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

时间:2022-06-29 08:48:32

试论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

【摘 要】 本文对依法治国作了概述和道德基础分析,阐述了法治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要把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相结合,充分考虑民众的道德要求;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优化道德基础建设环境;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 依法治国;道德建设;策略

依法治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经常讨论的话题。今天的中国也在走依法治国的道路,经过不断地实践,我国在法治建设上取得了一些优秀的法治成果,但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一点是很多情况下我国政府是从治国安民的角度来制定依法治国的方略,而忽视了道德基础对法律的要求。新形势下,依法治国具有新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还应该体现在其价值层面。由此可见,当前探讨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研究已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治国概述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出要以宪法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基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更是注重我国法治的建设,注重行政体制改革,强调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与此同时还需注重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将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搞好法治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第二,严格司法的公正性,严格执行依法行政;第三,不断健全法律监督与制约机制;第四,不断提升全体公民遵纪守法的意识。相信广大的公民做好这几点必定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意义重大。

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是存在密切联系的,法治对道德建设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首先,法治建设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道德功能,集中体现在规范引导、明确示范以及训诫警示等方面,从这一角度分析看来,法治不断建设与推进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道德不断强化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与风险在不断增加,新形势下,要想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效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将市场经济中的某些道德要求发展成为法律要求,以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收到更好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法治的建设,尤其是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今后政治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追求目标,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二、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分析

1、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法治建设,同时也离不开道德建设,二者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党的十四大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需要高度重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而且还需要注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发挥道德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法治精神建设上的重要作用。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的建设也是相辅相成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能够培养民族的法治精神,充分普及法治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够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总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治与德治的密切配合,二者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强道德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要想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作用,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治理效应,从而为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法律与道德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它们是同一个整体的不同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就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从整体上分析看来,法律具有其强制性与权威性,这两个特点能够从一定程度上规范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而道德建设往往能够通过对人们内心信仰以及思想活动的调整,进而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目的。总之,将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而且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走上依法治国的发展道路,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党与国家领导人逐步意识到我国法治的建设必然离不开道德的建设,道德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公正司法的关键保障。现阶段,社会秩序的维护主要依赖法律与道德,而法律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手段,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滞后性与僵硬性,因此社会的正常运转还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还必须借助道德力量的约束。司法的公正性能够确保法律成为社会的衡量器,然而,司法的公正性不能仅仅依靠法律与制度,司法人员的道德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如若司法人员缺乏道德素养,即使有严格的法律,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法律遭到践踏以及法律权威性下降的现象。由此看来,加强司法人员的道德素养,提升其道德意志力是保障我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3、道德建设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依法治国必须有良好的社会基础,而这一社会基础是需要道德力量作为支撑。法律所针对的对象是全体公民,法律的权威性需要全体公民的维护来实现,只有全体公民对法律认可且共同接受,法律才有其可行性,因此法律的制定必然离不开全体公民,必须从公民的利益出发。此外,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法律的执行还必须与一定的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只有强化广大公民的道德意识以及规则意识,才能够为我国法治的有效实行提供道德基石,成为公民自觉践行法律规范的内在动力。法律的强制性与规范性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法律不可避免的也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封闭性,而这些弊端的存在会导致法律真空的出现,可见法律是不能够完完全全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一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借助道德力量的影响,实践表明,只有充分发挥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补功能,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法治与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同等重要,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讲,道德应是社会秩序维持的最高准则,违背道德,没有良知的行为是受谴责的。可以说,社会法律是建立在社会道德基础上的,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特别的重视。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我国人民的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这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然而,我国的法律体系与法律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有时会出现法律空白的现象,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便成为当前重点探讨的话题。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转变,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我国政治发展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这一战略构想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社会秩序的协调奠定了基础。在当代依法治国的提出,符合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础上,为我国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我国的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是一脉相承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且社会道德的不断强化还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民族素养,对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

四、依法治国背景下加强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

1、依法治国要与道德教化结合,充分考虑民众的道德要求

尽管起初法律的制定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统治阶级在统治的过程中,开始关注民众的道德需求,以便更好的服务人民大众,体现人民的意志。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的结合,也使得我国的法律充满了正义。从一定程度上讲,公平正义已成为了我国现代公民的个体道德准则,同时也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影响因素。依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的结合要求国家法律在制定执行的过程中,塑造与时展相符合的社会道德体系,不断增强社会中公民的道德素养,在不断完善法治的过程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

2、强化保障机制建设,优化道德基础建设环境

社会的发展实践表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强化社会保障机制,首先需要加强社会的道德奖惩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奖惩,加强对道德建设的引导,进而在社会中形成一种引人向善的社会激励机制,倡导广大的社会全体积极追求善性,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社会氛围的营造需要法治的约束以及舆论道德的宣传,二者的密切配合才有助于我国在法治化的背景下,做好道德建设工作。

3、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强化依法治国理念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创新教育宣传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加强道德教育的覆盖率以及辐射率,从而为培养民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实现有机结合的关键途径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应不断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拓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道德与法律两个基本杠杆的作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提下,不断强化我国的道德基础建设,正确把握处理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实践发展表明,只有强化道德对法治建设的支撑作用,才能够不断夯实依法治国的道德基础,因此,应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陈晓雷.法律运行的道德基础研究[M].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2] 崔永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薛建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建设思想研究[M].河北大学,2013.

上一篇:避开题设陷阱巧解论述类文本阅读 下一篇:狄兰·托马斯早期诗歌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