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文化在构建新疆现代和谐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时间:2022-06-29 06:25:12

论宗教文化在构建新疆现代和谐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摘 要】 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文章认为,新疆的宗教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作用:第一,新疆宗教文化是现代和谐文化的来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新疆宗教文化是现代和谐文化的有益补充;第三,宗教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和慰藉人的心灵;第四,宗教文化具有独有的文化交流和展示作用。

【关键词】 宗教文化;现代和谐文化;积极作用

宗教具有多重属性。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信仰体系,还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如吕大吉先生认为“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1]方立天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宗教自身的需要出发,提出“中国宗教要走文化宗教之路”的倡议。目前,宗教不仅是社会历史现象,还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观点已渐渐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同。新疆六种宗教俱全,信众人口庞大,宗教文化资源蔚为丰富,充分发挥新疆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宗教文化是现代和谐文化的来源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一种现代文化都必须建立于一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也必须不断地汲取各种其他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新疆是多民族、多宗教地区,宗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多元文化的构成要素。新疆的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等既有本土化的特征,同时也实现了与中华文化的促进和融合。而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形式,诸如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宗教文学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宝库。新疆的宗教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是群众风俗礼仪和衣食住行等各种文化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建设现代和谐文化,需要从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料,宗教文化自然也包括在内,研究和挖掘有价值的宗教文化,对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现代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疆宗教文化是现代和谐文化的有益补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既需要物质文明建设,更需要精神文明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注重现代文化和和谐文化的双重构建。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旗帜,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精神支撑,先进文化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与主导,是具有和谐属性的文化,和谐文化是具有先进性质的文化。两者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的现代化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在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备的边疆地区,在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环境内,事实上,宗教道德在净化道德环境、抚慰人们的心灵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如伊斯兰教的诸如守正、正己、自洁为核心的修身准则、以爱人、孝亲为核心的处世准则、以公正、尽职、坚忍为核心的社会规范等。再如佛教的五戒十善都对信徒有着较大的约束力,有利于维护伦理道德和社会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和谐文化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宗教道德的这种积极的规范和调节功能,这对于提高个人的道德水平,建设现代和谐文化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三、宗教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缓解人的心理压力和慰藉人的心灵

现代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现代人带来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和情感上的疏离。新疆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汇聚之地,同时也是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地区,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环境巨变,人们的心理上会更容易引发冲突和不适,而传统的宗教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心理危机,构筑一个相对安全的缓冲空间。这是因为宗教具有终极关怀的一面。正如一些神学家所指出的:宗教居于人类精神整体的深层。指向人类精神生活中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一面。它是指一种终极的关怀。对于具有广泛信仰基础的新疆来说,宗教的这种终极关怀力量表现得则更为明显。它能增加人们对不幸的承受能力,消除人们的痛苦和恐惧,而且能平衡人的心理,稳定人的情绪,使人在任何不确定的处境下都能够对生活怀有希望和信心。现阶段,宗教的这种功能在弱势群体身上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而对于一些具有宗教追求的人来说,它也可以提高人的精神文化品位和底蕴,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很多宗教活动场所成为旅游胜地和综合性文化载体,成为人类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担负着引人向善、淳化风气的文化启迪和传播功能,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四、宗教文化具有独有的文化交流和展示作用

在新疆,各民族的不同和不同教派和谐相处,共同组合了社会主义统一的和谐文化。各宗教所展示出来的各种文化彰显了各民族的特色。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文化,在其创立和传播过程中,采取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这不仅为宗教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在当今世界保存和流行的文学典籍、音乐绘画和雕塑作品、名胜古迹等人类文化遗产中,宗教作品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承载着人类的整个文明发展史,传承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与此同时,宗教的传播过程,既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也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方面。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是事关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大事,科教兴国更是我们党执政政策兴国的重大战略。充分发挥宗教的教育、文化传承和交流功能,对构建现代和谐文化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当前,新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进程,推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目前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自治区更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战略构想,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新疆的区情而言,要实现上述历史任务和战略构想,就需要充分发挥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积极作用,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才能更好地建设新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构建和谐新疆。

【参考文献】

[1]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79.

【作者简介】

董西彩(1979—)女,山东临沂人,汉,硕士,新疆社科院宗教所助理研究员,宗教学理论.

上一篇:西咸新区居民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探析 下一篇:延安大学开设瑜伽选修课的可行性分析