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考试模式在形态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体会

时间:2022-06-29 04:54:21

网络考试模式在形态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体会

【摘 要】我们对形态学进行网络考试的初步探索,网考在该课程考试评价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可有效提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水平,对学风和考风建设也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当然因为网考正处于摸索阶段,在题库建设、考试组织和试题分析以及考试系统本身都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网考的优势已经显现出来,它已经成为目前考试评价的最有效手段。

【关键词】网络考试;形态学;评价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核心,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考试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多种功能[1],它对教育、识才、用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为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考试也应当为这一教育目标服务。考查学习能力应成为考试的主流,应该摒弃目前只重视考查识记能力而忽视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能力的考试。

什么是好的考试?好的考试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考试的各种功能,而且不增加学生负担,学生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网考作为一种新型的考试方法,因其信息量大,多媒体化信息呈现能力强,使一些传统考试无法考查的内容也在网考中轻松实现,如对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相关内容的考核,这些是传统考试所无法做到的。这些多媒体的考试信息所反映的知识也更接近学生日后工作中所面临的工作场景。生动、直观的实例教学法和借助现代技术的现场视频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正在成为新时期高等医学教育方法的有效补充手段【2】。随着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考已经成为考核评价的趋势。目前社会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均采用标准化考试,避免了阅卷中的个人偏奇。很好地完成了公平,有效地评价目的。

我校的情况:

我校近几年进行了网络考试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师和学生中受到广发的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考风好了,随之带来的是好的学风,同时学生在能力提高上也有了质的飞跃。思考问题更周到,回答问题逻辑性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校目前的考试终端可同时安排400人完成网络考试,到本学期末计划达到1000人的规模,可很好地满足各学科的考试要求。形态学实验室也具有自己的服务器与考试终端,改造后也可以安排300余人同时在线考试,这对阶段测验和形成性评价有很好的支持作用。

我校目前使用的题库系统是考易题库系统,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对试题进行编辑导入,并组织学生进行期末的网络测验,学校对题库制作和网络考试进行相应的培训、并定期进行验收评比,督促和监控试题质量。经过几年建设和使用,教师们普遍体会到网考带来的益处,特别是学风和考风的变化令教师们兴奋。同学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新型的考试方法。

一、在使用中,对网考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考增加了考试公平性

网考是标准化考试,教考分离,可以提高教师授课积极性。考试中试题的随机性避免学生作弊,有利于改善考风和学风。可逐渐形成无监考考场。有利于学生诚信观念的建设,对整个社会的诚信水平提高也有极大的帮助。考试后可以直接看成绩,避免考试后‘人情分’现象的发生。不需要教师批阅,避免评卷中教师的个人主观性带来的成绩偏奇。

2.网考提高了考试效率

网络考试内容的多媒体特点特别适用于医学,对形态学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可以考察图片相关题目,提高该学科的应用性和实验课授课质量,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以考察能力为主,减轻学生负担。教师们普遍发现实验课效果提高了,为日后的各课程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考核后可直接查看试题质量分析,有利于做统计分析,并反馈教学。并可根据考试分析剔除质量差的题目。

3.网考注重经济原则

网考是无纸化考试,节省树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标准化考试节省教师阅卷时间,并可以避免阅卷统分中差错出现。

二、题库建设及网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网考在我校还属于起步阶段,经验少,学生和老师还需要有适应过程,题库中试题数量和质量也需要提高,考试的时间安排及组织形式也需要实践检验。

1.题库建设的各个环节要规范化

题库容量要大,为保证考试质量,建议使用专家组卷模式组卷,组题后教师应进行仔细认真的检查。剔除或修改的题目应在总库中操作。同时要保证每年不少于10%的试题更新。题库建设中还应注意逐渐减少识记性题目在整个题库中所占的比例,增加案例分析或图片相关题目的数量。题库可进行院校间协作建设。题库建设中要特别注意规范化建设。特别是主题词设定要在规划阶段就做好安排,避免后期修改带来的麻烦。

2.考试安排要严谨有序

对主观题网上考试及阅卷存在难度而造成主观题考核缺乏问题,我们通过网考客观题与形成性评价主观题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来弥补。最终的评价成绩包括了该两部分的成绩。面对学生人数多需要安排多场考核会出现重题及漏题的情况我们通过增加题库容量的方法解决。同时考试设备要专人维护,并做好题库的保密工作。

3.要重视考试后的评价反馈

考试成绩是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测评任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情况、命题、监考、阅卷等各个教学管理环节的有效手段,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评价作用【3】。

测试后的试题质量和学生成绩的基于统计原理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可以起到反馈教学的目的。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网考成绩普遍存在比传统考试成绩低的现象,分析发现因为每题设定了最长答题时间,且不可回看,造成部分学生答题较匆忙,存在交卷较早,缺乏认真的审题和仔细的思考,出现非知识性失分,这是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不适应,存在焦虑情绪造成的。与赵铁【4】的研究结果一致。

对同学们不适应考试方式的问题教研室通过增加相应的练习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降低考试模式改变对学生造成的考试压力。今后考试还可以增加单个题目的限定答题时间,要求同学在规定的总考试时间完成答题即可。这样可很好地解决学生在考试中过度紧张匆忙答题的问题,有利于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前可以建议学生最初的几个题目让系统自动提交答案,以缓冲开始考试时的紧张情绪,待到心情平静后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答题。

我们在题库的使用中也发现了一些软件设计的不足,如对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难度的良限值要求过于严格。造成题目分析中出现学生成绩偏低但试题难度却出现容易的矛盾现象。题型设计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对形态学涉及图片的题目在题型选在上遇到困难,单一题型必须是单一时间与分值的系统设置使我们在命题中无所适从,图片单选题与普通单选题在分值及答题时间设置上不能体现应有的差别,这个可以与软件开发商联系进行系统修改,可适当增加具有各专业特色的题型。

网考在我国还处在摸索阶段,但其在考试中的巨大优势已经显现出来,它代表了未来考试的方向,特别是对医学类专业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应该加快速度,全国通用的公共题库建设也应该提上工作日程,希望网考能为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泽国,姜虹娟.学生应对考试的方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赵炳辉,罗速.浅析21世纪 的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1):7.

[3]马金刚.学生成绩分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3,(25):368,397.

[4] 赵铁,龙敏,彭亮等.医学微生物学考试模式的改变暨网考设计及结构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19-20.

上一篇:浅谈在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高职生...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