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

时间:2022-06-29 07:43:22

试论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

摘要:工民建施工的现场管理,是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技术、质量进行调控所展开的措施。对一个工程的总体评价,主要包括施工的质量、施工的进度以及所采取的技术等等。因此一个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能够体现出该企业的底蕴,同时也为企业树立正面的形象,这样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企业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 现场管理 材料 质量

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腾飞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经济的快速发展反作用于建筑行业,使得建筑行业在技术、管理水平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导致常常出现建筑质量事故的发生。只有把握住在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环节,才能有效的避免相关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才能提高建筑的质量,从而节省整个建筑行业的社会成本,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本文介绍一些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现场手段。

1、材料管理对工民建工程施工过程的影响

1)通过对材料的概预算控制材料的消耗。建筑材料是一个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材料的耗费占整个工程费用的绝大部分。因此施工单位要想获利,就要对整个工程进行材料的调控,包括材料的用量以及材料的价格。建筑单位在投标之前,就要针对整个工程的设计图纸进行大概预算,对整个工程材料的耗费做出一个大概的估算。

2)针对工程主材,消耗量比较大的材料,要做好前期价格的调查。钢筋、混凝土作为工程主材,消耗量比较大,这二者的价格直接影响施工成本。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再价格合理时期,对主材进行囤积,防止由于价格上的变动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从长远来看,企业应该寻找优质的材料供应渠道,以便获得物美价廉的材料。

3)使用限额领料制度。

负责工程施工的工长或者组长,要根据材料消耗定额和工程前期的概预算以及限额领料单,发放每个具体施工的消耗材料。如果该分部分项工程的材料消耗超过定额消耗量,负责人有权停止材料供应,查找相关原因或者责任人。解决相关问题,使得施工恢复正常。

没有限额领料单,材料员有权拒绝材料发放。为了规范材料的消耗,规避材料的浪费现象。要确保每一个材料申请行为都是有章可循,符合管理层制定的相关规定。工程施工耗费材料超过限额时,属于施工自身原因,在进行认证之后材料员可以发放材料。如果是由于浪费引起的,查找相关的负责人员弥补损失。

每个月对限额领料单进行结算,对于已经领取但是未用的材料,材料员要及时的进行余料查收。已领结算单,但是没有领料,结算单要及时的上缴。

4)加强建筑材料的现场管理。为了方便施工,缩短施工进度,施工现场往往会堆积大量的施工材料。为了防止施工材料的损耗,必须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手段。混凝土受到外部水分的影响容易变质、钢筋露天容易生锈等等现象,要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堆放环境,保证材料的质量,这样做的同时不仅能有效的防止施工材料的损耗,同样也能为企业节约成本,有效的避免施工材料的浪费。

2、工民建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图纸会审、工程交底、方案优化构成了工民建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管理。

1)建设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图纸会审。工程施工以设计单位提交的图纸为依据,在对设计图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建设行为。因此施工各方要明确设计图纸,理解完成图纸上工程的技术要点。施工单位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分析研究。对其中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的反馈。监理单位为了能够更加准确的规范监理行为,也要熟悉设计图纸。与施工单位交流对设计图纸的理解,方便日后监理工作上的开展,有效的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施工单位组织技术上的交底。技术交底是由总工程师在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针对整个建设工程在施工操作技术、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向单位工程负责人做出的解释。单位负责人将总工程师的解释向具体的分部分项负责人传达。技术交底要做到层层推进,保证整个施工参与人员都能熟知技术交底的内容,保证建设各个环节都能够符合质量、设计验收标准。

3)优化施工方案。为了保证工民建施工能够按照工期规定完成,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施工的效率,工程大多应该采取流水施工。流水施工在工艺、时间和空间上做出科学的规划和统筹安排,能够有效的利用劳动力、整合资源。

优化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针对整个工程做出单代号网络图,计算每个线路上所需要的时间。耗费时间最长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为了能够有效的调控施工进度,就要针对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进行优化。可以编制针对具体关键工作的施工方案,例如土方开挖方式、对废土的处理、基础的选型等等。

3、工民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就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控制施工精确度。在施工之前,常常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前期的勘查数据影响整个施工建造的质量,因此要提高对数据精度的要求。针对关键工作,要认真校对工程实体的几何尺寸、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关键工作例如基础的施工、梁和柱的施工。不仅仅要检查该项的外部尺寸,更要明确钢筋的分布是否符合结构受力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保证施工现场的每一个命令都要落实到书面文件。为了使得各个施工部门能够有效的配合、方便相关工艺的穿插,施工现场常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指令。为了保证相关命令能够有效的落实,要加强对指令的记录,实施责任实名制,保证每一个命令都能够找到相关的责任人员。

3)监理人员为了检验施工的质量,常常需要对已经施工的工程实体进行物理和化学上的检测,包括抗扭、抗拉等试验。监理人员应该利用试验的数据,对施工的质量进行评价打分,评判施工的质量。对于试验数据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工程实体,监理人员有权利要求施工单位返工,保证施工的质量。

4)施工成品的维护。对于已经完工的施工实体,要及时的做到维护,防止外部因素对工程质量的损害。

防护。针对具体的施工实体,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防止由于意外因素造成损害。对于出入口容易碰到的部位钉上防护条或者其他的防护措施,对于进出口台阶可以搭设临时的踏板作为临时通道。

覆盖。覆盖措施是通过对工程实体表面进行防护,防止堵塞、损害的发生。例如地漏表面应该进行覆盖,防止杂物堵塞孔洞;对现浇混凝土表面铺上干锯末等。

4、结束语

如今,许多的建筑企业往往追求工程的速度,而忽视工程的质量。其实,工程的质量高才是建筑企业永远打不到的旗帜。所以,建筑行业一定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做好安全风险预测,做好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工程质量,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建筑企业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企业信誉,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苏子伦.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4,(7):94-95

[2]鲁剑鑫.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4, (7):278-27

[3]廖光.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通病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4, (6):296-296

[4]王肃川.房地产开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四川建材,2014,(2): 259-259

上一篇:以科学为指导 加强地铁运营档案、资料的管理与... 下一篇: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