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英语教学中激活艺术的运用

时间:2022-06-29 11:05:45

探讨英语教学中激活艺术的运用

摘要:本文根据自己英语教学实践,浅谈英语教学中激活艺术的运用。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激活教材;激活兴趣;激活课堂;

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法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断改革,不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激活教材、激活课堂、激活学生的思维以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此,本人想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摸索的教学方法,以求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激活教材――因材施教

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所谓激活教材就是将教材内容激活于课堂,即在课前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来精心准备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以期把教材的内容转变成让师生在课堂上互动的兴奋剂。

1、 巧设情景,激活教材。

在处理某些情景阅读课、情景对话课时,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新奇的、具体的、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以激活教材。

例如,Shopping这一课将要讲的是关于购物的内容,非常贴近生活。购物,学生们不陌生,且能言之有物。为了激活教材,我给学生设置一个配有各种商品的 “小商店”的特定场景。并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了若干组,让每组成员自行分配表演角色,如:营业员,顾客,收银员等。同时教学生一些商品词汇及迎送顾客,询价、报价、付款等句型,以便学生在购物的情景中操练。通过类似场景的设计,可使学生将英语学习衍变为自然交流活动。这样学生不但掌握了教材里的内容还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相关知识,从而达到了激活教材的目的。

2、 介绍背景知识激活教材。

由于中国学生对西方风俗习惯、社会礼仪、文学艺术、宗教传统等知之甚少,所以就很难理解课文的内涵。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来激活教材。

例如我在上“Food”这一课时,我以提问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如“到西方国家朋友家里做客,是该早到、按时到、还是晚到主人家里较为合适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的说要早到,有的说要晚到,有的说要按时到。就他们的答案,我解释道:“应该晚到!”学生们很好奇,都瞪大了眼睛!“为什么要晚到呢?”“?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我又接着提问学生:“如果开始就餐了,又有些什么礼仪我们应该要注意的呢?”学生们立即来了兴趣,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于是我对到西方人家里做客的餐桌礼节给他们做了简要介绍:“ 用餐时,要坐直,不要和别人不停地交谈,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餐桌上不能吸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安排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学生们各自选取角色,让学生将所学的背景知识和“Food”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表演。从现场表演的情况来看,学生们个个兴高采烈,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激活教材的目的。

二、激活学生的思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滔滔不绝讲解重难点,分析段落大意,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疲于记单词、记句型、记下老师讲解的一切,而不主动思维,结果是一堂课下来是笔记做了一大堆,却不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难以用英语进行交际。 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也就是说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智力才能。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1、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凡是课堂上绝大部分的活动是由学生而不是由教师进行的课,则是最成功的课程。“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我一改以往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不要用长篇说教的方式去“垄断”课堂。而是有意识地采取让学生自己去说、自己去做、自己去体验的方式,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能力,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在讲教学内容时,我先不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根据其内容,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找出课文中的重难点。然后分别让学生自己逐段来分析,解释重难点词汇和句型,一个学生讲解,其他的学生补充,然后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讲解、归纳。在这种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不仅激发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的热情,还使其能够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主导者的乐趣,最大限度展现学生们学习的潜能。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首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怕标新立异。想象力对文学家、艺术家、工程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而理想、创造、发明都有赖于想象力。在英语教学过程里的多做看图说话,问答,写作,改写课文,或课文结局,对课文里的人物、行动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果”之类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上阅读课时,如在(讲)学习比尔盖茨(Bill Gates)、贝多芬(Beethoven)等著名人物的传记文章,我引导学生去了解、概括主人公的个性和成功因素,对于那些思想意义较深的课文,我会设计一些讨论题,使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语篇中不曾明显表达但又蕴涵其中的意义。例如,我们可以提出: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Bill Gates等。这样,可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开发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拓宽思维空间。

三、激活课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激活课堂”

巧设课堂导语,激活课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生动精彩的导入语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使他们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在讲到“Keep fits”这一课的时候,我根据本课的内容,设计了导入话题“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taking exercise.,Why ? ”----------“They want to keep fit. ” “Do you want to keep fit ?”“If we want to keep fit or be in good shape, what should we do ?”-------- “We should take more exercise.”“what sports do you like?”通过这些导入再结合不久将要在中国要举办的奥林匹克运会,我设置了一些关于奥运的话题“ How are the competition events set up for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do you know?”“Do you know the spirits and aims of the Olympic Games ?”

通过生动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课堂得以激活!

1、竞争比赛,激活课堂。

竞赛犹如课堂兴奋剂。它是激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竞赛中,每位学生都想争第一,每组学生都希望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心理,将竞赛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活课堂。

大家应该都看过“幸运52”。游戏方式是,以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的方式来进行,所有的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都被吸引住了,于是我在英语课堂上借鉴了这一方式。如我在讲 “Sports”这一课时,就准备了很多相关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项目的卡片,把学生分成二人一组,我出示体育词汇图片,让一个学生用肢体语言比划或者用英文解释,另一个学生来猜 ,看一看哪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要猜出的词汇最多,得分就最高!学生们在课堂上模仿各种体育运动的样子,特别滑稽,可爱!每猜到一个词,下面就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个学生都十分投入。课堂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这类竞赛,不仅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研究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法》 李庭芗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3

《英语教师的艺术》 马俊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课程教材教法》 沈建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英语基础模块》 崔 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作者单位:花都广播电视大学,花都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上一篇:体育学习兴趣匮乏的原因分析及矫正 下一篇: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