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之第十讲》

时间:2022-06-29 09:33:42

管窥《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之第十讲》

摘 要: 《汉语和汉语十五讲》的内容系统而前沿,深入浅出地讨论了语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这本通识语言教材的重要实践意义也已经得到了学界的肯定,但笔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发现书中仍有一些解释不够严密、例证语料不够恰当的问题,在此笔者仅以第十讲指向理论与语义指向分析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汉语研究十五讲 理论解释 例证语料 矛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218-01

一、理论解释与例证语料矛盾

1.书中的例子:(30)a(东西没什么吃,)只吃了一个面包。

(=吃了面包,≠吃了一个)

b(面包吃的不多,)只吃了一个面包。

(=吃了一个, ≠吃了面包)

书中的解释:动词在支配由两个同语义类名词组成的词组时,动名语义的指向焦点要有一个条件:当动词前边(包括上文中)出现了与宾语名词词组相同的语义类名词(“东西/面包/一个”都可以是“吃”的受事成分)时,动词支配的宾语中的语义焦点就只能是比动词前已出现过的同类名词语义范围小的成分,而不会再支配相同语义所指范围的成分(即动词前已出现的相同成分)。这就是为什么(30)a“吃”可以支配“面包”,而(30)b“吃”不可能再支配“面包”的原因。

书中举这个例子主要是说明一个动词联系两个同语义类的名词组成的名词词组时,动词不但有语义指向且有唯一的指向焦点。但是笔者发现根据这个解释,回到书中看例句时却发现有疑问。(30)a“(东西没什么吃,)只吃了一个面包。”例句中有三个同语义类的名词,分别是“东西、一个、面包”,这三个名词都能受“吃”这一动词支配。根据书中的解释,动词前边出现的“东西”是与宾语名词词组(“一个”、“面包”)相同的语义类名词,那么“吃”的语义指向焦点就是比动词前边“东西”范围小的的成分。根据这一分析方法,我们到这里就遇到了两难问题。“一个”、“面包”都比“东西”范围小而且都在动词后。这两个条件都符合书中的理论解释。那么这时动词“吃”就应该有两个语义指向,这时就出现了矛盾,书中却简单的解释为“吃”这一动词指向“面包”而不指向“一个”。这一解释不能使读者明白其中的道理。笔者认为这一例证语料有待修正。

2.书中的例子:

(31)a女朋友最喜欢玫瑰花

a2花女朋友最喜欢玫瑰。

a3玫瑰女朋友最喜欢花。

b1我刚换了自行车链条。

b2链条我刚换了自行车。

b3自行车我刚换了链条。

c1我吃了妈妈买的面包。

c2面包我吃了妈妈买的。

c3妈妈买的我吃了面包。

(32b)b这个月工资,300元捐了灾区。 (=300元捐了灾区/捐了灾区300元, ≠这个月工资捐了灾区)

书中的解释:动词在支配同语义类名词构成的名词词组时不但一定有指向焦点,而且这种指向焦点还有方向性,即两个相同语义类名词中只有出现在动词后面的才一定是语义所指范围小的支配焦点,出现在动词前面的则一定是语义所指范围大的非支配焦点。但是书中举的(32b)这一例句时,动词却向前指向了范围小的同语义类名词中范围小的。这与上边这些理论解释“动词后面是范围小的支配焦点”这一观点相矛盾。

二、例证语料有待斟酌

1.区别“V着A”状中结构和连谓结构时,《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中(56b)例句中 “这些话(我)听着怪难受的 。”书中利用插入“以后”、“上去”来去分该例句是状中结构还是连谓结构。插入后的例句:“我听了以后(*上去)怪难受/我难受/*这些话难受。”书中这一插入后的结果是状中结构。认为 “我听上去怪难受的。”是不成立的。但是笔者在阅读中发现“我听上去怪难受的。”也是成立的。

2.书中对于“二元V和一元A(形容词)”从论元角度说明动名语义指向关系时,理论解释为:“这样结构中就有三个论元名词,而且同时联系V和A的就是A的论元和V的一个论元;或者说扩展结构中重合隐含最终出现在结构中的两个显性名词中必然有一个只联系V而不联系A。有一个只联系V,这就会有两种结构变化:一是二元V的主体与A的主体重合,这时显性名词的位置相当自由,不管名词怎么移位整个结构(即状中类的扩展形式)都能成立且意义不变。二是二元V的客体或其他论元与A的主体重合,这时显性名词出现的位置就受到限制:一方面是V的主体名词都不能移位到A前(这正是连谓类的扩展形式构造的特点)”

笔者根据这一理论解释观察例句(68)和(69)时,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69)A例句中“箱子提着[挺累的]”这个句子可以说成“/你提着箱子[挺沉的]/箱子你提着[挺沉的]”而B例句“这房子住着[挺宽敞]”去不可以说成“/*我住着这房子[挺宽敞]/*这房子我住着[挺宽敞]“通过观察A、B都是二元V和一元A并和的连谓类“V着A”,但是为什么B例句不可以说成“/*我住着这房子[挺宽敞]/*这房子我住着[挺宽敞]”却没有解释。而且笔者认为B例句的例证语料也是成立的。

(68)二元V和一元A并和的状中类“V着A”:[Npi V2(着)]PROi AP]

a 提着挺累的/箱子提着[挺累的]

/你提着箱子[挺累的]/箱子你提着[挺累的]

B住着挺满意/这房子住着[挺满意]

/这房子住着[我挺满意]/住着这房子[我挺满意]

(69)二元V和一元A并和的连谓类“V着A”:

[ NPi V2NPi(着)] PROj AP]

A提着挺沉的/箱子提着[挺沉的]

/你提着箱子[挺沉的]/箱子你提着[挺沉的]

/*提着箱子[你挺沉]/*箱子提着[你挺沉]

B住着挺宽敞/这房子住着[挺宽敞]

/*我住着这房子[挺宽敞]/*这房子我住着[挺宽敞]

/*住着这房子[我挺宽敞]/*这房子住着[我挺宽敞]

综上所述,《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作为一本对外汉语专业的入门,以及提升的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但是有些理论解释还需要再完善、一些例证语料也需要再斟酌斟酌。

参考文献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叶蜚声.应用语言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浅谈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关于医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基本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