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2-06-29 07:48:25

对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摘要:内部控制是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的重要制度性保障。本文对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的作用进行了探析,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内部控制 规范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全面执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从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入手,全面规范了内部会计行为。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外环境和新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制度性保障。基于此,本文结合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如何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思考。

一、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其实质就是风险管理,其对会计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一)协调作用

一个单位或者组织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组成,并服务于单位整体的工作目标。在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中主要是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工作,来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和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全面执行,需要通过有序的内部控制规范来提高单位会计工作,而内部控制正可以通过整合目标来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整体目标的控制系统。

(二)制约作用

通过内部控制的纠错功能的实施,来及时发现单位会计业务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通过及时的纠正,来预防和制止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通过内部控制体系所建立的导向作用,可以为会计工作提供目标管理的措施,为会计工作的绩效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可以客观的评价会计人员工作的优劣,使个人目标与单位整体目标更好地融合。

(二)监督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多为财政性拨款收入,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效益性核算并不重视,主要是对收支情况进行期间反映,缺乏必要的考核机制,容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花钱多少无所谓的思想,缺乏对资金的关注。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减少资金的不合理或不合规的使用,避免了行政事业单位自己的无序使用和浪费问题发生。同时,通过内部控制的预防作用,来对单位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进行事前防范,进而防止单位出现会计控制偏差。

二、建立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一)提高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单位主管领导是推进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引导力,按照现行《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责任和内部控制规范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加强对单位领导重视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逐步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监督手段的强化,来约束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履行。其次,要加强对单位会计人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会计人员既是内部控制的约束着,也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通过组织会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他们对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认识,提高执行和主动性,进而可以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强化,来规范单位的会计核算手续和物资领发手续,通过规范会计业务,来确保单位各项财务制度的履行。再次,要结合会计人员考评的相关规定要求,对会计人员执行内部控制的绩效进行考评,对执行较好的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执行不好的给予一定的处罚,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的可进行待岗处理,以此来不断推动会计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通过制度化建设的保障措施来合理的使用和分配资金。其次,要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登记制度,做到采购、验收和领用中的各个环节有效控制。同时,强化责任制度的落实,通过定期的盘点制度来及时的掌握资产的变动情况。再次,要加强对费用的管理,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总体要求,从严控制各类费用开支,防止经费使用中的 “跑、冒、漏”现象发生。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要强化信息管理的要求,通过将各类信息公示化来落实对群众的监督要求,提高单位职工对单位内部控制监督的主动性,以期建立起单位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

(三)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出台,为建立起规范的会计核算,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水平提供了基础性的制度保障。因此,在新《会计制度》执行中,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和会计核算水平的提升,逐步使行政事业单位从传统的核算型会计共向管理规范型会计类型转变。对经费支出内容及时进行分析, 实地实时监督,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同时,通过会计信息水平的提高来不断的规范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和规范。

(四)加强单位内部审计部分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对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纠正,内部控制建立后,能否有效的实施,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检查和监督。因此,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工作的一部分,又是内部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单位可能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要求不断优化内部执行环境,而内部审计工作正可以通过规范的工作规程对单位的内部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抓住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契机,重视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加大对单位内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账目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岗位分离机制,通过不同的岗位设置,来达到互相监督和稽核的作用,减少单位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漏洞。

参考文献:

[1]李小衡.COSO内部整体框架:内容、理论贡献和借鉴[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

[2]吴水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0

上一篇:探路县域林权抵押贷款 下一篇:五大屏障筑起法律风险“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