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机制研究

时间:2022-06-29 12:23:08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机制研究

摘要:工程价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是招投标阶段,但由于我国的投资费用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没有严格区分,所以长期以来在招投标阶段实行"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或单位估价表)确定直接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确定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加上材料调差系数和适当的不可预见费,经汇总后即为工程预算或标底,而标底则作为评标定标的主要依据"这一模式。事实表明,这种模式在工程造价的形成过程中没有真正体现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供求机制;自主报价;市场机制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stage is the price bidding stage, but because our country investment cost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mode and not strictly distinguish, so for a long time in the bidding phase of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budget norm division ZiMu breakdown, item by item, quantities, to use budget norm calculating unit price (or unit estimate) to confirm direct fee,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ed fees standard sure other directly fee, the funds, indirect cost, profit and tax plan, and the poor coe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materials of unforeseen cost, the summary is for engineering budget or target bid price, and the bid assessment calibration target bid price as the main basis" this mode. In fact, this model in project cost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not really reflect market mechanism of an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quantities bill; Bidding; And the supply and demand mechanism; Independent offer; Marke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在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下,由业主或招标单位根据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和工程量清单计量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鼓励企业自主报价,业主根据其报价、质量、工期等因素综合评定,选择最佳的投标企业中标。对于在推行这种模式时,实行什么定价原则,关注哪些工程造价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招标方式以及投标报价有无底线等实际问题,现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进行分析,以求得出正确的结论性意见。

2 建筑产品供求机制

2.1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其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商品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用c 表示),二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其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用v 表示),另一部分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用m表示),因而商品的价值V=c+v+m,商品的价格则是c+v+m 的货币表现。建筑产品作为商品同样也不能例外,其价格的组成也只能是c+v+m的货币表现。因此工程造价形成的基础仍然只能是价值。价值规律表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波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商品的供求状况。

2.2 大多数商品都遵循需求法则和供给法则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的反向变动关系,即当价格降低时,需求量增加,反之则降低。供给法则是指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的同向变动关系,即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也增加,反之则降低。供需这对矛盾通过市场达到融合,市场均衡状态达到市场上的供求平衡。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均衡是在供求影响价格而价格又引导供求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逐步实现的,供求均衡的实现过程,体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也体现了价格形成机制的过程。图1 是一般商品价格形成的动态过程。供给量以价格为导向组织生产,而在需求曲线中,产量又影响价格,最终在动态过程中实现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产量(Qe)。

(Q 为产量;P 为价格;S 为供给曲线;D 为需求曲线;Pe 均衡价格;Qe 为均衡产量)图1 市场的均衡尽管建筑产品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但其价格的形成机制仍然要遵循一般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即在市场供需的动态平衡过程形成。如图2 所示。图2 供给不变需求变化时的平衡价格当需求和供给不变时(如图2 中曲线0, 0),平衡价格为( 并不代表某一具体工程的价格,而只是代表此时的价格水平),当供给不变,需求增加至1时,平衡价格为,这时< ,说明随着建筑市场需求的增加,其价格水平也相应提高。当供给不变,需求减少时,建筑产品的价格也相应降低,但随着需求的不断减少,建筑产品的价格也不能无限制的降低。当需求降至2 及以下时,若0 代表成本价格水平,则建筑产品的价格水平不能低于0。

3 建筑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所谓价格形成机制是指商品价格是如何确定和由谁确定的。商品价格实际形成过程中反映了具有直接定价权、间接定价权或价格干预权的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及政府机构间的相互关系。价格形成机制决定着价格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变化规则,影响着价格变动的作用范围、方式和程度。价格形成机制在不同国家以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往往有很大不同。归纳起来不外有两种方式:其一为计划价格形成机制。计划价格又称政府定价。价格形成的主体是政府机构,价格形成的方式是行政决策,以计划来进行资源配置。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采用的就是计划价格。其二是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的主体是市场,价格形成的方式是市场竞争,以市场来进行资源配置。

4 建筑产品价格运行机制

价格运行机制是指价格运动的各种决定力量以及价格变化过程中税收、利息、工资、货币等经济调节器之间的内在关系。价格变化不仅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影响,还受竞争方式、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这些因素的合力形成均衡价格,其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引起价格的变化。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不同,价格变化的方向和程度也有所不同。这些因素、条件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价格运行机制不仅指价格自身的运行机制,而且包括价格与税收、工资、利息、货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价格的任何变动都会引起生产者、消费者以至政府利益分配的变化。

5 建筑产品价格调控机制

市场并非总是完善的,在许多场合下,市场机制的力量受到市场缺陷的制约而难以有效发挥,需要政府介入其间进行完善和规范。价格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对不完美的市场进行干预和对垄断行业直接定价,以限制市场自发性的消极作用的体系。价格调控机制的作用在于:制定价格法规以规范价格行为;建立经济调节体系以控制物价总水平;建立价格支持与干预体系以防止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建立价格检测体系以把握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运用价格外补贴政策和价格调节基金以平衡利益关系、平抑市场物价等。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性意见: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应该也必须实行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定价原则;二是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中承发包双方都要高度关注税收政策、工资水平、银行利率、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诸多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三是工程量清单招标方式除保密、抢险等特殊情况外,必须是公开招标,而不是邀标或议标。

参考文献:

[1] 李建峰,王秀红,李晓钏等. 对合理低价中标法的适用性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5,(05) .

[2] 李建峰,熊清源,李伟等. 不平衡报价模式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6,(01) .

[3] 刘蓉.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工程的造价控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05,(02) .

[4] 纪良仲.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业主的风险及其防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

[5] 许会峰,黄英,孟祥菊. 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另一个数字特征--绝对差的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02)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有关项目实施过程造价管理的思考 下一篇:建筑工程改造中碳纤维加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