”人士校长的加盟。这样的“民间”人士校长与由教师中的“首席教师”成长起来的校长共同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可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并形成互补。

一般说来,按照我国现行遴选与任用校长的制度与机制所产生的校长,他们更擅长于教学管理,但疏于经营学校,相对来说,视野还不够开阔。来自“民间”的校长,他们有其独特的优势,一般能用跳出教育圈子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相对而言,经营与管理能力较强。如果能充分发挥来自“体制内”与“民间”校长的“杂交”优势,对提升中小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岂不是善莫大焉。

改革中小学校长遴选与任用机制,重在创新,贵在突破。为此,我们要有大胆改革的创新精神与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与勇气,要打破常规,突破思维惯性;要敢于越雷池半步,突破我国现行校长任职条件的“藩篱”,开辟另一块遴选中小学校长的处女地。我们不必死守那“三分自留地”,要在更加广阔的人才富矿中去掘金,去不拘一格降人才,去尝试让那些“外行”来领导内行。

我们吁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社会,张开臂膀欢迎具有教育以外不同背景、热心中小学教育管理的人才加入中小学校管理层行列。我们期盼我国能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大胆进行从“民间”招募中小学校长的探索试点,进而推而广之到进入公开招募,形成常态。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用单片机控制SD2300系列时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